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以來,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所導致的重大變化之壹就是全球經濟壹體化與全球市場的形成。這既推動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又給企業帶來嚴酷的生存環境:
.傳統的“相對穩定”的市場變化為“動態多變”的全球市場;
.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
.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比例增大,市場變得越來越“零碎”;
.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
.獨占性技術(知識)構成了產品的主要價值;
.顧客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
.跨國公司的壟斷性更明顯,企業的兼並、重組更激烈,更動蕩;
.環保意識、綠色制造呼聲更強。
面對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各國深刻認識到強大的制造業是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根本,紛紛推行國家級制造業發展計劃,大力加強信息時代先進制造技術的研究、應用與發展,用信息技術,現代管理技術與制造技術相結合改造傳統產業。政府通過這些計劃的實施起到了關鍵的引導和調控作用,並形成了壹套有效的研究開發及推廣應用的管理機制。目前,國外企業信息化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產品開發與設計自動化方面。
.CAD/CAE/CAPP/CAM(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工程/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等技術產品已經比較成熟,這些產品正從孤立的單元產品向以PDM(產品數據管理)為中心的可集成的工具集方向發展;
.註重開發具有技術獨占性(核心競爭力)的產品;
.並行工程成為研制新產品的重要手段;
.支持產品快速創新設計和制造優化管理的協同設計與制造;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集成設計系統等等。
2、在應用信息技術實現先進制造方面。
.機械加工的數控化(數字控制、分布數字控制)已經普及,FMC(柔性制造單元),FMS(柔性制造系統)正在廣泛使用;
.基於反向工程的快速成型制造受到企業歡迎;
.發展智能化、網絡化、敏捷化的DFX(面向技術、制造等的設計)、數控系統及底層設備,是制造自動化的發展方向。
3、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決策支持方面。
.在經歷了20世紀70年代的MRP(物料需求計劃),20世紀80年代的MRPⅡ(制造資源計劃)之後,發展到ERP(企業資源計劃)。發達國家MRP應用已非常普遍,其普及效率已達70-80%,財富500強中,已有80%的企業實施了MRPⅡ/ERP。ERP應用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長。
.ERP正向敏捷化、網絡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及行業化的方向發展,形成ERPⅡ。
4、在電子商務應用方面
隨著Internet應用的普及與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的應用,以B TOB (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方式)、B TO G (企業對最終用戶的電子商務方式)為代表的電子商務應用呈現普及趨勢。
5、基於Internet平臺的網絡化制造已逐漸成為壹種主導模式。
[引用:/data/main.php?id=51-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