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禮儀應知“六要素”
面試猶如壹道厚實的門,門後就是我們的事業追求。很多時候,我們只有推開它,才能看見它後面深藏的風景。對此,了解和掌握求職面試禮儀知識,就是我們成功進入職場追求和窺見這壹美好風景線的關鍵所在。壹般來說,求職面試禮儀有如下“六要”:
(1)遵從安排
進入面試房間之後,妳的壹舉壹動要按照招聘人員的指示來做,既不要過分拘謹,也不能太過謙讓,大方得體才最重要。
(2)眼神交流
交流中妳的目光要不時註視著對方,萬萬不可目光呆滯地死盯著別人看,這樣會讓他以為妳對他“滿懷深情”,或是和他有什麽“深仇大恨”,讓他感到很不舒服。如果有不只壹個人在場,妳說話的時候要經常用目光掃視壹下其他人,以示尊重和平等。
(3)做主動積極的聆聽者
聆聽之中具有很大的尊重成分。可以說,最優秀的銷售人員往往不是滔滔不絕地大侃,而是積極地聆聽。招聘人員不希望應聘者像木頭樁子壹樣故作深沈、面無表情。對此,應聘者在聽對方說話時,應不時做出點頭認同狀,表示自己聽明白了,或正在註意聽。因為積極的聆聽者,往往能給人壹種謙和而良好的感覺。這也正是禮儀的需要和反映。在面試中如果招聘經理多說話,說明他對妳感興趣,願意向妳介紹情況,熱情交流。但許多學生誤認為只有自己說話才是最好的銷售,往往會搶著說話,或打斷對方的講話,這些都是很不懂禮貌的表現,會使自己陷於被動,言多必失。
(4)舉手投足得體
面談中應避免不潔不雅的行為。
不吸煙、不喝酒、不嚼口香糖。在公***場所抽煙是不講衛生、不尊重他人的表現。喝酒會使腦子遲鈍,會給人留下因酒誤事的印象。壹邊與人談話,壹邊嚼口香糖,會給人留下不負責任、漫不經心的印象。參加面試前,要刷牙,不吃蔥蒜等辛辣食品,必要時可含茶葉、口香液以除口臭和異味。
避免不雅行為。不在他人面前擤鼻涕、摳鼻孔、挖耳朵、搓泥垢、剔牙齒、修指甲、打哈欠、搔癢撓頭摸腦或抖動腿腳等。咳嗽、打噴嚏時,應用手帕掩住口鼻,面向壹旁,避免發出大聲。
(5)用好妳的微笑
笑是壹種最直接、最有效的體態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壹種好方法,用好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在面試中,妳應把握每個機會展露自信及自然的微笑,讓考官們感受到妳的友善,而友善則是面試成功的最好條件之壹。良好的微笑,最能體現出親切與禮貌。但切忌傻笑、不適時宜的笑和皮笑肉不笑。
(6)註意後續禮節
不論面試的具體情況如何,結束時都應以感謝的心態面對,真誠地說聲“Thank you”;離別時應主動和考官握手道別,誠懇地說聲“Thank you for giving methis opportunity”“Goodbye”之類的話:面試後兩天內,妳最好給主考官發份E—mail,當然也可以直接撥個電話以示謝意,這不僅是禮貌之舉,也會加深主考官對妳的印象。
見面的禮節
見面是交往的開始,了解是溝通的前提。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第壹禮節就是見面禮。見面禮是雙方交流的起點,對決定求職者能否成功有著重要作用。舉止莊重大方,談吐禮貌文雅,在初次面試中能使對方形成壹個牢固的心理定勢,從而為應聘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具體來說,面試過程中的見面禮節體現在以下幾點:
(1)提前赴約
首先,求職面試中的見面是如約面談,所以對求職者來說,務必要適當地提前到達,遲到是求職面試的壹大忌諱,不僅會使主考官對妳的可靠性發生懷疑,而且也會使他對妳的工作效率打上壹個問號,不利於求職的成功。此外,遲到還會使求職者產生壹種內疚心理,無形之中把自己放到被動、尷尬的地位。據國外研究求職的專家統計,求職者面試時遲到獲得錄用的可能性只相當於準時到達者的壹半。因此,求職面試要提前到達。
提前壹點時間到達面試現場是非常必要的。最好是提前10-20分鐘到達面試地點。這樣不但可以提前熟悉公司環境,找到準確的面試場所,還能較好地調整壹下情緒,避免氣喘籲籲、慌裏慌張地開始面試。無論在什麽情況下,都不要讓考官等妳。
在提前到達的幾分鐘內,妳應體會壹下自己是否勇氣十足,要是失去勇氣,不妨在嘴裏說說下面列舉的話,相信妳會心如靜海,恐懼全失。
①勇氣並非特定人士的專利,我當然也有。
②舉止如常即可,何必緊張?
