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文化和旅遊部就《文化和旅遊標準化管理辦法(暫行)》公開征求意見。

文化和旅遊部就《文化和旅遊標準化管理辦法(暫行)》公開征求意見。

“文旅之聲”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消息,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發布關於《文化和旅遊標準化管理辦法(暫行)》(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文化旅遊標準化管理辦法(暫行)

(征求意見稿)

第壹章總則

第壹項是規範文化和旅遊標準化工作,推進文化和旅遊標準化建設,充分發揮標準化在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及有關規定,結合文化和旅遊行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適用範圍)本辦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標準化工作。

第三條任務文化和旅遊標準化的任務是:貫徹國家有關標準化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加強文化和旅遊標準化的統籌協調,制定並組織實施文化和旅遊標準,監督文化和旅遊標準的制定和實施。

第四條標準分類文化和旅遊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根據標準的約束力,國家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為推薦性標準。

第五條引用法律法規和政策的標準倡導引用法律法規的標準和實施政策的配套標準,在制定法律政策時積極運用標準。

第六條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促進文化和旅遊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推動科技進步、技術集成和成果轉化,通過科技創新提升標準水平。

第七條制定文化和旅遊國際化標準,應當根據實際需要研究和采用國際標準,推進中國標準外文版的翻譯工作,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開展規範化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推進中國文化和旅遊標準的國際化。

第八條標準促進區域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文化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在協商壹致、通力合作的基礎上,支持出臺區域標準。

第九條標準參與鼓勵企業、社會團體、教育科研機構開展或者參與文化和旅遊標準化工作。

第二章機構和職責

第十條組織原則、文化和旅遊標準化工作在統壹領導、歸口管理、分工負責的基礎上進行。文化和旅遊部負責本部門、本行業的標準化工作,受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委托開展相關工作。地方文化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職責開展本行政區域內的文化和旅遊標準化工作。

第十壹條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以下簡稱“科技教育司”)負責文化和旅遊標準化的歸口管理。

(壹)組織編制和實施文化和旅遊標準化相關規劃,制定文化和旅遊標準化規章制度,推進文化和旅遊標準體系建設。

(二)全面指導、協調和管理文化和旅遊部管理的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技術委員會”)。

(三)根據職責組織文化和旅遊國家標準的申報、起草、報批和審查。

(四)組織文化和旅遊行業標準的編制、起草、審查、批準、編號、發布、備案、公布、公開和審查。

(五)組織文化和旅遊標準的宣傳和監督檢查。

(六)參與和協調文化和旅遊標準的國際化。

(七)統籌協調行業標準化試點示範和跨區域標準化工作。

(八)按照法定職責推進文化旅遊團體規範化建設。

(九)組織文化和旅遊標準化的研究和培訓。

(十)歸口管理文化和旅遊標準化等相關工作。

第十二條文化部業務司局和旅遊相關業務司局的標準化工作職責:

(壹)對涉及本部門業務的標準化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二)提出本部門業務範圍內的標準需求和項目規劃建議,推動相關標準的起草工作。

(三)開展部門制修訂相關標準的宣傳、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工作。

(四)配合科技教育司對相關技術委員會開展標準化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五)配合制定本部門的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第十三條技術委員會由文化和旅遊部管理,按照《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辦法》承擔以下職責:

(壹)研究分析本專業領域的標準化需求,提出文化和旅遊標準化建議。

(二)編制本專業標準體系,提出標準規劃項目建議。

(三)組織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起草、征求意見、技術審查和復審,以及標準外文版本的翻譯和復審。

(四)受標準發布部門委托,承擔歸口標準的咨詢和答復工作。

(五)開展本專業領域的標準宣傳、培訓和標準化研究及學術交流活動。

(六)對涉及技術委員會業務的重要事項履行報告程序。

(七)承擔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文化和旅遊部交辦的其他標準化工作。

第十四條特殊情況下有標準化需求,但沒有技術委員會的,由科技教育司根據需要成立專家組或委托有關單位,根據技術委員會的職責承擔相應的標準化技術工作。

第十五條文化和旅遊部直屬單位應當積極參與標準起草、征求意見、宣傳實施等標準化工作,通過標準提高工作質量。

第三章標準的制定

第十六條原則制定文化和旅遊標準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1)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正確方向。

(二)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的規定。

(三)適應文化旅遊發展規律和行業標準化要求,有利於提高文化旅遊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保障行業安全生產。

(四)在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和社會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深入調查和論證,確保標準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及時性,提高標準質量。

(5)標準制定過程公開透明,廣泛征求和聽取意見,充分體現了標準各利益相關方的知情程度。

(六)項目立項時應明確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第十七條文化和旅遊領域的國家標準需要在全國範圍內統壹的,應當制定國家標準。對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滿足經濟和社會管理基本需要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可以制定推薦性國家標準,滿足基本普適性、與強制性國家標準相匹配、在文化和旅遊行業發揮主導作用的技術要求。文化和旅遊國家標準修訂的項目申報、起草、征求意見和審查,按照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管理辦法和年度國家標準項目指南執行。

