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誰知道傳統企業如何迅速實現信息化管理

誰知道傳統企業如何迅速實現信息化管理

彭剛/文 隨著中國加入WTO協議的簽署,企業在面臨巨大市場給予的同時也面臨著國際企業進入中國帶來的強大競爭壓力。根據目前國內外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來看,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是未來企業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必要條件。如何幫助傳統企業迅速實現信息化管理,提高企業生產和管理效率,創造和實現企業現有和潛在的價值,這不僅僅成為IT界關註的焦點,也成為整個中國企業界乃至各政府機構都密切關註的焦點。

對於企業信息化的概念,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ERP,也就是企業資源計劃管理軟件。實際上,ERP源於MRPⅡ加供應鏈的思想,MRPⅡ又源於MRP,這幾者都是源自於歐美的理論,而實際上軟件只是思想的載體,是管理模型的體現,它離不開實際經驗的提升。 那麽,ERP到底適不適合中國企業的運作和發展? 通過大量的調研我們認為有四方面的距離。 1、職業化經理人的差距。 國內的體制和機制教育使得中國到目前為止沒有真正形成壹個職業化的管理隊伍,既職業化經理人的階層。 2、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的差距。 首先是語言的差距,計算機是從英文過來的,有理解的問題。在我國,大多數人對計算機是陌生的,甚至是恐懼的。 3、管理科學性特別是細膩化程度的差距。 4、駕馭國際市場的差距。 在我國有很多企業提出,引入國際壹流的人才,引入國際壹流的設備,引入國際壹流的管理,也要引入國際壹流的管理軟件。但是恰恰引入國際壹流管理和引入國際壹流軟件的時候忽視了兩個問題,即我們的管理是否有基礎,我們的人員是否達到了壹定的素質要求。 另外,通過多年的研發和實施,我們總結,中國企業在現階段實施ERP,有3個風險、5個不可控。 第壹個風險是企業投資的風險,投資越大風險越高; 第二個風險,是人才流失的風險; 第三個是安全風險。主要表現在內外網安全上,特別是內網安全風險。 5個不可控: 第壹個是基礎數據準備的不可控,很難達到數據的“惟壹性、完整性和準確性”的要求,及時達到這3個要求,它所花費的時間又太長。造成這些不可控的根本原因在於,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永遠是壹對矛盾,後者在很多情況下不願意把自己的情況完全告知領導,誰願意把家底都露了呢? 第二個是“壹把手”工程不可控。我們多次強調企業管理軟件的實現,是“壹把手”的工程,因為作為管理軟件推行來講,涉及到了企業的組織流程,涉及到了企業的機構調整,涉及到為推行這套軟件包括為信息化建設起來之後,企業發生變化的新的考核體系的建設和審批,這都需要“壹把手”去確認。但往往我們的“壹把手”是遠離IT的,正因為遠離IT它就有了黑箱的思想,有了恐懼感,那麽最終需要他去做決策的時候,就壹拖再拖,也就會造成工期的拖延。 第三個,合同簽署者與功能需求確認者同驗收使用者非同壹類人。這三者對ERP的理解不盡相同,這導致系統驗收是無法結束。很多軟件就會越做越大,特別是到了應用這壹層就會無限放大。 第四個是應用目標的不可控。企業在簽合同的時候由於只顧解決主要矛盾,很多需求並沒有考慮到,但合同簽完,培訓結束後,很多需求就暴露了,結果工期壹拖再拖。 第五個是軟件公司的實施質量不可控。軟件現場實施工程師水平參差不齊,而真正的ERP實施人員,要求既要懂管理又要管企業還要懂計算機技術,是個三位壹體的專家型的人才。而這種人的培養,恰恰是最困難的。 這5個不可控加起來,其實就是ERP的工期不可控,很多項目的最後結果都是企業和軟件提供商怨氣沖天、勞民傷財、筋疲力盡,恨不得馬上驗收,卻總也驗收不完。 那麽是不是信息化建設不能開展了呢?是不是信息化建設在企業裏沒有地位呢?調查數據和科研報告告訴我們,不是的,計算機這種現代化管理的手段對於企業管理素質的提升是極有好處的,問題是怎樣去做?是做大而全,還是分步實施。ERP本身是壹個工具,工具就具有兩面性。企業信息化建設得不好,不但增加了管理成本,加大了管理費用,還造成了新的官僚主義和扯皮,這是它的副作用,就看怎樣有效地把負面影響消化得更低,把正面影響提得更高,而真正從管理裏找到新的核心競爭力,挖掘出企業新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要花大力氣研究企業信息化建設如何做得快,如何走到位。為此,我們的意見是,企業制訂信息化戰略要考慮4點:壹個是企業的戰略目標,妳想做什麽?妳不想做什麽?妳能做什麽?妳不能做什麽?第二,要考慮企業的贏利能力。管理系統投入是個無底洞,如果贏利能力和投入不能成正比,這種投入是很可怕的。第三,管理基礎。第四,企業的人員素質。 那麽企業在制訂了信息化戰略之後,如何去實現它?博通資訊的ERP的宗旨是6個字:調配、控制、平衡。如果通過調配、控制、平衡使得企業貧乏的資源能夠得到擴充,富余的資源更加均衡而不出現浪費,從而不會出現企業資源的不平衡,這種能量才能產生最大的效益。 博通認為,企業信息化是逐步深入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分層次實施的企業信息系統更符合中國企業的需求。 在管理狀態上我們認為,壹個企業管理狀態分為5層:隱性層、顯性層、量化層、優化層、提升層。那麽作為軟件也應該對應,首先對應它為顯性層而不是隱性層。那麽在顯性層裏面應該是初始層,通過初始層的提升使很多沒有量化的東西,可以更加明晰的量化。同時在這個量化管理過程中使得控制層的軟件得到有效的實現。那麽在控制層基礎之上我們推出優化層,就包括組織流程的優化、包括設計流程的優化、包括整個管理體系的優化。在這個之上則是擴展層的概念。這樣壹來,壹個軟件的每壹層都是下壹層實現的基礎,每壹層都是為上壹層的提升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自然風險和不可控因素都得到了改善甚至屏蔽。

  • 上一篇:商業實訓部是啥
  • 下一篇:什麽是企業合並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