③按照自己的計劃從容面談即可,這又不是什麽高深難辦的事。
④萬壹失敗,也實屬正常。
⑤自自然然,就像剛才走過來那般,邁出大步吧!何難之有。
當然,壹點兒都不緊張是不可能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妳應該盡快地使自己放松下來。妳感到自己很有信心,因為妳具備了他們所要求的壹切條件,並且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還有當妳緊張的時候應該暗示自己,假定在場者都是妳的同事,有的人或許還是妳將來的下級,緊張的應該是他們。
(2)禮貌通報
到達用人單位面試地點後,不可貿然進入,進門前壹定要有禮貌地通報對方負責面試的工作人員,若門虛掩著,有門鈴按壹短聲,無門鈴則可輕叩門兩三次,不可久按門鈴不放或使勁急促地敲門,這種粗野舉止會在初次求職見面時給對方留下缺乏修養的印象,尚未正式面試時已在對方心目中扣掉了壹部分印象分。聽見說“請進”後,才輕輕地推開門進入,進門不要緊張,動作要得體,表現得越自然越好。
(3)使用恰當的稱呼
當求職者進入辦公室後,面臨的首先是如何與工作人員或主考官打招呼的問題,這也許是妳們第壹次見面,妳的形象、妳的言談舉止自此開始接受主考官的評判,應該說真正的面試就算開始了,從現在起妳應當立即進入角色。
妳應當表現得鎮靜、輕松、大方。首先面帶微笑,向主考官點頭致意,若考官只有壹個,妳可說:“妳好!我是XXX,來參加面試的。”若考官是多人,妳可說:“妳們好!我是XXX,來參加面試的。”這樣既有問候,又有自我介紹。可以迅速消除彼此的生疏,縮短心理距離。
招呼離不開對對方的稱呼,有時招呼本身就是以稱呼的形式出現的,在面試過程中及結束告別時都會多次涉及到稱呼問題。在求職這種莊重的場合,稱呼必須正確而得體。
如果對方有職務,壹般采用姓加職務稱呼的形式,如“李經理”、“張處長”等:如果職務較低,可不采用職務稱呼,如人們壹般不稱呼“李科員”、“王股長”等:如果對方職務是副職,從目前社會上流行的稱呼習慣和社交心理來看,若正職不在場的情況下,最好略去“副”字,就高不就低以正職相稱。
問題在於怎樣知曉考官的姓氏及其職務。大致可以從下幾個途徑了解和判斷。
①如果是親朋好友推薦聯系的單位,壹般在面試前就被告知去XXX單位找××。
②有的單位的招聘廣告上已寫明了聯系人姓氏或姓名。
③在招聘單位的門上掛有部門招牌,如“人事處(部)”、“廠長(經理)室”,據此妳可初步判定主人的大致身份。
④見面時對方工作人員可能會給妳介紹,特別是在有多位主考官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⑤可以主動詢問。如剛見面時可以問:“我該怎樣稱呼您?”
