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要求:
1、施工現場圍擋率達到100%;
2、進出道路硬化率達到100%;
3、工地物料篷蓋率達到100%;
4、場地灑水清掃保潔率達到100%;
5、出入車輛清洗率達到100%。
6、項目全工期做到噴霧除塵機除塵應用率達到100%。
揚塵是由於地面上的塵土在風力、人為帶動及其他帶動飛揚而進入大氣的開放性汙染源,是環境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現場的揚塵汙染尤為嚴重。
擴展資料:
揚塵汙染是指泥地裸露,以及在房屋建設施工、道路與管線施工、房屋拆除、物料運輸、物料堆放、道路保潔、植物栽種和養護等活動中產生的粉塵顆粒物,對大氣造成的汙染。
產生揚塵汙染的物料,主要包括煤炭、道路浮土、耕地土壤、裸露地面、砂石、灰土、灰漿、灰膏、建築垃圾、工程渣土等易產生粉塵顆粒物的物質。
施工現場是指進行工業和民用項目的房屋建築,土木工程,設備安裝,管線敷設等施工活動,經批準占用的施工場地及人類進行安全生產、文明工作、建設的場所,包括陸地,海上以及空中的壹切能夠進行施工工作的地域。
項目經理全面負責施工過程的現場管理,應根據工程規模,技術復雜程度和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建立施工現場管理責任,並組織實施。
相對於土建施工,裝飾工程有其固有的特點,主要的壹面,就是其所需的材料種類繁多,並且,經常有許多最新的材料應用的問題。因此,針對材料的問題,必須解決好材料的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①、材料供應。配合設計方確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質、規格,精心測算所需材料的數量,組織材料商供貨。
②、材料采購,面對品類繁多的材料采購單,必須將數量(含實際損耗)、品牌、規格、產地等壹壹標識清楚,尺寸、材質、模板等必須壹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訂購不符,進而影響工程進度。
③、材料分類堆放。根據實際現場情況及進度情況,合理安排材料進場,對材料做進場驗收,抽檢抽樣,並報檢於甲方、設計單位、。整理分類,根據施工組織平面布置圖指定位置歸類堆放於不同場地。
④、材料發放。使用追蹤,清驗。對於到場材料,清驗造冊登記,嚴格按照施工進度憑材料出庫單發放使用,並且需對發放材料進行追蹤,避免材料丟失,或者浪費。特別是要對型材下料這壹環節嚴格控制。對於材料的庫存量,庫管員務必及時整理盤點,並註意對各材料分類堆放,易燃品,防潮品均需采取相就的材料保護措施。
安全管理
主要是關於防火、禁止亂搭接電線、戴安全帽、腳手架搭設、安全帶使用等相應的施工安全問題,需設立專門的安全小組日日抓,天天講,多培訓學習,防患於未然。總而言之,施工項目的現場管理是壹個系統工程,涉及企業管理的各層次和施工現場的每壹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築產品生產周期長、外界影響因素多等特點,決定了現場管理的難度較大。
因此,施工企業必須運用現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制定企業自己的施工現場管理標準,科學管理, 制度化管理,才能保證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在市場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材料管理
項目開工前,向企業材料部門提出壹次性計劃,作為供應備料依據。在施工中,根據工程的建築材料消耗定額和工程變更以及調整的施工預算,及時向施工企業材料部門提出調整供料計劃,從而保證材料按實際需求給予供應。
進人施工現場的材料,必須根據進料計劃、供料憑證、產品合格證,進行材料數量和質量的驗收,並且嚴格按照驗收規範和計量檢測,驗收完後要對材料作好詳細的記錄,並辦理眼驗收手續。進場的材料需要驗收人庫,現場堆放的材料應做好防火、防潮、防變質等措施。
材料的安全保管具體落實到個人,做到誰保管誰負責,誰丟失誰賠償的原則。施工設施用料應根據工程定額用料計劃領取材料,凡超限額用料領取需辦理相應手續,在填制領料單時註明超耗原因。供應人員對定額或超定額領料單進行保護、核算。
現場管理負責者對施工過程材料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按規定進行用料交底和工程變接手續,是否按規定圖堆料等進行監督。班組料必須回收,及時辦理退料手續,材料管理部門需造表上報。
質量管理
工程質量檢查壹般采用現場生產工人自檢、互檢和專職檢查人員相結合的方式,其依據為國家或部門辦法的工程施工驗收及驗收規範、工程施工技術操作規範、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從原料進場、各施工單位工序構配件的生產到工程竣工等全過程都必須在現場項目施工中進行質量檢驗。
認真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材料、質量三大管理,才能保證工程安全進行,保證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才能更好完成更多更大工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