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必看!!!手把手教妳做競品分析
以終為始壹明確目標
用戶層
了解用戶是誰,為什麽使用產品,使用的場景是什麽,是否存在痛點,提供用戶想要的產品,了解用戶想要的產品。
可通過如下途徑:
1.使用用研團隊的調研產出
2.網上搜索用戶反饋(app store評論/官網官微/論壇)3.直接的用戶研究(方法包括問卷調查、可用性測試、用戶訪談、眼動測試、焦點小組、用戶畫像、數據分析等)
實踐層
得到有效的驗證、有用的總結,找到能夠啟發設計的亮點,促進團隊達到壹致的***識。
精挑細選選擇競品
直接競品
直接競品指的與自身產品定位高度壹致、目標用戶壹致且產品功能十分相似的壹類產品。
跟妳設計的產品爭奪同壹個市場,有直接競爭關系
這類競品是首要選擇
間接競品
間接競品就是指產品定位類似,目標用戶有重疊,核心功能不完全壹樣的壹類產品。跟妳的產品有間接晶振關系,針對這些競品他們的典型產品、版本或重點活動可以作為參考。
相關競品
相關竟品是指產品定位不壹致,但目標人群具有壹定***性,能滿足用戶相同需求的競品,以及其他行業的產品。這類競品相互之間有替代競爭關系:
1.互相搶奪用戶的時間資源,
2互相搶奪用戶的預算資源
3.跨界的競品需要行業領先者註意
4.可以跨界尋找相關競品
多維視角壹壹用戶體驗5要素
表現層
主要包括視覺表現、布局、配色、排版、情感化等這是我們最熟悉也是最容易看到的模塊
框架層
包括體驗操作、刷新、頁面跳轉、查詢、交互框架、界面設計、導航設計、標簽設計、細節點等,這就是我們常見的設計規範統壹所形成的效果。
結構層
包括信息架構、常規功能、特色功能、實現情況、用戶流程等,這個層面主要是將用戶的需求轉化為產品需求,體現產品的邏輯。
範圍層
包括產品的核心功能、次級功能、功能架構、業務流程設計等模塊,這個層級定義了產品為用戶提供解決方案,即內容的方向。
戰略層
包括企業願景、產品定位、需求把控、用戶習慣、商業模式等。這個層面關乎產品的商業價值,及其業務所能拓展的範圍的寬度
網羅天下壹收集信息
對手網站
競爭對手網站、交流互動平臺、產品歷史更新版本、促銷活動、最新調整、招聘信息等, 內部市場、運營部門、管理層等信息收集。
搜集國外同行業的官網及行業信息訂閱
第三方數據
壹般是通過行業報告、行業白皮書等。競爭對手的季度年度財報 ,比如,艾瑞咨詢、易觀千帆、極光大數據、億歐智庫以及199IT網等權威網站發布的壹些行業報告都極具參考價值。
行業新聞
行業媒體平臺新聞、論壇、QQ群等。百度搜索知名產品的軟文,分析軟文稿的內容和發布時間,可以推斷出競品的推廣節奏、更新節奏和策略打法知乎
用戶調研
用戶評論,調查核心用戶、活躍用戶、普通用戶不同需求彌補和替代的產品。
使用對方的產品、客服咨詢、技術問答等親自體驗。
抽絲剝繭--整理分析
表格法
表格分析法,主要是使用表格來統計競品功能元素的有無
用戶體驗五要素
表現層,框架層,結構層,範圍層,戰略層
KANO模型
描述基本需求、期望型需求、興奮型需求
Yes/No法
主要適用於功能層面,簡單來說就是將各個產品的功能點全盤羅列出,有功能點的地方標“V”,通過比對可以清晰地了解功能點上產品間的異同。
SWoTSWOT法分析是競品分析的壹種常用方法,通過SWOT分析得出優勢、劣勢、機會、威脅,以便制定競爭策略。
完美收官壹總結報告
戰略層分析1.產品背景2.用戶群體3.產品定位4.競品選擇
範圍層分析1.模塊劃分2.功能模塊3.MVP功能4.總結
結構層分析1.結構腦圖2.核心流程3.關鍵步驟流程4.總結
框架層分析1.排版總結2.同壹模塊不同展現3.總結
表現層分析1.基礎表現層分析2.品牌傳達3.情感化設計4.整體視覺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