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為什麽叫向日葵行動?

為什麽叫向日葵行動?

“向日葵行動”是由吳方曉偉、著名港星鐘楚紅和陜西環保誌願者王明英共同發起的農村生態能源示範項目。

項目成立後,2009年,“向日葵行動”開展了以“節能減排,讓我們攜手同行”為主題的活動,主要是通過組織大學生環保協會誌願者和沼氣生態家園項目村村民兒童,推動城鄉資源整合,促進更多社區和家庭實施節能減排。

2009年3月初,協會與大學環境協會在Xi安聯合成立了大學科技社區,並舉辦“節能減排的公民社會責任——向日葵行動我參與”活動。向社區居民介紹向日葵沼氣生態家園項目,發動居民關註參與,從自己家做起,實施節能減排。

2009年3月12日,地球之友組織中小學、環保組織、非政府組織等500余人前往周至縣林場,用賣廢品所得捐款購買樹苗種樹。

“汶川地震”造成陜西省鳳翔縣田莊鎮新屋村部分房屋受損,該村小學的教室和村委會也嚴重受損。2009年,“向日葵行動”走進新屋村,資助該村建設沼氣生態家園示範戶100戶,發展無公害蘋果產業,幫助村民增加收入,減少災害損失。

2009年4月22日——地球日,香港地球之友組織大學生環保組織誌願者前往藍田縣張村小學,通過展板、海報、環保遊戲等形式介紹沼氣建設前後的家庭變化,進壹步增強家長和孩子的環保責任,努力推動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2009年5月1 ~ 3日,在“向日葵行動”項目的支持下,Xi安工程大學綠方舟環保協會成功參加了在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陜西省大學生社團成果展,展出了近60件環保作品。該省50多所高校參加了這次展覽。展覽主要展示大學生在環保理念上的創新和成果,其中環保作品是本次展覽的亮點。

2009年7月至8月,香港地球之友利用暑假組織壹批陜北大學生生態家園,到延安沼氣生態家園項目村參觀,傾聽婦女、老人和兒童的聲音,了解生態能源開發前後家庭生活和價值觀的變化,收集典型家庭的資料,編寫了《來自黃土高坡的故事》。

附錄A中國民間環保組織發展簡介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民間環保組織處於低潮,民間環保力量大多由壹個或幾個精英推動的誌願者組成。但當時中國的民間環保組織剛剛起步,沒有可借鑒的經驗,壹切都要摸索,導致他們在機構管理和項目實施方面經驗不足。最初的民間環保組織力量薄弱,但他們的崛起仍然對中國民眾綠色意識的覺醒和日後民間組織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也起到了奠基作用。

65438年至0993年,自然之友的幾個發起人在北京西郊的玲瓏公園舉行了“環境問題”的玲瓏公園會議,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次自發的民間環境研討會。1994 3月31日,“自然之友”成立,這標誌著中國第壹個在民政部註冊的民間環保組織的誕生。

1996暑期,由唐希陽、沈曉輝帶領的首屆大學生綠色營赴雲南進行了為期壹個多月的調查研究,並將調查結果反饋給政府,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最後通過各種努力,拯救了200只滇金絲猴。所以“綠營”從1996開始延續,每年都會組織誌願者到選定的地方進行實地考察。近年來,從“綠營”中走出了壹批年輕人,他們中的許多人仍然在環保領域擔任著重要的工作,致力於中國的環境事業。“綠營”因此在中國被稱為“西點軍校綠色人才”。此外,唐希陽和他的妻子馬霞(MarciaB?Marks)***共同出版的《全球綠色行走》卷起了中國的綠色浪潮,成為激發人民綠色覺醒、催化人民環保行動的精神力量。這本書是中國環保閱讀的開山之作,為無數在物欲中掙紮的靈魂註入了理想、追求和激情!同時也是中國民間環保史上的壹大亮點。

1996年5月,在自然之友創始人梁從傑的幫助下,楊欣組織專家和記者前往長江源頭進行生態調查。通過考察,他在國內首次報道了長江源頭的生態環境問題,並為全國第壹個民間生態環境保護站——索南達傑自然保護區奠基。1997年,楊欣為了籌集建站資金,將《長江之魂》壹書進行了義賣。最後,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索娜姆大捷自然保護區於9月1997建成。可可西裏索娜姆達傑自然保護區的建立標誌著中國民間長江源頭保護運動的真正開始。此後,楊欣通過壹系列活動,推動了可可西裏乃至整個長江源頭的生態環境保護進程,引起了政府和公眾的關註。

從1999到2001,自然之友、綠色河流、地球之友、綠色家園誌願者、綠色北京等眾多民間環保組織和媒體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拯救藏羚羊”的熱潮,大批誌願者前往可可西裏參與“拯救藏羚羊”行動。“拯救藏羚羊”行動將在未來中國民間力量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20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快速發展,網民的力量迅速壯大。環保組織開始通過虛擬社區和留言板發起活動。與此同時,各種民間環保組織和環保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此時,民間環保組織也進入了“恢復”階段,各個組織在功能上逐漸專業化,內部目標也逐漸清晰。他們根據自己的優勢和特長,關註不同的環境領域。並對他們關心的地區進行具體的保護工作。比如“自然之友”的環境教育;“綠營”年度實地考察;“北京地球村”綠色社區建設;“綠色家園”的河流保護;“綠眼睛”的野生動物保護;“綠色河流”的長江源頭保護;“綠色漢江”、“綠色江城”、“永嘉環保會”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三江並流”的牧區保護與社區發展:“瀚海沙”的荒漠化治理與環境整治:荒漠化防治和“阿拉善種子”當地社區發展等。他們都在通過專業和持續的投入來實現環保目標。

從2003年開始,中國的民間環保組織進入了成熟期,各個組織從最初的獨立行動進入了相互合作的時代。比如2003年的“保衛怒江”和2005年的“26度空調”,讓很多民間環保組織聯合起來行動起來,實現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共同目標。民間環保組織的活動從早期的環境宣傳和保護特定物種,逐漸發展到組織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為國家環境保護建言獻策,開展社會監督,維護公眾環境權益,促進可持續發展。

隨著民間環保組織的不斷發展,其面臨的困難和尷尬也隨之而來。首先,資金短缺是最大的問題。由於缺乏完善的稅收制度,民間環保組織在中國籌集資金非常困難。這些組織最常見的資金來源是會費,其次是組織成員和企業、政府和主管單位的捐贈。很多組織壹直沒有固定的資金來源,學生環保社團更是難以獲得資金。

其次是註冊的問題。壹些非政府組織是正式的,已經註冊或具有其法律地位,而另壹些非政府組織則沒有任何行政權力。壹些環保組織不得不在工商部門註冊為企業。因為是企業,這些機構經常會遇到當地工商局人員來收稅的情況。這樣的現狀讓很多機構哭笑不得。

覆蓋面小是第三個問題。中國的民間環保組織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東部沿海地區;其次是湖北、雲南等生態資源豐富的地區;其他地區的環保NGO相對較少。

中國民間環保組織的興起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民間環保組織仍將在中國環保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也將成為推動中國環保事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上一篇:網站建設策劃方案怎麽寫?
  • 下一篇:聞名A股的最牛打印店申請上市了,該公司有何背景?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