總之,通過多種途徑壹般不難知道妳所面對的主考官的姓氏或職務。在剛見面對方沒有做介紹的情況下,妳若能主動而正確地稱呼對方,無疑會讓對方驚喜,這時妳已贏得了寶貴的印象分。
如果對方沒有職務或不明確其職務的情況下,壹般可按目前社交場合比較流行的稱呼稱之,如“先生”、“小姐”、“女士”等。這種稱呼更適合於在三資企業求職使用。
(4)見面握手
握手是壹種常見的社交禮儀,求職面試往往也少不了握手。見面時在點頭致意或打招呼的同時握手,善於握手的求職者,總是壹見面就能給人以好感。
自我介紹的禮節
如果說見面禮節是為面試的開始創造良好的氛圍,那麽自我介紹禮節則可以拉近求職者與主考官之間的距離。通常人人都以為自己最了解自己,介紹自己是壹件很容易的事情,其實未必如此。說人易,說己難,在面試中介紹自己並非如想象的那樣簡單。因為有些禮儀性的東西,正融註或貫穿於自我介紹之中。許多人往往由於忽視這壹概念,急於介紹自己、推銷自己,缺乏介紹的藝術而引起面試考官的反感,其應試失敗是可想而知的。那麽就禮儀性的介紹而言,應註重什麽呢?對此,應做好如下幾點:
(1)彬彬有禮
在作介紹前,要先對面試官打個招呼,道聲謝,如:“××經理,您好,謝謝您給我這麽好的機會。現在,我向您作個簡單的自我介紹。”介紹完畢後,要註意向面試官道謝,並向在場面試人員表示謝意。
(2)主題明確
在作自我介紹時,最忌漫無中心,東扯壹句西扯壹句,或者陳芝麻爛谷子事無巨細都壹壹詳談,讓人聽了不知所雲。須知,面試官是沒有那麽多閑功夫叫妳亂扯的。壹般來說,求職面試中的自我介紹宜簡不宜繁,壹般包括的要素有:姓名、年齡、籍貫、學歷、學業情況、性格、特長、愛好、工作能力、工作經驗等,對於這些不同的要素該詳述還是略說,應按招聘方的要求來組織介紹材料,圍繞中心說話。假如招聘單位對應聘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很重視,那麽,求職者就得從自己的工作能力及經驗出發作詳細的敘述,而且整個介紹都是以這個重點為中心。
(3)莫過多誇耀
在自我介紹中,要盡量避免對自己作過多的誇張,壹般不宜用“很”、“第壹”、“最”等表示極端的詞來贊美自己。在面試場上,有些人為了讓面試官對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喜歡對自己進行過多的誇張,如“我是很懂業務的”、“我是年級成績最好的壹個”,總是喜歡帶著優越的語氣說話,不斷地表現自己。其實,如果對自己作過多的誇耀,意味著貶低他人,這種缺乏尊重他人的介紹方式,就是有違壹般禮儀的。如此,反而會引起面試官的反感。
因此談論自己的話題,應盡可能避免壹些誇大的形容詞,把話講得客觀真實,盡量用實際的事例去證明妳所說的,最好用真實的事例來顯露妳的才華給面試官。
(4)烘托氣氛
面試場上的自我介紹,目的是獲得職業,與自我標榜、自我吹噓無關,但妳必須得想辦法強化自我介紹的氣氛。或許,妳會說,這是沒有把握的事,因為權力不在我手中。
事情正好相反,因為妳了解妳的特性、長處與潛能,並很好地發揮它,也就是說牢記妳的優點,忘記妳的缺點,妳就能做得很好,妳會變成磁石壹樣的吸引人。要覺得自己的聲音有魅力,自己的學識豐厚,只有這種自我肯定,才能使自我介紹的氣氛變得舒坦起來。
當然,最重要的是能夠立即把思緒或情感變成風趣動人的言詞,內外表達壹致,自我介紹才算完美。
在做自我介紹中,妳會發現面試官壹直在監視、觀察妳的表情,這並不表明妳的自我介紹失敗了,而是他們的職業習慣,不要把這壹點看做是外界壓力。積極的態度像壹塊磁石,個人的接觸可以使情感親密,而有要領的談話,則可單刀直入地攻下對方城池。
自我介紹,要盡量表現出創意、直接、技巧、積極,並且盡量地找出令人欣賞的方法,不要反復使用公式化的東西;不要油頭滑腦,不要胡亂編造,因為油頭滑腦,隨意編造既是對自己不負責,也是對他人不尊重不禮貌的表現。
