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什麽是農業信息化?

什麽是農業信息化?

首先是農業生產過程的信息化。

農業生產過程信息化,包括農業基礎設施和設備信息化、農業技術操作全自動化;

農業基礎設施設備信息化:如農田灌溉工程中,抽水和溝灌排水的時間和流量都是由信息傳輸和計算機自動控制的。農產品儲存內部因素變化的監測、調節和控制完全由計算機信息系統操作。畜禽舍飼養環境的測量、控制和動作可自動或遠程控制。

農業技術操作完全自動化;

1 ?作物栽培管理自動化。現在中國開發的多媒體小麥管理系統(WMS)和棉花生產管理系統(COTMAS)可以應用於生產。比如農作物施肥時,可以在田間設置自動養分測試儀或設置各種探頭,定期獲取數據進行室內自動測定,並通過計算機對數據進行分析,確定施肥時間、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利用田間遙控自動施肥機或結合灌溉用水實現自動施肥。其他養殖管理措施也類似。

2 ?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信息化與自動化控制。在田間設立監測信息系統,通過信息網絡發出預報,利用計算機模型分析確定防治時間和方法,采用自動控制機器或生物防治方法或綜合防治方法,有效控制病蟲害。三是畜禽飼養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動化。家畜的代謝狀況可以通過嵌入家畜體內的微型計算機及時發出,通過計算機模擬運算判斷家畜對飼養條件的要求,從而及時自動投放配合飼料,實現科學飼養。

二是農產品流通過程信息化。

建設新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積極拓展批發市場的信息網絡化和電子結算等現代交易方式。加強農產品采後加工、貯藏保鮮技術的開發和推廣,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技術和農業節本增效技術,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

運用信息技術建立能夠提供政策、市場、資源、技術、生活等信息的網絡系統,及時準確地為農民提供政策信息、技術信息、價格信息、生產信息、庫存信息、氣象信息,提供長期的市場預測和分析,指導和幫助農民根據市場需求安排生產經營,解決分散的小農生產和統壹的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利用信息技術還可以將農業納入經濟全球化的競爭中;聯合有實力的優秀農業企業,形成跨國競爭的巨大優勢;可以發展網上貿易,直接建立農產品和農業服務貿易的快速交易通道。因此,可以說信息技術是推動農業產業化進而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關鍵。

通過網絡和信息技術,將全國乃至全世界視為壹個統壹的大市場,將分散的農戶和涉農部門組織起來,形成壹個大系統。農產品貿易在網上進行,農民在網上洽談,交易在網上實現,降低了農產品的銷售成本;通過在線信息分析和專家的科學預測,農民可以在線獲取市場信息和發展預測分析,在線獲取農業生產訂單,減少了農業生產的盲目性;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農業生產者可以與不同行業結成聯盟,* * *與管理,* * *與品牌建設,穩定市場份額,不斷拓展新市場。

三是農業管理流程信息化。

農業管理信息網絡化:壹是建立適合農場自身具體情況的計算機決策支持系統,及時進行模擬決策。二是通過進入鄉鎮、縣、省乃至全國、全世界的信息網絡,及時了解市場信息和政策信息,根據市場需求合理選擇生產和銷售自己的產品,從而發揮自己的優勢,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第三,通過進入外部信息網絡,可以廣泛獲取各種先進的科技信息,選擇和學習最適用的先進技術,裝備自己的農場,不斷提高農場的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以獲得最佳的生產效益。

農業管理服務系統主要是適應國家信息化發展和電子政務建設的要求,實施農業電子政務建設,開發建設網絡辦公系統,建立開放式農業政府管理數據庫,實現農業行政審批和市場監督管理的網絡化處理,增強政府管理的透明度,提高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

農業是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利用植物自身的光合能力和當地的光、熱、水資源從事生物生產的產業。由於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復雜,氣象和生物災害頻繁,農戶小而散,加上幾千年的傳統經驗,呈現出生產分散、地域性強、時變性強、可控性和穩定性低、經驗強但量化、標準化和集成性差的特點和弱點。先進的信息收集、處理和傳輸技術將有效克服農業生產分散化和小型化的工業弱點;強大的計算能力、智能技術和軟件技術使農業生產中極其復雜多變的生產要素定量化、標準化、集成化,改善了時空變化大、經驗性強的弱點;信息技術與航天遙感技術(RS)、農業地理信息系統技術(A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的結合,極大地加強了對農業資源、生態環境、生產條件、氣象、生物災害和生產條件的宏觀監測和預警,提高了農業生產的可控性、穩定性和準確性,對農業生產過程實施了科學有效的宏觀管理。

四是農村社會服務信息化。

農民生活的改善,正在擴大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的生活消費領域。壹些發達地區的縣級文化娛樂媒體實現了電視網、廣播網和計算機互聯網的融合。農民可以利用這些媒體了解國內外的社會、經濟、科技動態。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國內外農業、農民和農村生活的發展動態,還可以豐富農民的文化娛樂生活,為農村孩子的學習生活提供廣闊的新天地,對農民生活和農村社會活動起到指導作用。

結合當前形勢,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突發公共危機的預防和處置機制,是促進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重要途徑。

農業信息化是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為農業產、供、銷及相關管理和服務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力和管理效率。農業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它是農業適應市場經濟的重要途徑;它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的有力手段;它是政府有效管理農業的重要方式。美國信息產業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率超過50%,信息產業從業人數也超過50%。更驚人的是,美國農業信息化強度高於工業81.6%,而中國農業信息化強度低於工業288.9%。

  • 上一篇:深圳穩崗補貼政策
  • 下一篇:生產企業物流外包的經濟性分析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