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誰將掌握產業互聯網的話語權?

誰將掌握產業互聯網的話語權?

作者 | 滑誌鵬

來源 | 中智觀察(ID:Hapiweb-soft6)

推薦語

產業互聯網被視為“互聯網的下半場”,垂直行業企業、硬件廠商、互聯網企業企業紛紛下場布局,參與到這壹場爭奪“未來發展權”的戰爭中來。

在諸多“玩家”中,到底誰將獲得產業互聯網的行業話語權、奪取最大壹塊蛋糕?垂直行業企業會否具備天然優勢?

盛景我為妳匯總精華幹貨,enjoy~

01 產業互聯網領域有哪些賽道?

2018年10月,馬化騰發表了壹封公開信,聲稱“伴隨數字化進程,移動互聯網的主戰場,正在從上半場的消費互聯網,向下半場的產業互聯網方向發展”。這封公開信成為了騰訊正式入局產業互聯網的標誌性事件。

不只是騰訊,近年來,多家ICT、制造業龍頭企業也紛紛布局產業互聯網,可以說,備受看好的產業互聯網,正在如火如荼的構建中途。

各類企業的資源差異巨大,所提供的產業互聯網相關產品服務,也有差異。但就針對的業務環節進行分類,各類產品服務大致均分為四大類產品服務,分別針對軟件、基礎設施、硬件、平臺等環節。

產業互聯網領域的幾種主流業務:

1. 產業應用軟件:工業APP、工業應用軟件等。

2. 通信與基礎設施平臺:數據中心、通信、雲服務與物聯網平臺。

3. 邊緣硬件設備:自動化設備、物聯網設備等智能制造硬件。

4. 產業平臺服務:產業電商平臺、產業互聯網平臺

目前市場中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廠商多扮演著“集成商”的角色,即在自有優勢產品服務的基礎上集成其他廠商的產品,為下遊用戶提供完整的產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如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用友精智工業互聯網平臺等等。

目前,市場中的產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已經基本覆蓋軟件、基礎設施、硬件等三類業務種類。

產業互聯網平臺

在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上,主流產業互聯網平臺普遍采用“項目制”的運營方式。

目前我國企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普遍不高,部分企業尚在電氣化階段,所以,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多以“企業信息化改造”為基礎,主要對單壹企業的某壹或多個運營生產環節展開改造,如生產制造、物流倉儲等,並為客戶搭建針對性的“企業級平臺”。

對於平臺企業來說,在未來發展中,只有突破企業間的隔離,將產業鏈上遊相連接,才能夠形成真正的“產業互聯網”。

產業電商平臺

產業電商平臺的業務模式帶有更多的“電商+服務“的特征,多針對垂直領域的供應鏈對接。目前,各類產業電商平臺已經相對成熟,對企業間供需對接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不少產業電商平臺,已經將服務延伸至信息交互、產品溯源、票據管理、電子結算、倉儲物流等更多環節,已經形成產業互聯網的初步形態。

02 產業互聯網玩家都有誰?

“產業互聯網”普遍被認為是“消費互聯網”之後的下壹個關鍵產業機遇,整體發展如火如荼,制造業、軟件、互聯網、通信、IT硬件等多領域廠商紛紛入局。

產業互聯網平臺

產業電商平臺

03 誰將成為話語權掌控者

就目前市場中的產業互聯網產品看,各類廠商所提供的解決方案呈現壹定程度的“同質化”現象;加之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的成本、更換服務商的成本頗高,選擇服務商時,必然更為慎重,產業互聯網領域將出現未來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

那麽,在產業互聯網領域的的眾多玩家中,哪方玩家將成為行業話語權掌控者呢?

1. 集中度越高、技術門檻越高的行業,越容易出現由行業龍頭所主導的產業互聯網平臺

制造業、農業中各垂直行業的龍頭企業,能夠利用自身在本行業或本區域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將“企業標準”推廣至“團隊標準、行業標準”,並逐步建立產業互聯網平臺。

此種方式,是各地發展適合當地經濟特點的產業互聯網的關鍵方式。

2. 集中度越低的行業,話語權由接入更多企業的平臺商掌握

集中度較低的行業,產業互聯網則有更大可能由市場占有率最高、接入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更多的平臺企業主導。類似的例子是,當壹個人身邊的親朋都開始使用某壹種通信APP時,那麽他有很大概覽使用同款軟件。

對於互聯網、軟件等ICT優勢廠商來說,這種方式是在產業互聯網領域獲得話語權的重要途徑。

3. 相比“便宜、快捷”,大型企業可能更傾向於“自主、安全”

需要註意的壹個問題是,中小企業往往選擇相對成本更低的雲服務平臺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但對於大型企業、龍頭企業來說,私有雲可能是壹種更為安全可靠的選擇。這種情況下,大型企業的“產業互聯網”中,企業內部數字化與外部供應鏈的數字,存在壹定的“隔離”。

對於此種情景,以供需對接為主業的產業電商平臺將發揮更大作用。

貝殼為何能成為巨無霸?

產業無小事

ACN合作網絡解決了

利益與人性的問題

找到產業鏈中最低效的環節

為產業賦能,推動產業成長

  • 上一篇:納稅信用最高級別是
  • 下一篇:白銀辦理個體營業執照在哪裏 附網上申請地址流程材料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