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醫療機構要優化老年人進入本機構的預檢流程,在入口處安排專人,指導老年人查詢健康碼,協助無法提供健康碼的老年人完成流行病學調查。
提供多渠道預約掛號服務
在建立預約診療制度過程中,醫療機構要為老年人預約掛號提供便捷途徑,暢通家屬、親友、基層醫務人員等為老年人掛號的渠道。醫療機構應當根據本機構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包括老年人在內的特殊醫療群體提供壹定比例的現場號源。
三級醫院要提前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放部分號源,優先為老年人掛號。推動醫聯體牽頭醫院將預約診療信息系統逐步延伸至醫聯體內部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護理機構,暢通雙向轉診通道。
優化在線和離線服務流程
鼓勵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不斷優化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的界面設計和服務功能,簡化網上辦理流程,為老年人提供語音指導、人工咨詢等服務。在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同時,結合老年人的醫療需求,預留掛號、繳費、打印檢查報告等人工窗口。
通過身份證、社會保障卡、醫保電子證書等多媒體推廣醫療服務,鼓勵人臉識別等技術在就醫場景中的應用。在門診設立標誌明確的老年人綜合服務點,為老年人提供咨詢、借用輔助器具等綜合服務。
鼓勵有條件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設立老年病科,設立老年綜合服務門診,提供診療、康復、護理、用藥指導等“壹站式”服務。
便捷的藥房服務
醫療機構要落實慢性病長期處方的相關要求,減少老年患者往返醫院的次數。積極推進中藥飲片、藥品配送、藥品咨詢等服務,方便老年人就近配備慢性病常用藥品。
開展門診智慧藥房建設,推進處方系統與藥房配送系統對接,減少患者取藥等待時間。
實行入院出院“壹站式”服務。
醫療機構要不斷優化入院流程,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建立入院綜合服務中心或窗口,統壹辦理信息登記、住院繳費、院前檢查、預約等各項事務。
在病房或住院部提供出院費用結算、獻血者及其直系親屬血液費用直接減免、出院小結打印等“壹站式”服務,讓老年人進出醫院更加方便。
加強住院老年患者的管理
醫療機構應當加強對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風險管理,如肺栓塞、跌倒、誤吸、墜床等。,並建立高危防範措施和應急預案。
對住院老年患者進行老年綜合征綜合評估和管理,並根據老年人特點提供膳食營養服務。鼓勵患者及其家屬參與護理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加強專業培訓,提高醫護人員和陪護人員服務老年患者的能力。
安排專人提供醫學指導服務。
醫療機構應當安排社工、誌願者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就醫指導服務,在預檢分診臺、自助機、掛號窗口、繳費窗口、綜合服務點、投訴受理中心等老年人容易出現就醫不便的節點提供指導和必要幫助。
構建老齡化醫療環境
醫療機構應當根據老年人特點改善醫療環境,配備必要的無障礙通道和符合國家無障礙設計規範的設施。
門診和住院病房設置無障礙廁所,門寬應適合輪椅進出。醫療機構主要出入口應當設置方便老年人上下車的臨時停車點,並設置安全標誌。醫療機構中的標識應清晰、簡潔、易懂,具有良好的導向性。
加強對老年人利用智能技術就醫的宣傳和引導。
醫療機構應當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老年人推廣使用智能技術進行醫療,開展適合老年人的醫療相關智能技術培訓,幫助老年人熟悉互聯網醫療服務流程和操作流程,引導老年人使用智能技術進行醫療,逐步適應現代醫療模式。
促進老年人的家庭醫療服務。
鼓勵醫療機構通過醫聯體、互聯網等方式,將服務延伸到老年患者家中。根據《關於加強老年人家庭醫療服務的通知》要求,按照《家庭醫療服務參考項目(試行)》優先選擇需求量大、醫療風險低、適合家庭操作的技術和服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