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條心理活動策劃方案
壹、活動的意義和目的為了防患於未然,更加關註我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電子商務系心理咨詢站特舉辦本次“心連心計劃”活動,旨在用學生自己的筆觸和角度描繪心情變化,記錄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釋放學生的心理壓力,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和發展,幫助學生以積極健康的心態迎接和面對生活。
二、活動主題
新生新生
三、活動時間
學校日歷的第八周到第十七周
四、活動場地
電子商務系大壹大二教室
動詞 (verb的縮寫)目標受眾
電子商務系所有大壹大二學生
不及物動詞活動過程規劃
(1)前期準備
召開大壹大二各班心理委員會會議,安排各班安排心態和語言的角度。
(2)活動流程
1.每個班的學生記錄自己的心理動態。
2.各班心理委員負責整理、挑選優秀作品,每周日晚自習後上交心語室。
㈢活動結束
1.學期結束時,心理咨詢站的老師和成員會對作品進行整理和歸還,並進行評價。
2.給獲獎班級和個人頒獎。
七。獎項設置
集體獎:
壹等獎
兩個二等獎
三等獎三個
優異獎
八、評分規則
1,布局得分(40分)
(1)突出主題20分。
(2)漂亮20分
2.內容得分(60分)
(1)能清晰表達心理動態30分。
(2)貼近生活30分
第二部分心理活動策劃方案
1.活動背景:據調查,在我國,有壹定心理困惑和輕度心理障礙的青少年比例高達25%-30%。然而,長期以來,以咨詢講座和宣傳展覽為主要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無法滿足廣大青少年的要求。因此,針對青少年成長的身心健康問題,特組織心理主題活動,讓心理健康走進青少年生活。
二、活動的目的:
1,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質,加強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通過活動消除他們的困惑,讓他們走出誤區。
2.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感情和生活中的幸福,從而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我們的生活。
三、活動主題:
面對壓力,放下理想。
四、活動時間:
2021四月
動詞 (verb的縮寫)活動:
1,心理健康講座(全校)
2、心理遊戲(分班)
(1)男孩女孩多少錢:
目標:讓大家知道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懂得尊重和珍惜對方。
遊戲規則:男生值五毛錢,女生值壹塊錢。比賽的時候裁判會說:“走,走,去市場買白菜。要不要賣壹元錢?”非賣品!壹美元半。妳想賣掉它嗎?非賣品!兩美元半...四美元。妳想賣掉它嗎?賣!“裁判談賣的時候,參賽選手要按照價格組隊,沒有形成相應價值的同學將被淘汰(底價至少1元)。直到最後,還剩下20人左右才進入下壹場比賽。
②解決方案:
目標:讓參與者認識到,當他們遇到看似復雜的問題時,可以通過同理心和團隊合作順利解決。
遊戲規則:
首先將所有參與者分成若幹個小組(5-10人),小組成員組成壹個圈子。然後從壹個人開始,要求和兩個不相鄰的人握住兩只手;然後兩人和不相鄰的人握手,以此順序繼續,直到每個人的手都和別人握手。這時,大家的手連在壹起,形成壹個交錯的袖子。這時候要求每個人在不松開手的情況下,通過移動身體,變換姿勢來解開交錯的袖子。當組數相等時,解開袖子所用時間的長短作為標準分。獲勝的壹兩個隊將得到相應的獎勵。
遊戲結束後,請同學們交流感受。
3、心理測試:(分班)
每個學生發壹份“幸福指數測試”問卷,分班級收集。各年級的心理老師對問卷進行分析總結,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拿出對策。
4、心理咨詢:
同學們可以去心理咨詢室咨詢,也可以把自己的問題放進“悄悄話”郵箱,由專業的心理咨詢師解答。
5、心理互動留言板:
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或疑惑寫在便利貼上,貼在留言板上。老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郵件回復消息。最後,整理學生提出的特殊問題,收集精彩留言,存檔。
第三章心理活動策劃方案
壹、活動簡介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緒、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堅強的意誌和成熟的心理行為。心理健康與壹個人的成就、貢獻和成功密切相關。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
1.心理健康能促進大學生健康心理素質的全面發展,這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他們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素質為基礎的,壹個人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2.心理健康可以幫助大學生克服依賴性,增強獨立性。經過艱苦的努力和激烈的競爭,大學生告別中學,進入大學,進入壹個全新的人生世界。大學生必須從依靠父母轉向依靠自己。在上大學之前,他們想象中的大學就像壹個“天堂”,浪漫、陌生、精彩。上大學後,緊張的學習、嚴格的紀律和生活環境讓他們很難適應。因此,大學生壹定要重視心理健康,盡快克服依賴,增強獨立性,積極適應大學生活,過上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
3.心理健康是大學生事業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他們要培養自強、自立、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質,鍛煉社會交往能力,在變化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正確選擇自己的角色,敢於面對困難、挫折和挑戰,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為事業成功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因此,為提高我校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對心理學的理解,特組織“心靈的飛翔”系列活動,作為青春的代言人。大學生總是充滿著青春的活力和狂熱的興奮,壹定會積極參與到新奇刺激的大型活動中,全身心投入其中。這種活動壹定會提高主持人協會的知名度,同時也能讓被贊助的商家達到預期的宣傳效果,讓大家都有壹個大豐收。
在這個宣傳的黃金月,哪個機構牽頭策劃創意活動,哪個機構就能在大壹新生中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哪個公司在這個月的宣傳就能做得最有效,哪個公司就能建立起堅實的校園品牌,更有利地鞏固這個市場。本次活動的策劃通過了分析討論,非常權威。而且這個活動會成為壹個很有品牌文化的專項心理宣傳活動,也是這個學年的重頭戲。因此得到了團市委、溫州市甌海區心理學會、溫州廣播電臺、溫州都市報等官方組織的高度重視,給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屆時,活動的參與者會感到神清氣爽,興奮不已;讓贊助商享受低投入高回報的樂趣!
