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廣東雙轉移的不斷推進和興寧市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已成為開發、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前提。城市園林綠化是人類改善城市環境的重要手段。植物作為園林元素之壹,其重要性日益明顯。興寧市的城市建設雖然起步較早,但植物景觀是近幾年才得到長足發展的。在城市公共綠地建設中,註重植物造景,利用人工修剪和組合,將現有植物改造成各種造型,使景觀富有情感和寓意,進壹步提高公共綠地的檔次。興寧市植物的配置,旨在充分發揮植物特色的功能,組織層次豐富的植物群落,形成不同季節的植物景觀,融合生態理念,達到合理豐富多彩的空間序列,滿足人們在城市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導讀:隨著廣東省“雙轉移”的不斷推進,生態環境已經成為發展、建設、發展的重要前提。城市園林綠化是人類改善城市環境的重要手段。植物作為園林元素之壹,其重要性日益明顯。完美的植物景觀設計必須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壹,並通過藝術構圖原則,體現出植物個體和群體的形式美以及人們在欣賞時產生的意境美。還要考慮地方文化和人的素質對園林植物景觀的影響。本文以我的家鄉興寧市為例,對園林植物造景的各個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
1興寧市植物景觀現狀
1.1興寧市自然調查
興寧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市區年平均氣溫20℃,最低氣溫4℃,最高氣溫38℃;;市區主導風向為東南風;無霜期為330天。
興寧市是廣東省東北部重要的區域性商貿中心城市,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汙染物量大,面積大、範圍廣、成分復雜、毒性大。因此,與其他城市相比,它需要依靠越來越豐富的植物與之共存,也需要利用植物凈化降解汙染物,改善城市小氣候,維持城市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提高城市環境質量。
1.2興寧市植物景觀現狀
1.2.1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是應用喬木、灌木、藤本、草本、水生植物設計創造景觀,充分發揮植物自身的造型、線條、色彩等自然美,種植成壹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供人們欣賞。
1.2.2興寧市總體植物造景
興寧市地處嶺南,氣候濕潤,大量使用鄉土樹種,輔以外來樹種。經濟樹種也適當配置;銀杏也在種植中。基本做到喬、灌、花、草相結合,利用有限的植物材料進行合理的植物選擇和配置,營造出優美的植物景觀。植物有少量造型修剪,栩栩如生。而興寧有茶樹等壹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鄉土樹種,在植物造景中很少使用。植物色彩不夠豐富,只註重植物景觀的形式美,而忽略了意境美。
1.2.3公園和廣場的植物造景
興寧的城市建設起步較晚,植物景觀也是近幾年才突飛猛進的發展。在城市公共綠地建設中,註重植物造景,利用人工修剪和組合,將現有植物改造成各種造型,使景觀富有情感和寓意,進壹步提高公共綠地的檔次。目前,我市有十多個公園、廣場、景區。根據對這些地方的實地調查和查閱資料,我得出了以下植物造景的特點:
(1)人民公園
人民公園是興寧市最早的真正的公園。樹和樹的種類很多,都比較老,都含有大面積的水。考慮到景觀的文化功能,垂柳在水邊的風中非常美麗。樹下有石桌和長凳,許多娛樂設施也被樹蔭包圍。但園內植物布局不是很合理,分布不均。
(2)神光山公園
申光山公園是壹個以申光為原型的公園。公園裏有許多種植物,包括幾十棵千年老樹。植物景觀有整體規劃思路,目前已被評為AAA級風景旅遊區。
(3)明珠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是興寧市區目前最大的廣場,植物種類較少,各種形狀的樹木近百株。不過廣場的硬化面積比較大。為了彌補這壹缺陷,夏季會布置人工花壇。
(4)明珠體育公園
體育公園是2009年新建的大型公共綠地。公園內有數千株珍稀樹木,大色塊的花草布置引人註目。但目前公園裏的樹普遍都比較年輕。
(5)馮英長廊
馮英大道曾經是壹條城市汙水溝,市政府幾年前對其進行了改造。整個長廊是喬、灌、花、草的多層混合綠化模式,讓長達1100米的汙水溝變成了壹幅立體畫。城市居民會在百年榕樹下打牌,晚飯後在日誌亭聊天。
(6)民歌廣場
民歌廣場是為了襯托明珠文化廣場而建的。裏面只有常見的行道樹,硬化面積大,植物種類少。
