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背景調查有哪些註意事項?

背景調查有哪些註意事項?

做背景調查時,需要註意以下幾點:

1.提前通知申請人,獲得許可和理解。

背景調查可能會在壹定程度上侵犯考生的隱私。為了更全面的了解對方,獲得相互合作的機會,應該在考生允許和理解的情況下進行。

在做背景調查之前,會提前與被調查人簽訂壹份“背景調查授權書”,既保證了對被調查人的尊重,也作為被調查人接受詢問的有力授權。

提交委托書後,可以要求候選人提供可以作為參考的聯系方式。在考生登記表中設計壹欄背景調查,讓考生提供最近兩次工作的單位名稱,以及推薦人和聯系方式。此表需要考生簽名,並聲明所填信息屬實。

這就相當於告訴考生,我們以後可能會進行後向工作,所以考生會認真填寫信息。應聘者也可以理解企業謹慎的招聘行為,以免引起應聘者對背景調查的反感甚至對公司的抱怨。

2.不會對應聘者未離職的公司進行調查。

如果候選人還在職,候選人可能不方便回音。所以,不要和還在工作的公司頂嘴,要先征得應聘者的同意,以免給應聘者現在的工作帶來麻煩,或者通過其他途徑獲取相關信息。

3.確定面試時背景調查的重點。

面試的時候HR收集了很多關於申請人的信息。通過判斷,應聘者在面試中提供的疑點需要進壹步核實。比如工作時間、工作崗位、工作職責等。,這些地方的疑點需要在面試的時候記錄下來,作為背景調查的重點。

進行背景調查時,壹般會核實後兩項工作。如果最近兩次工作時間不是很長,而且有很多妳工作過的公司,妳可以把重點放在3-5年的工作經驗上,因為最近的工作經驗更能體現妳目前的工作能力。頻繁跳槽的申請人需要更多地了解自己離職的原因。

4.背景壹定要全面透徹。

背景調查壹定要徹底,不能操之過急。首先要有調查的計劃,然後確定調查的內容和方法,通過正規渠道進行調查。調查必須是系統和全面的。

對於考生來說,限定要考察的問題範圍,以求職者的工作為主,堅決回避無關的個人隱私問題。應優先考慮候選人的前上司和同事進行調查。這些人與候選人的工作接觸最多,非常熟悉候選人的工作能力、品行和態度。

5、最遲在決定錄用前,先做個回調。

從背景調查的內容來看,做壹個人的背調工作量不小。所以背景調查最好安排在復試之後,就業之前。至此,大部分不適合的候選人已經被淘汰,所以工作量小了很多。

必須在要約發出前完成。如果應聘者已經被錄用,後來因回調發現不合適,在試用期內讓應聘者離職,既傷害了應聘者的利益,也增加了公司的招聘成本。

6.電話調查時抓住要點,禮貌有效地提問。

做背景調查時,調查人員要簡單介紹自己,禮貌待人,說話得體。同時,妳需要選擇壹個合理的接觸時間。通常下半周是個不錯的選擇,壹天中下午4點左右做會更好。溝通時,要明確本次溝通需要了解的問題,靈活把握問題的順序,循序漸進。

7.謹慎對待推薦信的價值

利用推薦信獲得的結果對求職者未來的工作表現影響不佳。推薦信或證明材料大多是正面的,使用起來很難客觀評價求職者,所以要謹慎對待推薦信的價值。

8.仔細調查求職者的不良記錄。

“前科”由公安部門掌握,是對有前科人員進行內部控制的重要材料。“犯罪記錄”屬於個人隱私,公安部門有責任為當事人保密。壹般不能隨便公開。可以通過第三方背景調查機構進行,比如全景尋。他們有專業正規的調查渠道,得到的結果客觀真實。

9.謹慎使用調查結果。

通過背景調查,可以獲得候選人的各種信息,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比如候選人的性格。所以在決定是否錄用的時候,要慎重使用這些調查結果,盡可能用事實來做決定。如果候選人在原工作單位有糾紛,或者與推薦人關系不好,對方出於報復可能會提供對候選人不利的信息。這時,企業需要給應聘者通過其他渠道鑒別信息真偽的機會。

  • 上一篇:長春市高新技術企業補貼政策
  • 下一篇:山東社保省內不用轉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