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研究方向

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研究方向

國際公法

國際私法

國際經濟法的研究特征

本研究方向擅長研究現代國際法理論與實踐、國際組織法、聯合國法、歐盟法、世界貿易組織法、條約法、國際人權法、國際刑法。其研究水平在國內同類學科中壹直處於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具有相當的影響力。主要代表研究成果有梁教授的《國際組織法》(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壹等獎)和《國際法》;萬鄂湘教授的《國際強制法與國際公共秩序》(獲湖北省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國際人權法》;曾教授的《歐洲同源與現代國際法》(獲湖北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世界貿易組織法》(獲教育部第二屆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邵沙平教授《國際刑法與跨國洗錢的法律控制》(獲湖北省首屆優秀博士論文獎);於教授《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法律與實踐》(獲湖北省首屆優秀博士論文獎)。

學術地位

本專業是全國法學學科首批設立碩士和博士學位點的單位之壹。1988被國家教委確定為國家重點學科,1992全國首批文科博士後流動站,1993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壹等獎。1996被國家教委批準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該專業作為我國重要的國際法教學和研究基地,培養和造就了大批高層次的國際法專門人才,發表和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形成了獨特的學術風格。承擔了數十項國際合作項目、國家項目和省部級以上項目,這些研究成果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本專業對外學術交流頻繁,與國外數十家學術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功能和意義

近20年來,國際法取得了長足進步,造就了壹批國際法理論和實踐的高層次人才,出版發行了大量填補國內空白的成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國際法體系。隨著世界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國際交流越來越廣泛,高級格局向多極化發展。和平與發展已成為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在這種形勢下,各國都十分重視運用政治、經濟和法律手段來調整對外關系和處理國際事務。與此同時,各國在貿易、環保、海洋開發、科技、外空、軍事、司法等領域的合作日益頻繁。因此,武漢大學國際公法的發展對21世紀中國的法治建設、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合作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特點

武漢大學國際私法研究者倡導大國際私法觀,旨在更好地調整國際民商事法律關系。他們認為,國際私法不僅包括沖突規範、實體規範,還包括程序規範,並包括國際民商事法律關系的直接調整方法和間接調整方法。為了使國際私法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本課題十分重視國際私法的本土化,擴大其適應性,加強對我國國際私法立法的研究。本學科既註重宏觀問題的研究,也註重具體問題的探討,如國際私法的法律研究、國際民商事新秩序的重構、比較國際私法、國家國際私法、國際民事訴訟法、國際商事仲裁法、區際沖突法等。,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形成了在國內外學術界頗具影響力的羅家學派。為我國國際私法的立法、司法實踐和國際商務實踐提供了良好的指導作用。

學術地位

武漢大學的國際私法教學和研究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始終保持著強大的研究生命力。在人才培養方面,本學科從1981開始招收研究生,至今仍是國內唯壹可以培養國際私法博士生的博士點。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成為我國國際私法領域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的主導力量。在教材建設方面,本學科主持編寫了國家級國際私法教材,並獲得國家級獎項。在理論研究方面,該學科在國內始終保持領先地位,緊跟國際私法發展趨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推動了國際私法在中國的發展。代表性研究成果有韓德培教授的《國際私法》、《中國沖突法研究》、《國際私法新論》、李教授的《國際私法(沖突法)》和《國際民商事新秩序的理論構建》。秦煌教授的《區際沖突法研究》、《國際私法》、肖永平教授的《沖突法專著》、《中國沖突法立法研究》等。這些成果代表了中國國際私法研究的最高成就,在國外產生了廣泛影響。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秘書長漢斯·範呂(Hans Van Rue)在訪華時專程來到武漢大學國際法學院,對我們的研究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使武漢大學國際法學院成為中國國際私法學者的搖籃。此外,中國國際私法研究院自成立以來壹直設在武漢大學。該學科的研究人員分別擔任過學會的會長、副會長和秘書長,在領導和協調我國國際私法研究工作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功能和意義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現代化進程,這就要求在各國法律差異和文化沖突的情況下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進壹步融入國際社會,其中國際私法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為國際私法可以為中國確定在各種利益沖突背景下確保跨國民商事法律關系正常運行的制度框架,形成適合中國社會發展的國際環境。中國國際私法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利於促進中國當事人更好地進入國際市場,維護自身利益,為中國當事人在跨國民商事交往中提供指導和保護。武漢大學國際私法研究將對完善我國國際私法法律體系發揮重要作用。研究特點

武漢大學國際經濟法學科是我國最早從事國際經濟法研究的學科之壹,以國際經濟法基礎理論、國際投資法和國際金融法為特色。姚美珍教授是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的首任會長。他提出並建立了中國的國際經濟法學科體系。他的國際經濟法理論已被中國國際法學界普遍接受,成為該領域的代表性理論。同時,他是中國國際投資法的創始人。在多年的發展建設過程中,本學科的研究壹直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出版發行了壹批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優秀教材、專著和論文,也為我國經濟和法制建設輸送了壹大批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高層次專業人才,形成了重點突出、鮮明的學科特色:在國際投資法領域,余勁松教授進壹步拓展和深化了姚美珍教授的研究成果,及其對跨國公司法的研究。在國際金融法領域,劉教授的研究始終走在中國的前列,其國際金融法體系獨具匠心。

學術地位

該學科是國家教委確定的國家重點學科,也是我國最早設立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的學科之壹。在國際經濟法教學和科研方面成績突出,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在教材建設方面,姚美珍教授的《國際經濟法與國際投資法概論》獲得國家教委優秀教材壹等獎;余勁松教授的《國際經濟法》獲國家教委中青年優秀教材獎,《國際投資法》獲司法部優秀教材獎壹等獎。科研方面,姚美珍教授主編的《比較外商投資法》和余勁松教授主編的《跨國公司法律問題研究》分別獲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壹等獎和二等獎。這些成果形成了獨特的學術風格,堪稱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派。它們在我國國際經濟法教學和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

功能和意義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加強國際經濟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可以使我國更好地借鑒和吸收國際成功經驗和通行做法,完善我國涉外經濟立法,擴大對外經濟交流,培育和發展符合國際慣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中國能夠更有效地參與國際經濟立法,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做出應有的貢獻。

2 .為涉外實務部門的工作提供理論指導。這些部門在對外經濟交往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法律問題。加強國際經濟法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為其正確處理涉外經濟事務提供法律依據和可行的對策建議,從而更好地維護中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證我國對外經濟交往的順利進行。

3.可以大力推動人才培養。我國的經濟建設和法制建設需要大量懂法律、懂經濟、懂外語、能力強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只有加強國際經濟法的研究和教學,才能適應這壹客觀需要。

武漢大學國際經濟法的研究和教學已有良好的基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有必要進壹步加強該學科的建設。

  • 上一篇:推薦幾部近年來高智商犯罪的電影,都是順理成章的,更不用說《越獄》和《海洋之海》系列了。
  • 下一篇:新婚姻法2021規定離婚財產分割為房屋。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