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網絡交易平臺投訴或舉報;
2.撥打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電話;
12315是消費者投訴熱線,是全國性的互聯網平臺,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維權方式,背後是相應的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場監管部門。由於程序相對簡單,投訴熱線是消費者維權的常用途徑。12315投訴後,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將與投訴人溝通了解具體情況,對相關問題單位進行查處,協調解決賠償問題。查處違法問題。賠償的問題還是要協商達成,但是和消協不同,市場監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執法權,可以處罰違規的商家,所以有更強的強制力。
3.通過消保委、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服務平臺投訴,或添加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購投訴平臺賬號投訴;
4.向公安機關報警
在具體策略的選擇上,可以考慮按照以上四點循序漸進,即優先與商家協商溝通,在無法達成共識的情況下訴諸第三方機構甚至公安機關解決糾紛。
網購時要特別註意自我保護:比如購買前要與商家溝通,詳細了解商品和支付方式,采用安全的網上支付方式,並註意保留聊天記錄、相關網頁和支付憑證,索要發票,以便事後維護自己的權益。消費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網購盡量選擇正規知名的網站和網店。消費者在購物時,應當仔細了解網絡服務經營者和商家的信譽、商品的質量保證和售後服務等所有與商品或服務有關的信息。
同時,消費者必須索要購物憑證或保存交易協議(包括電子版)。網上購物的實際經銷商大多是外企。收貨時,要註意檢查賬單的公章。如對所購商品有爭議,應按屬地管轄原則向票據蓋章單位所在地相關部門投訴。
參考法律: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消費者與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壹)與經營者協商解決;(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進行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交仲裁機構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