(七)復興廣場、太平洋廣場、迎豐廣場、黃陵城市公園、鐵路文化廣場、市民廣場。
這些廣場面積不大,以柳樹、垂榆、王椰為主。植物種類少,以地被植物為主,樹木較少,較小。
(7)濱江風景旅遊帶
濱江風景旅遊帶是以寧江為中心的帶狀園林,是前年建成的。植物種類繁多,景觀鮮明豐富。因為是開放空間,出入口多,植物景觀通透性強。植物分布均勻合理,形成由綠地、綠廊、綠網組成的綜合綠地系統。整株栽培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在統壹中變化,在豐富中統壹。但是景觀樹很少,每壹段綠地基本都壹樣,沒有自己的特色。
1.2.4居住區植物造景
興寧市居住區植物造景起步較晚,水平較低。基本上,草坪上點綴著壹些花,灌木和樹木,或被修剪過的樹籬所包圍。植物的種類、色彩、形態單調,生態功能不明顯。
1.2.5道路植物造景
行道樹的選擇適合當地特有的樹種,包括榕樹、廣玉蘭、大王椰子等,整體景觀效果很好。但道路建設較晚,道路綠化種植時間短,樹冠較小,遮陽效果不太好。綠化帶狹窄,路邊休息廣場少,植物造景不好。
2興寧市植物造景功能
21世紀是生態環境文明的世紀。生態人居環境應實現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統壹。城市綠化系統應具有四大功能,即生態環境功能、景觀功能、文化功能和休閑活動功能。
2.1植物造景的生態環境功能
綠化是基礎,美化是園林的重要功能,生態化是現代園林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是21世紀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不可或缺的環節。
2.2植物造景的景觀功能
現在的城市到處都是水泥森林,這讓人們更加依賴自然,希望生活在壹個有花有鳥的花園城市。利用植物造景營造的城市景觀,是為了營造最佳舒適的城市生活空間,使城市中的景觀節點和代表性建築、標誌性建築連貫、系統化,從而將人們的活動從小小的生活盒子中引出,帶到自己喜歡的環境中,人們在這裏生活、工作、學習都會感到舒適。
2.3植物造景的文化功能
現代城市文明的提升,在關註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同時,越來越註重外在形象和內在精神文化素質的統壹。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民俗文化、建築文化等諸多文化的存在,豐富了城市的內在美,延伸了城市文脈。其中,園林中的植物文化是城市精神內涵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2.4植物造景對客家文化的影響
興寧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城市之壹。作為廣東八個純客家縣(市)之壹,建縣1600多年來,當地的民居、民風、言談都具有鮮明的客家特色。興寧的客家民居主要分為兩種風格:北山南水。南部類似水鄉,以圈地龍屋為主體結構。圈地龍房前有壹個禾坪,主要用來曬莊稼和婚喪嫁娶。在禾坪的前面,有壹個池塘,用於養魚、洗衣和防火。夏天,這裏成了孩子們嬉水的天堂。在大多數村莊的前面,有壹條小河用於農田灌溉。河裏有魚和蝦。屋後有壹片茂密的私人竹林,各種鳥兒在裏面棲息,與人和平相處。這些都代表了客家人樸素的園林藝術。建築中龍屋的圈地* * *以南北子午線為中軸線,東西兩側對稱的“太極圈”為特征。前低後高,主次分明。屋前的池塘與正廳後的“龍圈”合二為壹,在廳堂和天井周圍設置幾十個或幾百個居住單元,適合幾十人、壹百多人或幾百人共同居住。它在設計和建造上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和觀賞性,展現了客家先民的傑出才能和高超技藝。被中外建築學者稱為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建築。客家圍屋的興衰經歷了1000多年的歷史。如今,客家人已經走出了封閉的龍圈,走出了狹窄的山門,走進了廣闊的世界。龍圈已成為歷史遺跡和獨特的景觀。
3興寧市園林植物概述
3.1興寧市風景園林發展
優美的山水風光、豐富的宗教文化資源和客家文化資源融為壹體,共同* * *構成了興寧市獨特、神秘、親切、多彩的旅遊資源。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使興寧市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交通條件的進壹步改善,旅遊資源的進壹步開發和普及,對改造興寧市生態環境,打造客家旅遊品牌,壯大區域經濟將具有重要意義。
3.2園林植物概述
綜上所述,興寧市植物配置旨在充分發揮植物特色的功能,組織層次豐富的植物群落,形成不同季節的植物景觀,融合生態理念,達到合理豐富多彩的空間序列,滿足人們在城市生活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