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山東德州怎麽樣

山東德州怎麽樣

地理位置

德州位於魯西北平原,南依黃河與濟南隔水相望,西部和北部分別河北省衡水市、滄州市毗鄰,東與濱州市交界,西南部聊城市接壤。

現轄1區(德城區)、2市(樂陵、禹城)、8縣(陵縣、平原、夏津、武城、臨邑、齊河、寧津、慶雲),11個街道辦事處、114個鄉鎮、8643個自然村,總面積10356平方公裏,總人口536萬人。

地形

德州市為黃河沖積平原,歷史上曾有兩次黃河大遷徙,上千次決口,造就了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形。

由於泛道與流速所致,加之風力堆積之因素,形成了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崗、窪、坡相間分布等特點。

全市地貌多象,大體可分為三類。

壹是高地類,由河流河床沈積而成,占土地總面積的34.3%;二是坡地類,由黃泛漫流沈積而成,占總土地面積的52.1%;三是窪地類,占13.6%。

全市跨省大河主要有黃河、衛運河、漳衛新河;跨市的骨幹排澇河道有:徒駭河、德惠新河和馬頰河。

形成了幹支相通,流域相連,能排能調的河流水利系統。

氣候

德州市基本氣候特點是季風影響顯著,四季分明、冷熱幹濕界限明顯,春季幹旱多風回暖快,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多幹燥,具有顯著的大陸性氣候特征,光照強度大,且多集中在作物生長發育的前中期,有利於作物光和作用的進行,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數2660小時,日照率61%,太陽總輻射量為124.8千卡/平方厘米,均處全國、全省的較高值區。

在時間分配上,尤以5、6月份最高,光照時數280小時,日均9小時,光輻射量可達15千卡/平方厘米。

年平均氣溫13.1℃。

極端高氣溫在40℃以上,最低度氣溫在零下-27℃以下。

全市平均無霜期長197天,壹般為4月7日到10月22日,各縣之間相差較大,武城縣最長225天,東西相差近月余。

本市年平均降水量為585.2毫米,東部多於西部,南部多於北部。

降水量的時間分配以7月最多,降水190毫米左右,1月最少只有3~4毫米。

按季節分,春季占有12.8%,夏季高達67.7%,秋季占16.9%,冬季只占26%,且有明顯的"春季雨少多幹旱,秋季雨少多晴天,夏季雨多常有澇,冬季少雪多幹燥"的季節分配特點。

土壤

本市耕地土壤,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

壹、沙壤土。

主要分布於夏津、平原、武成、陵縣、寧津、樂陵等縣(市)和德城區的高地地帶以及齊河、的沿黃坡、窪地帶。

面積149.46萬畝,占耕地的13.6%。

其土壤耕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差。

適宜種植棉花、花生、地瓜、小麥等作物。

二、輕壤土、中壤土。

分布於本市大部分縣(市)高地、緩平地坡和低或平緩地段中。

面積298.94萬畝,占耕地的27.2%,是本市的上等土壤。

其特點:耕性良好,保水保肥,生產性能優越。

適宜種植糧、棉等多種經濟作物。

三、重土壤、粘土。

分布於樂陵、慶雲、臨邑、齊河、武城、平原等縣(市)的窪地之中。

面積300.02萬畝,占耕地的27.3%。

該土壤土質粘重,耕性差,易旱怕澇,但潛在肥力很高,適宜種植小麥、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糧食作物。

四、鹽土、沙土。

鹽土,主要分布於坡地。

較多的有禹城、陵縣、齊河、臨邑、平原、德城區。

面積242.72萬畝,占耕地的22.08%。

土壤質地多輕壤。

因地下水位高,水質差,水鹽運動劇烈,含鹽量高,造成土地堿化,不宜作物生長。

如采取旱、澇、堿綜合治理的辦法,可以轉化為良田。

沙土,主要分布在夏津縣的雷集、後屯、蘇留莊、郭寨,樂陵市的楊家,臨邑縣的張寨等。

面積107.86萬畝,占耕地的9.82%。

特點是,生產肥力極低,保水保肥性差,不抗旱不耐澇,作物出苗容易,生長困難。

宜植樹造林,發展果品和條編。

本市境內土地中宜棉面積800萬畝,占耕地的72.7%,是全省棉花生產的主要基地之壹,植棉優勢大可持續發展。

發展條件

1、區位優越。

德州是山東的"北大門",北依北京、天津,南鄰省會濟南,西通河北的石家莊和山西煤炭基地,東連勝利油田,處在華北、華東兩大經濟區聯結帶和環渤海經濟圈、黃河三角洲以及"京九"經濟開發帶之中。

