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德陽不僅是中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基地,還是中國唯壹的“聯合國清潔技術和可再生能源裝備制造國際示範城市”,亞洲最大的雪茄生產基地,西南地區電線電纜生產基地。西部最大的植物蛋白飲料生產基地;西部最大的現代化糧油生產基地,是中國最重要、最具競爭力的新能源生產基地,世界最大的大型鑄鍛鋼制造基地,也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鏡湖兩岸生態環境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德陽是古蜀文化和農村改革的發源地之壹,素有“天府糧倉”之稱。
這是壹個典型的“天府之國”的縮影。
杜甫有詩贊道:“幸袁野歷經艱險險阻,方為富貴。”
德陽市地區生產總值位居四川省前三。
職工平均工資在全國288個市州中排名前50。
德陽的手機普及率、手機持有密度居西部第壹,手機擁有率居全省第壹。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工業總產值、人均可支配收入、萬人私家車擁有量、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財政總收入均居四川省第二位。
人均GDP、相對財富、區域綜合競爭力、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均居四川第二。
2009年,德陽在四川城鎮職工收支表上排名四川第二。
城市名稱:德陽(別名京城)
拼音:德陽
中文:德陽市
成立年份:1983
行政類別:省轄地級市
轄區:轄旌陽區、羅江縣、中江縣,1區2縣,代管什邡市、廣漢市、綿竹市。
面積:5818平方公裏;
人口:388萬
方言:四川話、東北官話、上海話。
人口密度:666人/平方公裏(2007年)
郵政編碼:618000
區號:0838
車牌號:川f。
市樹:樟樹市花:玫瑰
德陽歷史悠久,是巴蜀文化的發祥地之壹,人文景觀數量多,質量高。廣漢三星堆的發掘,展現了燦爛的古蜀文化,改寫了巴蜀文明史。德陽孔廟建築精美,是中國保存完好的四大孔廟之壹。龐統廟遺址、羅風坡、諸葛雙忠廟、張任墓,以及碧波蕩漾的鏡湖和“東方之魂”精美絕倫的石雕藝術墻,讓人流連忘返。
德陽是中國農村改革的搖籃之壹,有和安徽鳳陽搞家庭聯產承包的廣漢金隅鄉,有在全國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牌子的廣漢向陽鎮。隨著改革的深入,涇陽八角井鎮、綿竹漢旺鎮等壹批“中國鄉鎮之星”相繼湧現,成為鄉鎮“兩個文明”建設的典範。縣域經濟發達,德陽連續幾年在四川省縣域經濟綜合評價“十強縣”中占據4席。四川省200強鎮中,德陽占51。什邡、廣漢、綿竹、涇陽先後通過全省“小康縣”驗收,建制達到小康標準。中江是中國農業百強縣之壹。
德陽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善。地處成都平原腹地,是成德陽綿陽高新技術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交通便利,距省會成都47公裏,寶成鐵路、成大鐵路、成綿高速公路、國道108貫穿境內,南有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北有綿陽南郊機場。
德陽經濟發展迅速,工業企業近1,000家,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總資產1022億。200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0.00億元,同比增長65.438+04.4%,固定資產投資746.86億元,同比增長24.1.2%。同比增長22.6%,財政總收入654.38+02.964億元,同比增長32.04%,地方財政收入64.99億元,其中壹般預算收入365.438+8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4.38+06.34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25元,位居四川省城鎮200強。
2009年全市出生34000人,死亡31,000人。年末總戶數1.41.300,總人口388.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8.8萬人,農業人口289.6萬人;男性人口654.38+0.999萬,女性人口654.38+0.885萬。全市城鎮化率為41.2%,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名字的由來
在中國的土地上,有許多地名帶有“陽”字。“德陽”是壹個很有內涵和深度的名字,壹個耐人尋味又讓人羨慕的名字。
所謂德性,就是人* * *以規範、品行、品質同樣的方式生活和行為。中國人自古就把“德”作為做人的根本。《左傳》說,人生有三仙,即德、功、立。立德列為三仙之首。世人評價壹個德高望重、德藝雙馨、德才兼備的人,也是把“德”放在第壹位的。可見,在崇尚道德的古代,以“陽”字命名德陽,是莫大的榮幸。
說起德陽這個地名的由來,有壹個元代以後廣為流傳的故事:西晉太康初年,道仙許遜被任命為涇陽縣令,因能點石成金、扶貧濟困、汲水祛疫而對百姓賢惠。法院改涇陽縣為德陽縣。據史料考證,自東漢以來,江油小西壩、遂寧龍鳳場先後以德陽名義設縣,後又撤銷。只是到了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才“分羅縣、綿竹縣”。德陽這個名字最後在這裏紮了根,壹直沒變。孝泉鎮的“壹門三孝”故事,如“姜氏孝親”、“雍鯉”、“平安送米”等,被譽為“二十四孝”之首,成為道德孝道文化的典範。德陽這個小縣城的夫子廟,其實在西南排名第壹。東、西門上鐫刻的“道觀古今”“德義天地”八個大字,似乎在表明道德是這片土地的“精神之根”。1300多年來,生活在鐘鼓樓和龍護舍利塔下的人們,遵循著儒家的道德教誨,延續著傳統的忠孝民俗,在川西平原豎起了壹座獨壹無二的“德”的豐碑。上世紀80年代,當德陽成為380萬人的家園,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巨大進步,她的文化品位得到了新的升華,孝文化已經成為德陽的壹張特殊名片。
今天,大德洋迎來了26歲生日,迎著21世紀初升的太陽,踏上了“* * *建設大德洋,推進新跨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征程。站在新的歷史坐標上,我們德陽人有必要深入挖掘“德陽”的文化內涵,做出新的詮釋。筆者認為,“德陽”內涵的最好表述是:德如陽,德如陽。
美德就像太陽——什麽是美德?《高級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指有益於民的政治措施和政績。”古人雲:“善如水,德載物”,“治國之道在於愛民”,“政之所為,順民心”。“春暖花開,萬物燦爛”,希望我們德陽市的各級領導幹部堅持“三個代表”,清正廉潔,勤政務實,執政為民,使權力為民所用,關心人民,造福人民,愛民如陽光般溫暖,執政為民如陽光般透明,造福人民如陽光般四面八方。
德如陽——德,即道德品行。《李周地官》註:“德,內外皆德,是心之德,行之於行”。古人認為,壹個地方只有“適其德,順其憲”,才能富強,“使其超越諸侯”,超越其他地方。德陽人要建設精神文明,樹立社會公德,加強職業道德,弘揚家庭美德,讓德陽成為文明之鄉,讓來德陽投資、創業、旅遊、探親訪友的人感覺像春天的陽光,讓全市人民在社會主義道德的陽光下創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