第十八條行業標準對沒有國家標準的技術要求認為需要在文化和旅遊行業範圍內統壹的,可以制定文化和旅遊行業標準。文化和旅遊行業標準是文化和旅遊部根據行政職責,以重要產品、工程技術、基本公共服務和行業管理為重點,制定的公益性通用標準。

(壹)基本要求行業標準的技術要求不得低於國家標準的相關技術要求,並與現行的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相協調。壹般產品和服務,跨部門、跨行業的技術要求不應制定行業標準。不應制定行業標準來約束行政部門的內部工作要求和管理規範。禁止在行業標準中對資質、許可認證、核準登記等作出具體規定,實施損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增加市場主體義務、增加權利超出政府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禁止利用行業標準實施妨礙商品和服務自由流通、排除或者限制市場競爭的行為。

(2)項目部科技教育司每年啟動行業標準制修訂公開征求意見,經項目評審並征求相關單位意見後,下達行業標準計劃。計劃下達後,原則上不再調整。確需調整的,按規定程序報批或備案後實施。

(三)起草和征求意見行業標準起草單位應當按照規範的格式、樣式和相關要求起草標準文本,起草單位和技術委員會應當廣泛征求意見。

(四)審查完成後,技術委員會將審查並形成行業標準報批材料。對未通過審查的項目,起草單位應當在規定期限內修改完善,重新送審;或根據評審結論,通過技術委員會調整或終止項目計劃,報部科技教育司審核。

(五)審批發布行業標準報批材料審核後,由科技教育司征求相關單位意見,報文化和旅遊部審批發布,按程序編號、發布。

(六)備案文化和旅遊行業標準發布後,應當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九條地方標準為了適應當地自然條件、風俗習慣以及其他與文化、旅遊相關的特殊技術要求,可以制定文化、旅遊地方標準。支持地方文化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參與地方標準制定。地方標準的管理按照《地方標準管理辦法》和有關地方性法規執行。

第二十條團體標準鼓勵學會、協會、商會、聯合會、產業技術聯盟等社會組織。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制定符合市場和創新需求、高於推薦性標準技術要求的文化旅遊集團標準,由集團成員根據集團規定協議采用或社會自願采用,標準發布後將相關信息報送科技教育司。團體標準的管理按照《團體標準管理規定》執行。

第二十壹條企業標準鼓勵企業制定高於推薦性標準技術要求的文化旅遊企業標準。企業標準的管理按照《企業標準化管理辦法》執行。

第二十二條文化和旅遊部根據工作需要和實際情況,對起草單位給予適當資金支持,資金使用符合文化和旅遊部關於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專款專用。當地文化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可參照執行。

第四章標準的實施和監督

第二十三條標準開放文化和旅遊標準由其制定單位委托的出版機構出版發行,並依法向社會公開。鼓勵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通過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向社會公開。

第二十四條標準宣傳文化和旅遊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發布後,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相關技術委員會應當開展標準宣傳,做好標準解釋工作。鼓勵企事業單位和相關社會組織開展文化和旅遊標準宣傳和業務交流。

第二十五條企業事業單位和相關社會組織是標準實施的主體,應當嚴格執行強制性標準,積極采用推薦性標準。

第二十六條標準監督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及其他具有相關監管職責的部門應當對標準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在法定職責範圍內落實與標準相關的安全生產責任。

第二十七條反饋評估和標準評審文化和旅遊部應當建立文化和旅遊標準實施情況的反饋評估機制。根據反饋評估、行業發展需求和技術進步情況,適時組織技術委員會對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進行復審,復審周期壹般不超過5年。

第二十八條標準的修訂在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實施過程中,個別技術要求需要調整、補充或刪除的,可以通過修訂表進行修訂,按照《國家標準修訂表管理規定》和行業標準修訂表管理相關程序執行。

第二十九條試點示範文化和旅遊部組織開展本行業標準化試點示範。鼓勵地方文化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在本級人民政府支持下,推進本行政區域內相關標準化試點示範工作。鼓勵文化旅遊企業和組織積極參與國家標準化試點示範建設。

第三十條處罰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向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舉報和投訴標準化工作中的違規行為。造成嚴重後果的單位和個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追究相應責任。

第五章保障機制

第三十壹條各級規劃文化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將標準化納入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

第三十二條經費來源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將標準化工作經費納入部門預算。鼓勵社會資金投資文化和旅遊標準化。

第三十三條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標準化業務交流,充分發揮標準化專家的作用,提升科研人員的標準化能力。

第三十四條對標準化工作成績顯著、技術水平高、實施效果突出的單位和個人,各級文化和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或者向有關部門推薦標準化科技成果獎。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五條實施細則本辦法由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條本辦法由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負責解釋。

第三十七條(施行日期)本辦法自2022年X月X日起施行。原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制定的《文化產業標準化管理辦法(暫行)》和原國家旅遊局制定的《全國旅遊標準化管理辦法》、《旅遊行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修訂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央視)

  • 上一篇:為什麽說肖恩肖這次黑粉關了,沒錢就別開玩笑了?
  • 下一篇:中國食品衛生現狀及案例分析1200字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