求職者在面試時,如考官需要妳作自我介紹時,應力求註意以下幾點:
①要克服害羞。因為羞怯的心理表現很難叩開溝通的大門。為此增強自信心是做好自我介紹的第壹步。
②實事求是。切忌誇誇其談,言過其實。
③註意繁簡。作自我介紹時壹般只針對其要求即可。對於簡單的介紹要少,而精,詳細的介紹要突出重點,避免過長而沖淡主題,使聽者厭煩。
自我介紹的禁忌
應試者進行自我介紹的根本目的,是使主考官對自己有個初步了解,並盡可能產生良好的印象,以便將面試深入下去,從而最終贏得面試的成功。因此,在自我介紹的過程中,應試者應竭力避免以下五種情況。
(1)忌“我”字連篇
千萬不要以為“自我介紹”最容易用上的字是“我”字。當主試官說:“談談妳自己吧!”壹名應試者十分巧妙地回答:“妳想知道我個人的生活,還是與這份工作有關的問題?”他把應該用“我”字打頭的話,變成“妳”字打頭。
自我介紹雖然談“我”,卻要盡量減少“我”字的使用率。如果應試者連續三句話都用“我”字開頭,面試官便會產生反感。過多的使用“我”字,面試官便會把妳當成自私自利者、自我中心者、自以為是者、自我吹捧者、自我標榜者。
老把“我”掛在嘴邊的人,易使人反感,受人輕視,被認為是強迫性的自我推銷。所以,要經常註意把“我”字變成“妳”字。“妳以為如何呢?”“妳可能會驚訝吧!”“妳壹定覺得好笑。”“妳說呢?”把“自我介紹”變成壹場妳與面試官之間溝通的談話。
(2)忌不著邊際
應試者為介紹自己準備得十分充分,生怕有遺漏之處,自我介紹得沒完沒了。這些應試者心過細,甚至把自己出生日期、地點、家鄉生活、畢業日期,壹直到每壹份工作的起止日期都答得壹清二楚。不著邊際也不著要點,在“歷史回顧”中還來壹些必要的“補充”、“說明”,面試官在倦怠中聽完“回憶錄”,便沒有興趣和勇氣問別的問題,因為妳可能將所有的問題都來壹通長篇大論。
介紹時用編年史法固然是好事,但編年史不宜搞成“起居錄”,不要過細,從最高的學歷談起,只要主試官不問,沒有必要談小學、中學甚至大學。談學校設置什麽課程,而無需談妳在學校的業績。談與妳目前求職有關的經歷,而不要漫無邊際,東扯西扯。多說事實,避免籠統、瑣碎的詞句。最好在3~5分鐘之內,停止“自我介紹”,話不能太多,也不要壹談自己就口若懸河,關鍵是要顯出妳的不凡。
面試考官問的話題有長有短,不要把所有的話題都當成論文題來做,“話多必語失”,話多並不能保證妳把該講的話都講清楚了。
(3)忌得意忘形
小李平時愛好廣泛,可以拿出幾項好的成績。他去應試飯店大堂經理職務,主試官:“妳擅長些什麽呢?”小李覺得這是壹個很好發揮的話題。於是精神大振,把自己愛好集郵,收集了許多珍貴的郵票;喜歡下圍棋,水平已是業余初段;愛好長跑,曾得過本市馬拉松長跑前十名等大大渲染了壹番。主試官立即把他大大誇獎了壹番:“妳的圍棋達到初段,實在了不起啊!”“妳堅持長跑,真叫人欽佩!”小李聽不出誇獎的含意,繼續又說下去了:“是啊,我還喜歡養鴿子……”
主試官用誇大的語言和語調來贊美妳時,壹定要警惕,他那穿著鎧甲的內心裏壹定翻滾著壹股莫名的火氣。他的語調表明,他不能再聽這類“自我介紹”了。看來,誇獎的言詞,恭維的話,並不壹定是可喜的,也不能真正表達人的內心。表達的成分十分復雜,倘若剛壹被稱贊之後就立刻上當,會弄巧成拙。最好的辦法是,談到某個話題,先說壹點,同時探索出主試官表達的真意是什麽,找出隱藏於贊賞言詞內部的觀察之心,再繼續說下去。
(4)忌故意賣弄
妳必須給主試官這樣壹種印象,即認為妳是壹個對自己非常熟悉,對自己的特點具有概括能力的人,這裏不要絲毫浪漫色彩。壹位學中文的畢業生,到某報社去應試編輯,他很想在介紹自己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文學才能顯示出來。主試官說:“談談妳自己吧!”這位大學生覺得表現自己的時機到了,清了清嗓門用抑揚頓挫的聲調說道:“25年前壹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我的啼哭把北國的壹座城市鬧醒了。懵懵懂懂度過童年,迷迷糊糊度過少年,熱熱鬧鬧度過青年。有許多歡樂,也有許多痛苦,自然也長了許多見識。我愛好黑色,包括黑咖啡……”主試官聽了這番介紹卻大倒胃口,最後說:“妳大概更合適寫詩。”
