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私有化傳聞背後:揭秘華晨新金融路棋

私有化傳聞背後:揭秘華晨新金融路棋

文|劉曉林

2025年將形成654.38+0.95萬輛的年銷量。車展前夕,華晨汽車公布了新的五年計劃,希望以此反擊那些猜測其是否會在債務危機中倒下的言論。作為實現這壹目標的前提,華晨集團的改革方案也浮出水面。

“華晨集團是遼寧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單位。遼寧有兩個,我們是其中壹個。”華晨集團副總裁、新聞發言人凱奇表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是國務院國資委推進的改革項目。簡而言之,集團的職能轉變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只負責國有資本投資項目的管理。

“上級的要求是集團不要管業務。目前我們(集團)旗下有很多股權合作項目,有的可以控股,有的可以參股。我們(集團)是做股權管理的。”從凱奇的寄語來看,華晨的改革,壹句話,就是利用壹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掙錢”,更專業地說,就是“盤活國有資產”。

這壹改革方案包括圍繞華晨制造公司的乘用車板塊框架調整;正在與國內同行探討* * *平臺開發合作;民營合資企業華晨新日發起的電動車計劃;擬在商用車領域引入戰略投資者,爭取更多跨國合資企業資源。

凱奇透露,這些計劃很快會有新動作。從華晨的表態來看,與這壹系列能賺錢的項目相比,華晨的債務危機並不算什麽大事,甚至華晨寶馬的股權轉讓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除了36億歐元的股權交易收入,華晨還獲得了利潤豐厚的寶馬零部件項目在中國的優先合資權,預計2025年將為華晨帶來高達350億元的收入。

本著用最少的資源取得最快的效果的原則,華晨新的發展思路似乎正在回歸當初帶來輝煌的路線——資源整合和資本運作。“(在合作項目中)現在遼寧省政府沒有要求我們持股。以前有,現在沒有了,為了控制,我們可以帶也可以不帶。原來大家都關心合並,我們可以合並也可以不合並,這個可以放開。”凱奇坦言,現在省裏對華晨的要求是國有資產不能流失。

9月24日,華晨中國將私有化的傳聞傳來,盡管華晨集團予以否認。但毫無疑問,風是從清平年底開始的。領導層換屆壹年後,華晨集團新壹輪改革的大幕已經正式拉開。

整合背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的壹個樣本

“過去壹年,華晨調整了管理架構。以前華晨集團管理層是9級,規模龐大。我們有160多家控股和參股企業,現在已經把整個企業的經營權按照經營權降到了三級。”凱奇說。三級架構調整後,華晨集團總部作為第壹級,從五六千人縮減到100多人。如今,華晨集團只進行戰略和重大投融資風險管理等大型管控業務,從管理資產到管理資本。

“原來五六千人的集團是因為我們原來的中國業務和集團是在壹起的,現在這是不可能的。集團是國有資本投資,然後代表國有資產持有股權,下面每壹塊業務都要剝離。”凱奇表示,華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簡稱“華晨制造”)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在二級企業資產管理和主要運營方向方面,華晨梳理了五大業務方向,分別是乘用車、商用車、零部件、新能源和出行及服務。* * *由9家二級企業承擔,下面還有龐大的三級企業。

華晨制造,2019年2月註冊的全資子公司,實現了對自有乘用車板塊的統壹管理。“自主乘用車已經全面整合到華晨制造公司,華晨制造的領導層可以決定很多事情,不需要向集團層面匯報。我們專註於權力下放。”

華晨制造註冊資本20億元,擁有乘用車和新能源汽車自主生產資質,整合華晨旗下乘用車產業鏈資源。“中國的工廠、研究所和我們的發動機公司等。,從管理的角度來說,如果我們不整合,每壹塊都有自己的山頭,那麽我們的整個業務鏈是無法打通的。所以主要不是為了資產處置。”凱奇解釋道。

上市公司華晨中國是與華晨制造平行的另壹家二級整車企業,包括華晨寶馬和雷諾華晨金杯,這是華晨最重要的合資汽車部門。另壹家二級企業金杯汽車,涵蓋主要零部件業務。此外,二級公司中還有四家商用車公司,分別是沈陽的金杯汽車、綿陽的華銳華晨、沈陽的華晨專用車公司和大連投資公司。以及兩個服務領域的二級企業——在上海提供汽車服務的神華控股,提供服務和服務的華晨商旅。

與此同時,華晨將戰略從多元化轉變為車企喜聞樂見的“聚焦戰略”。凱奇表示,華晨將重點發展五個汽車品牌,包括合資品牌華晨寶馬和雷諾華晨金杯,民營合資企業華晨新日和華晨鑫源,以及自主品牌中國。

在已經提交給遼寧省和沈陽市的“十四五”規劃初稿中,華晨制定了2025年達到654.38+0.95萬輛汽車銷量的目標,其中乘用車654.38+0.1萬輛,商用車85萬輛。165438+萬輛乘用車中,華晨寶馬保守規劃65萬輛,中華規劃30萬輛,華晨新壹天規劃15000輛。這85萬輛商用車包括華晨鑫源60萬輛,雷諾華晨金杯65,438+05萬輛,卡車和專用車65,438+00萬輛。

