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校長的學習能力、決策能力、創新能力和人格魅力是推動學校現代化的核心因素。在我擔任校長的九年裏,我也壹直在探索如何提高校長的領導力。
學習能力
彼得。聖吉在《第五紀》中指出:“未來唯壹持久的優勢是妳比競爭對手學得更快的能力。”校長學習能力是指校長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不斷獲取知識,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的能力。
1在專業系統培訓中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
作為校長,首先要做壹個優秀的老師。我們必須對這門學科的教學體系和價值內涵有完整成熟的認識,能夠輕松駕馭和創新。
作為校長,妳壹定比壹個優秀的老師更會辦學。辦學需要關註更多的學生,對辦學理念和行為、學校管理和策略有系統的了解和掌握。
2.通過廣泛而全面的吸收來構建學校的精神文化。
學校是壹個綜合載體。隨著時代的發展,承載著越來越多的社會職能,包括學生的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社會穩定、區域發展等責任。那麽作為壹個校長,妳除了教育,還必須會做教育。所以我們涉獵各種書籍,與各種人交流學習,努力形成壹個全面的知識結構體系。比如吸收教育學、生物學、哲學等思想,學習企業管理、品牌創建、微信營銷等知識。從而學會分析學校的宏觀和微觀環境,定位學校的精神文化體系。
在延伸的實踐思維中建立學校的頂層設計。
錢鐘書說:“讀書不能只看眼睛,也不能只看頭腦,而要看兩者之外的神。”延伸出來的實踐思維就是“神讀”。無論是有文字的書,還是無字的書,不僅要理解書的精髓,還要融合自己的見解,加以運用。
任何學校的概念體系都是獨壹無二的,因為基於不同的學校背景和內涵,尋求壹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類似於“神讀”。頂層設計的每壹個分支都是學校精神和文化的註解,也定義了學校教育的品牌和個性;它既是對學校教育定義的實踐設計,也是對全體師生教與學行為的價值導向。
決策權
管理決策必須在經驗、知識、信息和思維相互配合、共同發揮作用的條件下做出,並具有廣闊的視野和深刻的洞察力。壹個決策型的校長,可以通過壹系列的科學決策,帶領學校打造自己的品牌。
1以課改為決策核心。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內容。為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對課程學習的需求,我校采取了“國家基礎課程與校本整合、學校特色課程系列化開發、學生個性化課程多樣化打造、社團活動課程適度延伸”的改革策略。四類課程形成的專屬“課程包”,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基礎,以學生評價和參與為考核指標,讓教育內容更加多元化,讓“多彩課程”引領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2.關註組織文化。
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體現。壹位管理大師在黑板上畫了壹個有缺口的不圓,然後說:“管理要想完整,就要留壹個缺口讓下屬去填補。”這種“不圓則圓,不服則滿”的策略,是壹種管理智慧,是壹種獨特的管理決策。我校建立了班級文化“壹班壹品”工程和年級文化“壹級壹專”工程,給班主任和年級主任的管理留下了“空檔”,給他們的創造性工作留下了空間,更有針對性和主動性。
創造力
時代呼喚管理創新,管理創新呼喚創新主體。校長創新能力是校長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體現,即校長必須敢於創新,並且會創新。
1根據發展需要創新管理體制。
學校要根據自己的“發展需要”成長,形成自己鮮明的個性特色和品牌效應。管理體制是教育管理改革的基礎。我在上壹篇文章《壹張圖,壹所學校7年的管理演變》裏已經勾勒出來了。我們的辦學實踐也沈澱了壹種“管理文化”——管理即服務,管理即教育(另見前面發的《管理即教育,管理即服務》壹文)。
2 .基於問題解決的創新評價方法。
壹個有創新精神的校長知道,辦法永遠比問題多。愛因斯坦曾說:“每個人都有天賦,但如果以壹條魚爬樹的能力來評判它,它會壹直認為自己是愚蠢的。”目前,教育評價手段的單壹使我們不得不思考改革學校評價制度。我寫過《集體奮鬥的土壤能讓個體化的種子更好地生長——論學校績效管理》。
3.讓利益引領教育手段創新。
充分創新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共享教師專業成果,積累優秀教育成果,並使其效益促進學校現代化。我校建立了“兩個數字化平臺”——數字化校園管理平臺和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具有無紙化辦公、信息化教學、網絡化教研、資源管理和智能教務等功能,實現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高效管理。對外,充分利用學校網站、QQ群、微信微信官方賬號等。促進家校互動和對外交流,展示學校教育教學成果,推廣學校品牌。
激勵的能力
魅力是校長在幹部隊伍、教師隊伍和凝聚力教育隊伍建設中智慧的結晶、魅力的體現和領導藝術的體現。
1值領先,沙聚塔。
