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的研究生教育

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的研究生教育

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壹級學科博士點和管理科學與工程、電子商務兩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設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三個本科專業。管理科學與工程壹級學科博士點涵蓋了距離管理、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企業管理決策等研究方向,在博碩士研究生培養中形成了獨特的學科優勢。學院研究生指導教師均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的支持,已經完成和在研的國家級課題6項、省部級課題18項,近年來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200余篇,為研究生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學院高度重視科研成果轉化,我國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知名專家覃正院長在承接多項國家級研究的基礎上親自主持完成了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浦東新區發改委、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商委、寶鋼集團、上海世博集團等多家企業的大型橫向課題和多項政府咨詢課題。

近年來,有大量國內外知名高校的本科畢業生進入我院攻讀博碩士學位,碩士畢業生除直博外,保持了100%的就業率,並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和“四大”機構的人數逐年增多,如在麥肯錫(上海)咨詢有限公司、國際商業機器全球服務(中國)有限公司、匯豐銀行、花旗銀行等跨國企業中已形成了特色性品牌效應。此外,學院成功舉辦了首屆“用友杯”全國財經類院校ERP沙盤模擬對抗賽、金蝶杯全國ERP沙盤模擬華東區大賽,成功舉辦兩屆“管理創新國際會議”,2008年5月成功舉辦了第六屆中國管理科學與工程論壇,這些學術活動受到管理學界專家的贊譽。學院現有全職教職工41人,具有高級職稱或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3.2% ,各類學生近900人。 所屬學科門類:管理學

所屬壹級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

所屬院系: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

壹、 培養目標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應具有堅實和寬厚的管理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又具有壹定的系統科學、經濟學、數學和計算機應用等相關學科領域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創新、實踐和適應能力。本專業分為管理科學和管理信息系統兩個研究方向。管理科學主要培養能用先進的管理思想、系統方法、數學模型和信息技術分析企業活動和社會經濟活動的高級管理決策和管理技術人才。管理信息系統主要培養善於分析問題和提出基於信息技術解決企業組織和管理問題的信息系統解決方案的人才。

二、 研究方向

1. 管理信息系統

2. 管理科學

三、 學習年限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制為二年半。

四、 課程設置與學分

碩士研究生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總學分必須修滿36-39學分,其中跨學科學生為39學分。

(壹)學位公***課包括:社會主義經濟理論,2個學分,36課時;馬克思主義認識方法論,2個學分,36課時;第壹外語,3個學分,72課時;***三門課程7學分。

(二)學位基礎課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數理統計,每門課程3學分,51學時,***三門課程9學分。

(三)學位專業課含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

專業必修課包括:數據庫設計研究、企業資源計劃研究、計算機網絡設計、信息系統開發方法研究(管理信息系統研究方向)、管理中的模型與方法(管理信息系統研究方向)、決策理論與計算機方法(管理科學研究方向)、高級運籌學(管理科學研究方向),每門課程2學分,36學時,***五門課程10學分。

專業選修課包括:電子商務研究、供應鏈與物流研究、決策支持系統與專家系統、數據挖掘與數據分析、管理溝通、信息系統研究專題、信息資源管理、系統工程、企業電子商務戰略,每門課程2學分、36學時,至少選三門***6學分。

(四)任意選修課可以在全校任意專業選修3學分課程。

(五)跨專業的學生須在導師的指導下至少選修本專業三門本科專業課程。

五、 培養方式與成績考核

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課程基本采用課堂講授、課堂討論、專題研究的方式進行。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實行同專業方向的碩士生指導小組領導、碩士生導師具體負 責制度。碩士生指導小組負責監督本方向碩士學位培養質量,導師對研究生在校期間學習、科研和思想等方面進行具體指導。

本專業成績考核由課堂教學考試(任課教師負責考核)、課程論文(任課教師負責考核)和社會實踐(應由碩士生指導小組參加學生的考核)多種考核形式。

六、 論文開題報告與預答辯

碩士研究生在文化課程學習結束後進入論文工作階段。論文的開題報告在第三學期結束前完成,文獻閱讀量不少於30萬字。

碩士研究生論文答辯前應進行預答辯。預答辯的時間安排在答辯前3個月進行。

七、 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的要求見《上海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的基本要求》。

八、 發表論文

在學位論文答辯前,須以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的名義和第壹作者署名在《上海財經大學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目錄匯編》所列刊物上發表或錄用與學位論文相關論文壹篇或壹篇以上。 所屬學科門類:管理學

所屬壹級學科: 正門對面

專業:電子商務Electronic Business

所在院系: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

壹、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三個代表”精神,德智體全面發展,專業基礎紮實,綜合素質優異,能夠為企業制定和實施電子商務戰略的復合型人才。 本專業碩士研究生應具有紮實精深的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和系統全面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相關知識,能將技術與管理有機地融合;能把握本專業作為新型交叉學科的特點,了解本專業領域的主要研究成果,關註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進程暨電子商務在企業的應用進展;能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跟蹤本專業的發展前沿。學生畢業後能在相關部門從事企業電子商務的規劃、應用和開發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電子商務技術與應用 (E-busines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三、學習年限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制為二年。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

碩士研究生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總學分必須修滿40-44學分,其中跨學科學生為43學分。院

(壹)公***必修課:公***必修課為外語、數理統計、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馬克思主義認識方法論、現代微宏觀經濟學,其中外語為72學時,3學分,現代微宏觀經濟學為90學時,5學分,其它均為54學時,3學分。

(二)專業必修課:專業必修課為數據庫設計研究、電子商務研究、企業資源計劃ERP、計算機網絡設計、企業電子商務戰略,每門2學分,36學時,***五門課程10學分。

(三)專業選修課:專業選修課包括決策支持系統與專家系統、決策理論與計算機方法、電子商務經濟學、信息系統開發方法研究、企業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專題、數據挖掘與分析、信息系統資源管理、管理溝通、企業再造、客戶關系管理、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安全與風險管理、Web應用開發、網絡營銷、系統工程原理、會計信息系統研究、現代企業管理、商務智能,每門1.5學分、27學時。

五、培養方式與成績考核

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基本采用課堂講授、課堂討論、專題研究的方式進行。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實行同專業方向的碩士生指導小組領導、碩士生導師具體負責制度。碩士生指導小組負責監督本方向碩士學位培養質量,導師對研究生在校期間學習、科研和思想等方面進行具體指導。

本專業成績考核由課堂教學考試(任課教師負責考核)、課程論文(任課教師負責考核)和社會實踐(應由碩士生指導小組參加學生的考核)多種考核形式。

六、論文開題報告與預答辯

碩士研究生在文化課程學習結束後進入論文工作階段。論文的開題報告在第三學期結束前完成,文獻閱讀量不少於xxx字。

碩士研究生論文答辯前應進行預答辯。預答辯的時間安排在答辯前3個月進行。

七、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的要求見《上海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的基本要求》。

八、發表論文

在學位論文答辯前,須以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的名義和第壹作者署名在《上海財經大學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目錄匯編》所列刊物上發表或錄用與學位論文相關論文壹篇或壹篇以上。

  • 上一篇:陜西建巴公司!簡介!
  • 下一篇:上海執法信息公開包括什麽內容?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