2、交通便利,通訊發達。

德州自古就有"神京門戶"、"九達天衢"之稱。

京杭大運河穿過市區,京滬鐵路縱貫全市,與德石鐵路、濟邯鐵路在我市交匯,規劃建設的京滬高速鐵路、德煙鐵路將使德州的交通優勢進壹步凸現。

德州火車站是壹等客運站和壹等貨運編組站,有27條專用線通往市區,山西煤炭、東北木材等在此中轉,倉儲設施占地3820畝,居全國同等城市之首,公路四通八達,境內有2條高速公路,5條國道,13條省道,公路通車裏程6326.2公裏。

沿京福高速公路可壹小時到省,兩小時入衛,三小時進京。

全市全面實現了市話程控化和國際國內電話直撥,全市市話、農話交換機容量分別達到40萬門和70萬門。

全市綜合信息網工程已經啟動, *** 主要經濟管理部門和重點大中型企業都已經與國際互聯網接通。

3、資源豐富,能源充足。

全市人均占有耕地1.57畝;光、熱、水、氣等農業生產條件良好,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各類農副產品資源豐富。

全市正常年份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地下水年可開采12.4億立方米,年可引黃河水25億立方米,丁莊、丁東等平原水庫庫容1.08億立方米,調蓄2億多立方米。

地下探明石油儲量2億噸,天然氣15億立方米,勝利油田臨盤采油廠年采油量約230萬噸,煤炭儲量9.5億噸。

總裝機容量252萬千瓦的華能德州電廠壹、二期工程已並網發電,2×66萬千瓦三期工程正在建設之中,2003年前即可建成投產。

全市輸變電網絡配套,已實現村村戶戶通電。

經濟狀況

2000年,糧食總產340萬噸,棉花總產16.4萬噸,蔬菜總產625.2萬噸,瓜類97.4萬噸,水果72.5萬噸,肉類33.2萬噸,是全國、全省重要的糧、棉、蔬菜、畜牧生產基地。

工業生產初具規模,2000年全市工業(全部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85.66億元,銷售收入238億元,利稅35.77億元,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紡織、輕工、機械、電子、建材等七大門類25個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華能德州電廠、德州恒升化工集團、德棉集團、晶華集團等壹批優勢骨幹企業在全國、全省同行業中處於先進水平。

商貿流通進壹步發展,全市新建壹批大型綜合市場,成為毗鄰地區的購物中心。

市區黑馬商貿、東方紅布匹、堤口陶瓷、城隍廟小商品、蔬菜果品等壹批專業批發市場都具有壹定規模,初步形成以煤炭、木材、建材、糧食、蔬菜、布匹服裝等商品為主的區域集散中心。

以德州大酒店、美麗華、宴賓樓、凱元溫泉度假村為龍頭的餐飲娛樂業服務設施齊全,具有從事大型商貿活動的承載能力。

全市以招商引資和擴大出口為重點,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先後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良好的經貿合作關系,利用外資逐年增加,現有外商投資企業225家,自營出口企業122家,外貿出口產品300多個品種。

勞務輸出、對外承包工程等發展迅速,海關、檢驗檢疫、外匯管理等涉外機構配套齊全。

德州經濟開發區全面啟動,已實現"七通壹平",入區項目達51個,已成為德州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的壹個重要窗口。

城市功能不斷完善,道路、供氣、供熱、給排水和綠化環保等公用設施逐步配套。

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發展較快,已成為魯西北、冀東南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

200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360億元,三次產業比例為26.1:42.8:31.1,境內財政總收入達25.14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46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00.5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491元和5114元。

  • 上一篇:瑞麗宜家全屋定制是幾個品牌。宜家衣櫃質量如何?
  • 下一篇:山西浦發工業設備有限公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