強大的感召力必須建立在正確的價值觀基礎上。花了壹年多的時間,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收集每壹位老師、家長、學生的建議和專家意見,匯總結果。經過三年的品牌建設和十三五“人人小微創新”多個創新項目的實踐,允許教師自願承擔、自主選擇、合作創新。讓學校的每壹個成員都明確自己言行的目標和作用,聚沙成塔會更好。
2知人善任,組建團隊。
知人善用5%哲學,找出自己擅長的,並賦予相當的職位和責任。欣賞每壹位幹部老師的成長,讓他們在團隊目標達成的過程中相得益彰。校級幹部不僅註重成績、年齡、學科、性格、特長的搭配,還大膽實行幹部輪崗制度,培養素質全面的校級幹部。在放權的同時,全力支持和扶植各中心的相關工作,培養了壹批綜合能力強的後備幹部。
3.培養激勵,成就教師。
“在妳成為領導者之前,成功只和妳自己的成長有關。當妳成為壹個領導者,成功與他人的成長相關。只有領導者成功了,領導者才能成功(傑克?韋爾奇)。用人,就要育人。
學校以“教師即課程”的理念為指導,遵循“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就”的培養策略,讓每壹位不同層次、不同特點的教師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和人生方向。“菜單式培訓”、“書香校園”、“智慧教師論壇”、“教師電子成長檔案”、“校本教材開發”、“個性化課程”、“學生社團”、“項目創新”等項目,引領、輻射、突破了教師多彩的生活,促進了優質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校長領導力的提升是壹個復雜的工程,但對我個人來說,把工作當成壹種提升閱歷、人格、心態、修養的人生實踐。
提高校長領導力的五個技巧
毫無疑問,校長的領導力對學校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這種能力的培養並不容易。我認為校長領導力的產生要經歷五種培養。
第壹,踐行教育規律,遵守教育規律。遵守教育法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社會團體和公民自覺按照教育法律法規的要求選擇教育行為,使教育法得以實施。
作為學校法人,校長開展工作的第壹步是培養對教育法的遵守。只有遵守教育法,才能為學校依法治校、依法教書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保證校長的專業發展不會誤入歧途,才能保持教育的初心,才能像孟子所說的那樣,壹心壹意“教育天下英才。”
第二,練習行為組織。從行為組織的角度來看,學校也是壹個社會組織。校長處於這個組織的最高層,體現了學校領導的組織控制力,即為了實現辦學目標,不同類型的領導要在學校環境中根據其才能和客觀職責進行有機組合。
實踐反復證明,校長科學合理地組織和控制學校領導結構,可以使學校的發展動力倍增,對學生的健康發展和教師的專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培養人際交往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管理的本質就是人際交往的過程。在學校教育背景下,人際關系管理非常重要,它關系到學校矛盾的化解、學校效率的提高和學校聲譽的提升,對學校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影響。處理得當,管理順暢,否則會導致學校秩序混亂。
現代學校管理中的人際關系管理表現為對師生關系、同事關系和社會交往關系的管理。
校長需要培養經得起考驗、有效溝通、高效協調、及時引導、合理化解的良好人際交往能力,處理好與上級、同級、下級的關系,為學校教育的發展打造壹個大氣、高效、團結、和諧、無敵的教育團隊,正如毛澤東校長所說。
第四,培養尊重倫理。尊重是人們渴望得到他人積極肯定和認同的心理傾向,是社會交往過程中的正常心理需求。
就學校教育過程而言,尊重是學校教育情境中的壹種倫理。在學校裏,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尤其是校長對老師和學生的尊重,才能使學校和諧高效,教育自然發生。
銷售心理學有壹個原則——讓客戶接受妳的意見並感到自豪的方法有兩種:壹種是讓客戶覺得有些決定是自己做的;另壹種是在小地方做出讓步,讓客戶覺得他的意見和想法是正確的,受到尊重。
所以銷售高手從來不說自己贏得客戶。他們只建議客戶在讓他們感到受尊重的同時促進銷售。促銷的最終目的是成交,說贏得客戶不僅不代表成交,反而會引起客戶的反感。在學校管理中,管理者的工作在壹定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推銷思想、說服人的工作,所以校長要註意培養自己的尊重倫理。
第五,培養班風教研技能。學校的工作是以教學為中心的,所以教學是突出校長領導職能的最重要的途徑。校長培養領導力需要以課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搞好教研,推動課堂改革。
主要有壹些形式:
1.從日常教學中做課例研究。以教研組或年級組為某壹班級的教研單位,以集體的力量找出該班級存在的問題,討論該班級的教學難點,總結該班級的成功經驗,反思不足。
2.同壹班級異質課例研究。其目的是為教師搭建壹個良好的交流平臺,促進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3.“多師同堂”合作教學的個案研究。“多師同堂”協作教學是指由三名或三名以上不同學科的教師組成協作教學團隊,* * *共同承擔同壹學科或教學任務,* * *共同授課的壹種討論式教學模式。
這樣的課例學習,既貫徹了團隊合作的基本理念,又大大拓寬了課堂的思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