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壹般是國家設立的公益性事業單位,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不同。根據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精神,事業單位不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和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而是分為公益性事業單位和公益性事業單位[1]。也有利用國有資產和社會資本設立的新興機構,這些機構不是由國家出資設立的。商務部的職責
(壹)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國內外貿易、外商投資和國際經濟合作的法律、法規、方針和政策,制定本省國內外貿易、外商投資和對外經濟合作的法律、法規和實施細則,制定本省業務發展規劃和計劃並組織實施。
(二)按規定承擔組織實施全省服務業發展的協調職責,推進流通業結構調整,加快第三方物流發展,指導流通企業改革、商貿服務業和社區商業發展,提出促進商貿企業發展的政策建議,推動流通標準化、連鎖經營、商業特許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發展。
(三)研究提出引導國內外資金投資市場體系建設的政策,制定大宗產品批發市場規劃,指導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和商業體系建設,推進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組織實施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工程,促進城鄉市場壹體化發展。
(四)牽頭協調全省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工作,制定規範市場經營和流通秩序的政策,推進商務領域信用建設,引導商業信用銷售,建立市場誠信服務平臺,按照有關規定對特種流通行業和酒類流通進行監督管理。
(五)承擔組織實施重要消費品市場調節和重要生產資料流通管理的職責,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應急管理機制,監測分析市場運行和商品供求,調查分析商品價格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按照分工負責重要消費品的儲備管理和市場調節。
(六)制定促進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的政策措施,指導外貿行業落實國家《進出口商品和加工貿易管理辦法》和《進出口管理商品和技術目錄》,組織實施重要工業品、原材料和重要農產品進出口總量計劃,會同有關部門協調大宗進出口商品和出口加工區業務,指導貿易促進活動和外貿促進體系建設。
(七)依法監管技術進口、設備進口和國家限制出口工作,促進出口貿易標準化,率先發展服務貿易,推進服務外包平臺建設。
省商務廳廳長權力大嗎?
省商務廳是正式的廳級規格。局長是正廳級,與地級市市委書記、市長同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第七十條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別由省長、副省長、自治區主席、副主席、市長、副市長、省長、副省長、秘書長、主任、各委員會主任等組成。
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分別由縣長、副縣長、市長、副市長、區長、副區長、局長、科長組成。
鄉、民族鄉的人民政府設鄉、副鄉。民族鄉的鄉長應當由建立民族鄉的民族公民擔任。鎮人民政府設鎮長壹人,副鎮長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