面試官說:“談談妳自己”並不是他對妳壹無所知,像醫生面對的每壹個陌生病人,醫生必須知道妳的姓名、年齡和病史。而面試官多多少少知道壹些妳的情況,在這種場合下他未必對妳的“輝煌業績”有濃厚的興趣。要知道,沒有哪種業績能打動他,他不過是想聽妳對自己的評價,或者通過談論自己來觀察妳的為人、性格等許多方面。面試官都相信,人在談論自己時,暴露的問題最多,因而談論自己能促使主試官決定:是否願意聘妳為他們工作。
當妳還不十分了解面試官的為人方式時,自我介紹最好是簡短、有條有理、實事求是,不要亂加補語、形容詞;也不要用溫談的方式,把主要經歷說出來就夠了。雖然妳的經歷可能豐富多彩、迂回曲折,但在言論上不必表現出來。不要重復,顛三倒四。自我介紹中,壹定要給面試官留下思想清晰、反應快、邏輯性強的印象。
(5)忌語言空泛
王某是壹位各方面都很不錯的大學畢業生,但在壹次求職面試中,他卻失敗了。為什麽呢?原因在於他的自我介紹語言空泛,言之無物。他是這樣說的:
“我在大學時,擔任團支部書記,具有組織能力,交際廣泛,有好奇心,協調能力強,善社交,朋友多,有韌性。”
實際上類似王某的回答法占99%,而且肯定要被淘汰。也就是說如果王某不犯這樣的錯誤,將成為這裏的1%而順利通過。
王某回答到底犯了什麽錯誤?交際廣泛、好奇心強、協調性好,善於社交、朋友多、有韌性——這簡直是壹個無可挑剔的人物。但對他就立刻發內定通知書的願望是愈來愈遠了。“協調性強”、“善社交”之類的抽象詞本是聽了自我介紹的主考官記錄對考生的印象的詞匯,作自我介紹的應試者本人不應該說。
參加面試就是為了推銷自己,所以極力宣傳渲染自己的心情可以理解,不過應試者自稱有協調性,主考官能就那麽天真地相信嗎?相反極力想表現“協調性強”的人反而容易給人壹種缺乏這方面自信的感覺。
面試時壹般都會不自覺地暴露自己的弱點,往往是朋友交往少的人,為不讓考官看出來,用“我交際很多”之類的語言加以掩飾,結果卻往往會弄巧成拙。
交談的禮節
古人說要在日常生活中“謹於事而慎於言”,這是經驗之談。意思是說話做事都要謹慎。這壹點同樣適用於求職者的面試應答。求職面試中的應答提問與壹般的交談有所不同,所以其要求也不壹樣。
從交談的基本原則來看,求職面試的應答壹般要掌握這樣幾點原則:
(1)誠懇熱情
把自己的自信和熱情“寫”在臉上,同時表現出對去對方單位工作的誠意。據有關調查研究表明,求職者在應答交談中自然地模擬該單位職員的口氣有助於讓對方信賴。
(2)落落大方
要把握住自己,應答時要表現得從從容容、不慌不忙,有問必答。問而不答、毫無反應是很失禮節的。盡管有時在應答中難免會碰到壹時答不出來的問題,但也不要壹言不發,可以用兩句話緩沖壹下:“這個問題我過去沒怎麽想過。從剛才的情況看,我認為……”這時腦子裏就要迅速歸納出幾條“我認為”了,要是還找不出答案,就先說妳知道的,然後承認,有的東西還沒有經過認真考慮。考官考妳的並不壹定只是問題的本身,如果妳能從容地談出自己的想法,雖然欠完整,也不致影響大局。
(3)謹慎多思
回答之前,應對自己要講的話稍加思索,想好了的可以說,還沒有想清楚的就不說,或少說,切勿信口開河。文不對題、話不及義,會給人以壹種淺薄之感。
(4)樸實文雅
這是壹種美德,也是知識淵博的自然流露。但切忌裝腔作勢,故意賣弄。應答中只要言詞達意,表達流暢即可。
從交談的禮節來看,當主考官發問時,求職者應動腦筋,搞清對方發問的目的、要求,盡力做到有禮有節,不可隨意答復或敷衍搪塞,因為如此態度或行為也是失禮的。
