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不根治,礦上不得安寧。”集團公司始終把瓦斯防治作為企業做強做大的重中之重,大膽突破,嚴格要求,全面推廣“煤礦能不朽”和“生產過程中瓦斯不能超限,這是事故”兩大理念,作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壹段時間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必須堅持的認識標準和基本方向。其核心內涵是事故可預控,瓦斯可控,本質是主動先進管理,本質是本質安全。
牢固樹立“兩個觀念”的關鍵是從實現企業本質安全的高度做好瓦斯管理工作;
壹要落實責任。在重大瓦斯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建立了瓦斯治理安全管理子系統。二是嚴格“先抽後采”制度。三是完善激勵機制,制定瓦斯抽采每1m3獎勵0.06元、瓦斯抽采每m3獎勵0.1元等激勵措施,調動各單位瓦斯治理抽采積極性。
第四是科技發展。集團公司建立了科技創新基地,成立了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為首的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了博士後研究中心,集中開展瓦斯防治等安全生產科技攻關。
近兩年全集團瓦斯治理科技重點項目15。如烏蘭煤礦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實施地面鉆孔抽采解放層瓦斯,白芨溝煤礦、烏海煤焦田蓉煤礦與澳洲合作實施地面鉆孔預抽采煤層瓦斯新技術。實施了高位鉆孔抽放采空區瓦斯和低位巷道抽放采空區瓦斯的新技術。
2006年,三次邀請國家安全專家對寧美集團尹蓓礦區瓦斯防治工作進行咨詢,改進和優化了瓦斯抽放方法,提高了抽放效率,確保了礦井安全生產。
六是做到“五嚴”,即嚴格瓦斯超限問責制度,瓦斯超限作為事故追查;嚴格領導幹部到現場,填寫信息卡,跟井;嚴格執行高瓦斯突出礦井通風管理人員日覆蓋檢查制度;嚴格執行通風日調度和報表制度;嚴格執行安全結構工資制度。從而確保執行力的提高。1999以來,在煤炭產量連續7年增長1000萬噸以上的情況下,杜絕了3人以上“壹通三防”重大人身傷亡事故,百萬噸平均死亡率為0.12。
二、以加大安全投入為動力,為瓦斯防治提供資金保障。
“我寧願放棄壹切,也不願放棄安全。”集團公司壹直願意在安全上下功夫,加大資金投入。從1999到2006年,共投入數百億元進行礦山技術改造。
壹是突破傳統設計模式,從開拓系統、生產布局等方面提前考慮瓦斯防治。二是礦井技術改造的同時完成了通風系統改造、瓦斯治理等150多項工程。三、以實施瓦斯抽采為重點,為瓦斯防治提供措施。
第壹,制定嚴格的施工方案。二是確定科學的引流方式。三是增加引流能力。第四,加強瓦斯抽放參數的分析和研究。研究方向是針對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和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從神華集團實際出發,系統研究中國企業戰略分析、規劃、實施和控制的全過程,並提出合理化建議,以指導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戰略分析與制定:認清企業發展的事實基礎,確定企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考慮到企業的總體戰略和職能戰略,提出了符合神華實際的企業戰略規劃;
⑵戰略實施:根據企業的戰略規劃,對企業的產業結構、資源配置、年度計劃、目標管理、績效管理提出具體的實施建議和方法;
⑶戰略控制:將戰略實施過程中的實際成果與預期戰略目標進行比較,評價成果並分析原因;隨著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的戰略規劃、實施方法和資源應及時調整和修正。根據神華集團國際化發展的戰略需求和產業前景發展的要求,研究了國際化項目的決策技術、方法和手段。在此基礎上,建立國際項目決策管理系統,判斷神華國際化進程中可能出現的機遇和挑戰,為神華國際化項目的制定和實施提供技術支持。主要研究內容包括:(1)運用國際項目調查技術(整體調查、資信調查、法律調查等。)和國際項目市場預測技術來分析神華前期進行的國際項目;
⑵國際化項目風險評估:研究風險計量技術(風險計量模型、宏觀模擬模型、死亡率模型等。)、國際化項目的風險控制技術、風險分散、對沖和轉移技術,從而對企業國際化項目進行有效的風險預測;
⑶國際化項目評價:運用國際化項目定價和轉讓定價技術、國際化項目技術經濟分析方法、問題國際化項目風險解決方法,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影響三個方面對國際化項目進行評價;
⑷建立神華國際項目決策管理系統。針對神華集團業務跨度大、分布區域廣、下屬企業多的特點,全面深入地分析了神華集團管理信息化建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根據企業的經營戰略和規劃,對所需的新流程進行系統優化和重新設計,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根據這些新流程構建神華信息化管理模型,實現企業管理流程再造,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主要研究內容:(1)調研分析神華煤、電、油、運板塊的業務需求和流程;綜合評價神華集團各部門的信息化水平;
⑵構建按需神華電子服務平臺的方案研究;神華數據倉庫和數據分析中心總體規劃及綜合技術研究;
⑶優化和重新設計現有的業務流程;神華ERP系統建設方案的研究與技術分析:
⑷提出了基於業務流程再造的神華集團管理信息化建設方案。使管理信息化的成果更好地服務於企業的經營管理,達到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目的。根據中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特殊地位和骨幹作用,根據神華集團技術創新的特點和成就,以神華集團技術創新經驗為典型案例,系統全面地研究和分析中央企業技術創新的戰略問題,提出技術創新戰略和戰略選擇的政策建議和方案。具體包括:(1)技術創新主體的戰略研究(包括概念、內涵、要素、機制、目標、國內外現狀比較研究等。)、中央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中央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的方法研究;
(2)中央企業技術創新外部環境和政策、中央企業產學研結合模式和機制研究;
⑶實證分析——神華集團等各類中央企業技術創新建設案例分析、中央企業技術創新戰略政策建議和戰略選擇等。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神華集團的技術創新戰略和發展戰略選擇方案,為神華集團技術創新體系的構建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持。根據神華煤轉化產業發展戰略和神華煤制油及煤化工技術發展的要求,研發了新壹代煤氣化技術。通過建立實驗室冷態模擬系統進行實驗和流體力學模擬,研究新壹代氣化爐結構的合理性。先進的實驗裝置用於研究氣化動力學。研究不同煤種的氣化特性,利用專業軟件對新型氣化工藝進行模擬計算,建立氣化過程的數學模型,指導氣化爐操作參數的選擇和工藝操作的優化。建立了中試規模的煤氣化試驗裝置,通過不同煤種、不同工藝條件的試驗,研究了新型氣化爐的氣化過程和結構,並對建立的氣化數學模型進行了修正。開展千噸級工業裝置工藝包研發。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為神華煤氣化技術產業化和現有生產工藝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