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進出口商品檢驗始於19世紀後期。當時,中國的對外貿易在近代逐漸發展起來。由於清政府的腐敗,西方列強侵略中國,占領中國海關主權,控制中國對外貿易和商檢主權。壹些大型外國檢驗機構相繼在天津等重要口岸設立公證檢驗機構,充當中外貿易關系的中介,保護國內商人的經濟利益,獨霸中國進出口商品檢驗主權,成為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的工具之壹。
辛亥革命後,在當時國內外形勢的壓力下,國民政府開始重視商檢工作。1929年,國家在中國設立的第壹個官方商檢局——工商部上海商檢局成立,8月3日,1929年,天津商檢局相繼成立。1932.國民政府行政院通過了中國最早的商檢法《商檢法》,開創了中國進出口商品法定檢驗的先河。
抗日戰爭初期,天津商檢局因淪陷而關閉。1940年間,汪偽政府在淪陷區先後在上海、天津、青島設立商檢局,對列入目錄的商品進行強制檢驗。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恢復了天津等五個商檢局,歸國民政府經濟部管轄。
建國前的商檢是以法律法規為依據的,但也有官方的商檢局進行檢驗。但由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情和國際地位,我國的商檢證書不能得到國際承認,也不能作為國際上交貨、結匯、開票、征稅和理賠的有效憑證。只能用於國內通關。
1949 65438+10月,天津解放。天津商檢局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管,同年4月1日正式開業。這是新中國第壹個進出口商品檢驗機構。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頒布了《商檢暫行條例》,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壹部關於進出口商品檢驗的行政法規。1989年2月,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並正式頒布實施。
新天津商檢局成立後,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天津商檢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到90年代末,已擁有相當數量的檢驗設備和先進儀器,擁有壹支精通專業理論和豐富實踐經驗的高中級專業技術隊伍,能勝任化工、礦產、機械、輕工、電器儀表、金屬材料、紡織、農產品、畜產品等行業。許多專業技術人員在實驗室技術研究領域做出了貢獻,有些人參加了聯合國組織指派的研究項目並獲獎。
天津進出口商品檢驗局長期以來堅持加強管理、認真檢驗、公正準確、維護信譽、促進外貿的工作方針,認真貫徹商檢法律和政策,與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業務往來和技術交流,為加強檢驗工作,保證進出口商品質量,維護對外貿易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對外經貿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天津商檢局出具的證書被世界各國認可,成為進出口商品通關、交接結算、開票、計稅、索賠的有效憑證。
中國動植物檢疫始於1903。65438年至0927年,天津建立了“農工部皮革肉類檢驗所”,這是中國最早的官方動植物檢疫機構。1964年2月,國務院決定將動植物檢疫由外貿部劃歸農業部領導,並在1964之後在天津等27個口岸設立動植物檢驗局。
改革開放以來,動植物檢疫恢復了正常的工作秩序。根據檢疫工作實際,國家農業委員會在1980《國家農業委員會關於口岸動植物檢疫集中統壹管理的批復》中指出,口岸動植物檢疫工作恢復農業部統壹領導。1992,天津動植物檢疫所更名為天津動植物檢疫局。
1966年農業部制定了《農業部關於實施外來植物檢疫的若幹規定》(草案),1971年農業部修訂了《口岸動物檢疫暫行規定》,都進壹步規範了當時的動植物檢疫工作。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正式頒布實施。
隨著國家對外開放的深入,天津動植物檢疫局組織機構日臻完善,形成了覆蓋海、空、港,天津開發區和天津港保稅區的全方位格局。經過多年努力,建立了功能先進、設備精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檢疫實驗室12個,培養了壹支政治素質高、專業技能過硬的職工隊伍,為推動我國農畜產品走出國門、服務外貿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保護全國農牧漁業生產安全和人民健康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的衛生檢疫起源於1873之後。帝國主義為了鞏固和擴大他們在中國已建立的生產單位,在其控制的口岸海關設立衛生檢疫機構,並任命壹些負責外國的海關官員擔任當時的衛生官員,這就是中國出入境衛生檢疫的雛形。1930年,地方衛生檢疫脫離海關,成為國民政府內務部衛生司領導下的獨立部門。衛生部先後在天津等口岸設立了口岸檢疫管理處和衛生檢疫所,並頒布了《口岸檢疫條例》,這是我國第壹部全國統壹的衛生檢疫法。抗日戰爭爆發後,天津口岸檢疫所劃歸海關,更名為唐大口岸檢疫所。1945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衛生部門先後從海關收回天津和上海的檢疫處。當時由於國民政府的政權總體上還受制於外人,衛生檢查條例在外國人面前顯得軟弱無力,甚至出現了法律無法執行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防疫處成立防疫處,接管了原陸、海、空17檢疫站,改稱交通檢疫站。天津檢疫站由衛生部直接領導。1992 10,天津衛生檢疫所更名為天津衛生檢疫局。
2月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並頒布實施。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形勢,天津衛生檢疫局認真貫徹綜合執法、深化改革、發展科技、為大家辦實事的方針。多次將疫情封鎖在國門之外,多次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為維護國家利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更好地適應我國對外開放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需要,擴大國際經濟合作和對外貿易的需要,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消除國際貿易技術壁壘的需要,九屆全國人大壹次會議於3月1998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確定,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 國家動植物檢疫局和國家衛生檢疫局合並組建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成立於4月1998。 同時,其在天津的直屬局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於1999年8月10成立。這標誌著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全面進入新時代。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及其直屬局的成立,開啟了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事業發展的新時代。
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自成立以來,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密切關註天津經濟發展特點和外貿需求,實施了大通關、建設服務型機構、建立檢貿協調機制等壹系列有力措施。不斷增強了服務的針對性,全面提升了服務水平、服務質量和服務效果,全面增強了自身的技術實力,為天津投資和擴大出口創造了良好的軟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疫情和愈演愈烈的貿易爭端,加強了動植物及其產品的檢疫、食品化妝品的風險分析和預警,建立了邊境口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將工作重點轉移到涉及安全、衛生、健康、環保和反欺詐的敏感商品檢驗上來,防止不合格商品和疫情從天津口岸進境。特別是在防控非典疫情、甲型流感疫情和口岸食品專項整治中做出了突出貢獻。近年來,天津檢驗檢疫局榮獲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設示範單位稱號,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壹勞動獎狀”。
隨著天津經濟和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天津檢驗檢疫工作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為充分發揮執法職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天津檢驗檢疫局積極探索創新,先後實施了業務改革、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進壹步提高了執法和海關監管效率,構建了加快發展的制度框架,增強了事業發展的後勁。在國家質檢總局和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正按照忠於職守、勇於負責、嚴把關口、保國利民的要求,進壹步深化改革、加強管理、改善服務,全力提升天津檢驗檢疫局整體水平,不斷開創天津檢驗檢疫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