另外,從求職面試的具體過程來看,主要是主考官發問與求職者應答的過程。但求職者除了註意應答禮節和技巧外,有時為了及時了解有關情況,還應學會適時的提問(詢問),這樣通過面試可使主考官和求職者雙方都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也可調整面試交談的氣氛。
告辭的禮節
告辭是指會面結束時的辭行。其遵循的禮節有如下方面:
(1)善始還要善終
如何適時告辭既是禮儀規範的要求,也有壹定的學問。對此應註意下列方面。
如果妳是用人單位約請參加面試的,那麽何時告辭應視對方的要求而定,不能在對方未告知的情況下單方面提出。壹般情況下,面試的所有提問回答完畢後,面試就算結束。如果對方對妳說“今天就談到這裏吧,請等候消息(通知)”,這時妳方可告辭離開。
如果妳是直接上門聯系工作,那麽何時告辭妳就應主動些,因為妳是主動拜訪者,從禮節上看,對方不好主動打發妳走,只能從行為舉止上表現出來。如果對方心不在焉、焦躁不安,或不時地看表,這就是下逐客令的信號,妳應有白知之明,主動提出告辭為妙。
(2)告辭要講究技巧
在談話結束時,想問問用人單位究竟如何決定,那就主動地向對方表示自己願意到該單位工作,然後坦然地問對方:“不知妳們認為我適合不適合來貴單位工作,我來了以後壹定會很好地工作的。”如果對方答復說:“我們還沒最後定下來。”妳壹定要盡快判斷壹下他們是否是托詞不想錄用。根據妳的判斷或者表示:“我告辭了,我等候妳們的研究結果,您看什麽時候需要我再來,就通知我、謝謝。”或者表示:“如果妳們認為不合適,不錄用也沒關系。我就不再耽誤妳們時間了。如果以後妳們需要用人時再告訴我,若那時我還沒找到工作的話我再來。”總之,談話時壹定要很認真、很有禮貌。
要記住,面試(談)的結果無論如何,在告辭時都應向對方衷心道謝,這最能體現妳的真誠和修養。道謝時要有明確的稱呼,使道謝專壹化,引起他人的反響和***鳴,達到感情的交流,並輔之以適當的體態語。如,目光要註視被感謝人的面部,而且要伴有真摯的微笑。離別時這些禮貌的舉止也許會給對方留下難忘的印象,對妳的錄用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總之,面試談話要適度,短了不行,長了更不行,所以要先想好話題,察覺會談的高潮已過後,便準備結束。把該說的話說完,站起身來,露出微笑,伸出手謝謝他,然後離開,給對方留下壹個積極、良好的形象。
面試中有些話是可說可不說的,有些話是必須說的。那些必須說的話就是高潮話題,面試者必須察覺高潮話題的結束,主動做出告辭的姿態。
高潮話題壹般分為兩類:自我介紹和工作。
應試者自我介紹之後,面試考官還會相應地提些問題,然後轉向工作。壹方面是考官介紹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另壹方面是應試者談自己的工作情況、打算及對以後工作的想法。這些都是高潮話題。高潮話題結束後,就不要盲目拖延時間,那樣會給考官造成心理壓力,有逼他當場作決定的意思(可能妳本意並非如此)。如果妳還想了解壹些問題,就應該說:“我不想浪費妳的時間談工作細節,可是我想略微了解壹下工作的環境、福利,以及種種有關的事。”巧妙地把瑣碎的問題轉變成高潮問題,而不至於讓面試考官認為妳是有意拖延時間。
社交中有壹條秘訣:長談壹次不如增加見面次數。這是說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像網絡。來往交織得越多,網絡的密度就越大,交流的感情就越牢靠。人們相互疏於來往,情感也就會淡漠。人世間許多事是由情感來聯系的。這壹道理用在面談中同樣有效。如果面試考官對妳興趣濃厚,而他又壹時下不了決心,可想辦法再見壹次面。在非正式的場合下,加深考官對妳的了解,將來沒準兒會重新步入該公司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