打開合資合作的大門。

2020年,由於各種客觀影響,華晨中國的產品研發節奏被打亂,並確定全年不推出新車;同時,由於自行車利潤低,華晨將產能降到最低。此外,華晨的資金鏈也開始收緊。2020年7月7日,華晨集團價值65438+7500萬元的股權及投資權益被凍結,9月18日,又有價值1億元的股權及投資權益被凍結三年。與此同時,今年8月,華晨債務危機爆發,隨後在沈陽金融監管局和遼寧銀監協會的領導下成立了華晨債券委員會,保護銀行利益。

在外界看來,華晨從產品到技術再到資金都捉襟見肘,即將失去華晨寶馬股權收入的華晨已經完全失去競爭力。對此,凱奇並不否認,華晨今年確實處於新車倒閉階段,短期內確實存在壹些流動性問題。不過,據凱奇透露,在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的框架下,華晨各個業務板塊的許多新投資和新合作正在進行中。

“我們還在和幾家公司討論* * *平臺的開發。”凱奇透露,* * *開發平臺主要針對中國品牌,包括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據報道,華晨正在討論與長安開發相同平臺的可能性。

凱奇認為,國內車企在造型開發或模具開發上花了很多錢,但在開發周期長的核心技術上缺乏投入,所以華晨提倡* * *聯合開發。同時,華晨也表示將加大與科技企業在電氣化、自動化、網絡化和* * *享受“新四化”方面的合作。

根據規劃,華晨中國計劃在2025年前推出65,438+06車型,年銷售目標為30萬輛。凱奇介紹,中國的產品正在進行結構調整,現在V3、V6、V7都將在相應的平臺上進行全新的產品開發。預計明年下半年將陸續推出。

“未來我們既有自己平臺開發的產品,也有* * *平臺開發的產品。”凱奇說,在壹年左右的時間裏,中國將彌補壹些產品的壹些不足或產品項目中的壹些缺失。

電動車方面,2065438+2008年8月成立的華晨日新正在成為華晨電動車的主體。華晨日新是華晨與從事電動自行車的民營企業新日的合資企業,目標是生產小型純電動汽車。華晨占股33.4%,但不控股,新日(無錫)發展有限公司占股66.6%。

經過兩年的運營,華晨新日研發的首款電動乘用車——A00級電動乘用車將於今年10年底下線,今年年底實現小批量生產。計劃明年至少銷售3萬輛,後年5萬輛,未來投放10以上車型。

“技術方面是我們研究所做的技術支持,主要面向市場,沒有補貼,日常使用。這種電動車有壹定的銷量。”凱奇說,整個公司已完成超過10億元的投資。

凱奇解釋說,華晨的新能源戰略是通過合資企業制造可以應對無補貼的產品,然後在未來增加數量。但新日所具備的銷售網絡能力,才是華晨最感興趣的。凱奇透露,未來將做渠道整合,包括通過中國或華晨鑫源的渠道銷售華晨新日的電動車。

此外,在卡車業務板塊,以金杯卡車的品牌影響力為籌碼,華晨也在籌劃引入戰略投資。凱奇透露,它目前正在與幾家公司進行談判。

“國企改革的時候,大家壹直在強調國有資產不能丟,但是別忘了,資產不是丟了,而是在貶值,有些好像是丟了。其實這就是國企改革付出的成本。當然,現在省裏的要求是國有資本不能流失。”凱奇認為,應該盤活國有資產,做大“蛋糕”。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隨著2022年的臨近,華晨寶馬的股權轉讓成為華晨最無法回避的話題。隨著更多外資希望增資擴股的傳聞,華晨寶馬作為第壹家達成協議的車企,擁有先行者的“優越感”,包括擁有更多的緩沖期,擴大與寶馬的全產業鏈合作。

據悉,為了提高零部件國產化率,寶馬正在引進歐洲零部件企業到沈陽生產。據悉,華晨已經毫無懸念地獲得了合資優先權,目前正在迅速推進與幾家海外大型供應商的合資。

與寶馬零部件合資將給華晨帶來豐厚的收益。今年7月,寶馬集團向華晨推薦了首批37家本地化供應商,作為與華晨的意向合資企業。同時,雙方簽署了500億元人民幣的大單,涵蓋2023年至2030年的合作。按照規劃,2025年合資零部件板塊的營收規模將達到350億,其中70%為寶馬所有。

據悉,華晨制造和金杯汽車在零部件板塊的整合上下了很大功夫。2019年華晨零部件板塊利潤86億,其中62億給華晨寶馬。去年寶馬在中國本土采購480億元,未來將達到950億元,零部件國產化率也將從不到50%提升到70%以上。從供應商的角度來看,這些供應商的進入也將有利於中國。

除了華晨寶馬可能帶來的新資金,凱奇透露,另壹家合資車企雷諾華晨金杯也將有新的資源投入。目前,雷諾華晨主要銷售金杯品牌產品,包括海獅和格蕾絲。近年來,它壹直在加速引入雷諾產品,並將於明年開始生產Master,後年開始生產Trafic。

今年年底前,我們將推出金杯雷諾的全新產品,這是合資公司自己開發的產品。凱奇表示,盡管雷諾退出了中國乘用車市場,但雷諾集團將增加對沈陽合資公司的投資。據悉,在9月24日華晨與雷諾的董事會會議中,主要議題是如何增加對雷諾華晨的投資。

對於即將失去華晨寶馬財務並表的華晨,凱奇坦言,華晨的幾家上市公司之前並沒有起到很強的融資作用,但接下來會有壹些動作。

  • 上一篇:京冠汽車
  • 下一篇:手拿雙王入局,如今卻變成老賴,王思聰為何這樣慘?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