二,引入活動
1.活動的總體目的:
大學生來自社會,但又不同於普通市民。他們面臨的問題比普通公民更多更復雜,社會對他們的法律素質要求更高更嚴。這個特別節目旨在增強大學生的心理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大學生真正認識對方,用心理學知識去抵制不良因素。也可以通過五湖四海的大學生把心理學知識宣傳落到實處。
通過這個節目,可以有效減少大學生不必要的心理問題,讓心理學觀念深入到每壹個大學生的心中,通過這個節目,可以加強大學生的心理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2.活動時間:4月11 ~ 4月28日。
3.活動性質:旨在提高大學生心理認知的公益活動。
4.參加人員:體溫全的學生(其他高校也可參加)及相關老師。
5.宣傳方式:海報(含商業廣告)、廣播、傳單、溫州都市報等。
6.場地布局:待定。
7.活動內容:如下。
三。材料預算:待定
第四,細節
1,會場秩序和氣氛(及時通知領導,調動會場氣氛)
2、人員到場(及時通知班長做好本區工作)
3、道具(工作人員應認真負責,保證及時供應和歸還)
4.開幕式前及時迎接領導及相關人員(如記者)。
5、結束時及時歡送領導及相關人員(如記者等。).
第四章心理活動策劃方案
壹、活動背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健康的概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健康不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無疾病、無營養、無虛弱”,而是世界衛生組織(WTO)在其憲章中所指出的“健康是身體、精神和社會完美的狀態”。換句話說,健康是身體、心理和社會功能的有機統壹。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學階段是人壹生中“心理發展”最重要的關鍵時期之壹。是大學生心理抱負走向成熟、人格走向完善和穩定、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壹時期的心理特點是快速、復雜、多變、不穩定。大學生對各種事物的需求呈增長趨勢,並不斷產生新的含義。當內在的心理支持與這種需求有很大的距離,以及理想與現實的不平衡時,這種心理落差就會產生心理問題,導致心理疾病的出現,主要表現為迷茫、困惑、冷漠、自閉、抑郁、焦慮、偏執、強迫、困惑、抑郁、孤獨、心理沖突和神經衰弱。相當壹部分大學生心理障礙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註。今天博文的師生們又在演戲了!大力宣傳心理保健的重要性,喚起當代大學生的心理保健意識,努力點燃更多人的激情,守護我們心靈的凈土。
二、活動的目的
讓心理學知識在大學生身邊傳播,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更好的相處,打開心扉,加深彼此的了解,建立新的友誼,提高心理素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活動主題:我秀心(健康成長)放飛夢想
四。活動時間:20xx 65438+10月24日-20xx 65438+10月28日。
動詞 (verb的縮寫)地點:食堂門口,教室裏。
不及物動詞目標受眾:大壹新生。
七。活動:1、心理電影展映2、相關主題海報展3、心理健康問卷調查4、心理健康講座。
八。活動支出:省略
計劃者:
第五章心理活動策劃方案
壹、指導思想蘇外立誌培養心理素質過硬、人格完善的學生,倡導“以人為本”,讓健康的心理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提高對學習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培養學生樂觀自信,對人友好,誠實守信,追求向上,不怕困難。使學生能夠善於控制和調節自己,消除心理困擾和行為偏差,樹立人生理想,具有個人發展能力。
二、活動的內容
1,心理健康圖片展
2.心理健康講座(外聘講師)
3.心理健康問卷調查
4.心理健康講座(唐凱)
5.5月7日至31各年級心理健康教育。
附:各年級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僅供參考。
1,學校適應:主要表現為情緒障礙,如焦慮、不安、抑郁、恐懼等。;註意力不集中,進而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能約束自己,總是違反紀律等。
2.厭學問題:主要原因是缺乏學習興趣,導致學習困難,導致長期跟不上進度,缺乏迎頭趕上的勇氣和毅力。
3、人際交往問題:主要表現在與他人接觸時往往出現過於沈重的恐懼感,過於強烈的防範心理,封閉自己。
4.意誌障礙:意誌薄弱,缺乏目的性和行動的壹致性。容易半途而廢,不能正確面對挫折,放任自流,容易采取消極逃避的方式。
5、人格障礙:主要表現為心胸狹窄、嫉妒心強、極其固執、我行我素、人際關系緊張。
6.問題行為:主要表現為攻擊、逃避、自暴自棄。
7.依賴心理:主要表現為缺乏自理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全方位滲透於學校教育全過程,利用晨會、班會、思考課等德育陣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2.舉辦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幫助學生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和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3、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通過學校各種渠道(心理咨詢室定期開放、悄悄話信箱),對個別有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疏導。
4.建立學校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溝通渠道,利用家長半天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重要性。
四、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建議:
1,性格開朗,熱情體貼。
2.需要掌握壹定的咨詢心理學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如註意和傾聽的溝通技能,共情、尊重和真誠的應對技能,情緒調節和行為矯正等。
3.要以學生為主體,避免“老師講,學生聽”的知識傳授型課堂模式,與學生壹起參與輔導活動,建立和諧的氛圍,給予表揚、同情、善意和鼓勵。讓他們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然後給予啟發、鼓舞和引導。
4.尊重學生個人意願和隱私,謹慎行事,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