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算月數(50周歲195,55周歲170,60周歲139,120不再統壹)。
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 1% =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 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從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水平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即他的實際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史平均值。下限為0.6,上限為3。所以在養老金的兩種計算中,無論什麽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就越高。
示例計算
男,40歲參保,60歲退休,月工資分別為2000(A)和8000(B),退休當年社會平均工資4000。
按新社保養老金計算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減少(原計發月數統壹為120)。
答:2000 * 8% * 12 * 20/139 = 276-(老公公式是320)
b:4000 * 8% * 12 * 20/139 = 1105-(老公公式是1280)
基數分母大了,分子不變,養老金縮水了;如果妳想成為壹個大分子,妳必須付出很長壹段時間。
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過多系數。
規定系數為0.6-3,為實際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的平均比例。
如果系數小於等於1,養老金就會縮水。
按照最低0.6,基礎養老金= 4000 * (1+0.6)/2 * 20% = 640。
-縮水(老公的風格是800)
按照1,基本養老金= 4000 *(1+1)/2 * 20% = 800。
-甚至。
按照最高3,基礎養老金= 4000 *(1+3)/2 * 20% = 1600。
-加倍吧。
如何在不縮水的情況下翻倍,或者支付周期長,實際支付費用高?
可見,養老金的多少取決於妳的繳費年限、年繳費水平、個人賬戶金額及利息、退休時當地的社會工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