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天津工業大學研究生紡織材料和紡織設計分幾個小方向

天津工業大學研究生紡織材料和紡織設計分幾個小方向

下面很全面

紡織學院擁有紡織科學與工程壹級博士點,涵蓋紡織工程、紡織材料與紡織設計、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隸屬於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服裝設計與工程兩個學科四個博士點,均擁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同時可以培養高校教師攻讀紡織工程、紡織材料與紡織設計、紡織化學、染整工程三個學科的碩士學位。另外還有紡織工程碩士專業領域,可以培養工程碩士研究生。紡織科學與工程是天津工業大學歷史最悠久的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是天津市“十五”期間的重點建設學科之壹。紡織工程兩個學科於2001被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也是天津市的“重中之重”和重點學科。目前擁有碩士生導師40人,博士生導師5人。

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團隊,學術梯隊職稱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具備從事紡織科學與工程高技術研究的條件。其研究方向覆蓋了紡織科學與工程的整個領域,每個研究方向都達到了學科的前沿,並逐漸向相關領域延伸和發展。在紡織材料和紡織品的結構、性能、加工技術和新產品開發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該壹級學科的代表性研究方向主要有:紡織復合材料、紡織加工理論與實踐、特種紡織產品與產業用紡織品、紡織染整技術理論與實踐、功能性紡織纖維、服裝設計與工程、計算機與紡織服裝應用等。各個研究方向逐漸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學院在“紡織新材料新產品”、“紡織服裝新技術新工藝”、“紡織復合材料”、“特種紡織品”、“非織造布”等領域承擔了數十項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和各類橫向科技合作項目,與國內大中型企業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

近年來,在碩士和博士培養中,註重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交叉、相互嫁接和融合,使學科內涵不斷豐富和更新,不斷跟蹤該領域的國際學術前沿,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紡織工業提供的產品不僅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而且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交通運輸、民用建築、醫療衛生、農業、國防、環境保護等諸多領域,對這些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技術革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高科技產業的興起和人類環保意識的提高對高科技紡織品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紡織工業和紡織科學的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紡織科學與工程必將通過與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生態工程、環保工程、材料工程等學科的進壹步交叉和滲透,得到更大的發展。在新世紀的建設和發展中,紡織院將“保持特色優勢,開拓創新領域”。為中國培養更多的高級紡織專業人才,為企業提供更好的科技成果和技術服務。

專業介紹

紡織工程:天津工業大學是中國北方規模最大、師資力量最強的紡織高等教育基地,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為中國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紡織學科是我校歷史最悠久、最具特色的學科,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明顯的優勢。我校紡織科學與工程是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的第壹批具有碩士學位授權的學科。1993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000年被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為壹級學科,2003年被批準為博士後流動站。紡織工程學科於1992年被紡織工業部批準為省部級重點學科,2000年被天津市列為“十五”重點建設學科,2001年被教育部列為國家重點學科,2003年被財政部和天津市列為中央財政和地方建設學科,2004年被天津市列為“重中之重”重點建設學科。我校自1989開設非織造布及工程專業方向,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教學科研體系,擁有良好的專業師資隊伍和實驗、實踐教學科研條件。目前本科生近200人,相關研究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近10人,並為紡織學院其他本科生開設相關課程。

近年來,紡織行業從纖維原料、生產設備、工藝技術到產品應用領域都呈現出多元化、快速發展的趨勢,高新技術在傳統紡織行業得到廣泛應用。現代紡織作為壹個系統工程,不再僅僅是傳統概念中的“紡”和“織”,而是整合了材料、能源、信息和環保,整合了纖維、產品、

管理、貿易、藝術和計算機科學的綜合學科。

紡織材料與紡織設計:“紡織材料與紡織設計”學科是我校較早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兩個學科。屬於紡織科學與工藝壹級學科,多年來壹直在招收該領域的碩士研究生。大部分畢業生現已成為國內紡織行業的中堅力量。本方向擁有高素質的碩士生導師團隊、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科研室、國內壹流的“紡織測試中心”為支撐,為碩士生的教學、科研和畢業論文完成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紡織材料與紡織設計”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21世紀市場經濟需要,具有高層次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具有紡織新材料開發研究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的高素質、高修養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紡織材料的結構、性能和測試技術研究,新型紡織材料和功能紡織品的開發,服裝和面料的舒適性,針織服裝的設計、工藝和性能,產業用和專用紡織品的研發,紡織復合材料的結構和性能的研發,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發,計算機在紡織領域的應用。

專業目錄

專業代碼和名稱

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評論

082101紡織工程

01新型紡織材料和產品的開發與研究

紡織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的研究

紡織品加工理論研究

數字化和信息化紡織品的研究

05宏觀紡織經濟研究

紡織、環境和能源的協調發展研究

07紡織廠空調除塵技術研究

新型非織造原料的開發與研究

非織造布新工藝、技術和設備的研究

10非織造功能材料及其應用研究

① 101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或203日語

③ 302數學二

④ 401紡織材料科學或402非織造材料科學

電話:24552039

聯系人:

王建坤

082102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

01新型紡織材料和功能紡織品的開發

02紡織材料的結構、性能及測試技術研究

03紡織復合材料的結構與性能研究

產業用紡織品和特殊用途紡織品的研究與開發

05計算機在針織服裝設計與生產中的應用

06針織服裝的設計、工藝及性能研究

服裝與面料的舒適性研究

① 101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或203日語

③ 302數學二

④ 401紡織材料學

電話:24528382

聯系人:

張毅

復試課程設置

專業代碼和名稱

復試筆試科目(二選壹)

同等學歷加測試

082101紡織工程

(0101)紡紗原理

(0102)編織原理

(0103)國際貿易實務

(0104)無紡布的特性和測試

(0105)針織

(0106)熱傳遞

(0108)紡織材料檢驗

(0109)現代紡紗技術

電話:24552039

聯系人:王建坤

082102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

(0101)紡紗原理

(0102)編織原理

(0105)針織

(0107)織物結構與分析

(0108)紡織材料檢驗

(0110)針織物結構與產品設計

電話:24528382

聯系人:張毅

預備課程書目

(401)紡織材料科學

高科技纖維介紹

王書重等人

紡織工業出版社

紡織材料科學,第三版

姚牧等人。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402)無紡布

非織造布

郭秉臣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復試書目

(0101)紡紗原理

棉紡技術原理

土地再生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紡紗原理

余秀葉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0102)編織原理

編織科學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棉紡織原理

皇姑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棉紡設備

皇姑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0103)國際貿易實務

國際貿易慣例

李曉賢

對外貿易大學出版社

最新外貿慣例

天妃

經濟科學出版社

(0104)非織造布的性能及測試

非織造布的性能和測試

郭秉臣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0105)針織

針織技術和設備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針織物結構與產品設計

楊耀東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編織

龍海如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0106)熱傳遞

傳熱學,第四版

張希敏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傳熱學,第三版

楊世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0107)織物結構與分析

織物結構與設計,第三版

蔡主編荊主編修訂版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織物組織和設計

顧平

東華大學出版社

(0108)紡織材料檢驗

紡織材料學實驗,第二版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方法標準編譯target=_blank title=網上書店搜索>;紡織品基本標準和方法匯編。

紡織標準化研究所

中國標準出版社

(0109)現代紡紗技術

現代紡紗技術

楊索庭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0110)針織物結構與產品設計

針織物結構與產品設計

楊耀東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編織

龍海如

中國紡織服裝出版社

  • 上一篇:四川省教育廳高教處怎麽樣?
  • 下一篇:網店創業如何選擇管理軟件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