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無論是專家還是企業,在實踐中,大家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如何實施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加快制造業信息化的發展。究其原因,我們認為是制造業範圍廣,門類多,找不到切入點,不了解其特點和規律。中國國家統計局2002年公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根據國際通行的產業分類原則和中國的具體國情,將中國制造業劃分為29個行業。他們是1。食品加工業;2.食品制造業;3.飲料制造業;4.煙草制造業;5.紡織業;6.服裝及其他纖維制品制造業;7.皮革、毛皮、羽絨及其制品業;8.木材加工和竹藤棕草制品業;9.家具制造業;10.紙及紙制品業;11.印刷業中記錄媒體的復制;12.文化、教育和體育用品制造業;13.石油加工和煉焦業;14.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15.藥品制造;16.化學纖維制造;17.橡膠制品業;18.塑料工業;19.非金屬礦物制品業;20.黑色金屬礦物制品業;21.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22.金屬制品業;23.通用機械制造業;24.專業裝備制造業;25.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26.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27.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28.儀器和文化辦公機械;29.其他制造業。而這只是壹個大的行業分類。再細分的話,制造業有300多個小行業,真正細分的行業有1000多個。由於不同類別制造業的技術含量、行業特點和發展情況差異很大,其對信息化的迫切需求和服務模式也不同,各領域的信息化建設進度也有很大差異。如果按照這些行業對信息化需求的迫切程度進行排隊,可以發現,那些技術含量高、現代化程度高、在國民經濟中權重大的行業,對信息化的需求更強,反之,對信息化的敏感度會低壹些。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專業設備制造業等行業對信息化需求強烈。信息化已經成為他們提高管理水平、產業結構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成為他們發展不可分割的壹部分。而造紙及紙制品、文教體育用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絨及其制品等行業對信息化的需求相對較弱,信息化對它們來說只是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而那些傳統的、低技術含量的行業,如木材加工、竹、藤、棕、草制品、家具制造、食品加工等,對信息化的需求較弱,現階段不會提上重要日程。因此,對制造業進行細分,有助於我們清晰地了解制造業領域不同行業的需求程度和需求特點,從而在實踐中區分輕重緩急,采取有針對性的服務模式。這樣制造業的信息化才能取得實效,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才能邁出實質性的步伐。換句話說,只有細化制造業,我們對制造業信息化的研究才能深入。
上一篇:威海廣泰機場設備有限公司產品信息下一篇:溫州個體工商戶簡易註銷的流程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