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未來,誰來定義汽車?軟件還是架構?

未來,誰來定義汽車?軟件還是架構?

正如安卓與ARM,浩瀚架構是引發壹系列創造的“創造”,浩瀚架構讓軟件100%定義汽車成為可能。

在智能進化體驗之夜上,吉利汽車集團正式發布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Sustainable?Experience?Architecture)。智能汽車由軟件定義,而架構的意義是承載軟件,孕育生態;架構的開放與包容,承載和激發軟件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浩瀚架構是吉利從汽車制造商向出行服務商科技轉型的重要成果,標誌著吉利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進入系統推進階段。

在北京車展前夕,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總裁、CEO安聰慧(以下簡稱安總),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國內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以下簡稱林總)接受媒體采訪,就SEA浩瀚智能進化體驗架構對於吉利的重要意義以及領克品牌的發展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以用戶為中心。未來我們是要靠體驗、靠技術致勝”

汽車正在由燃油時代進入純電時代,智能電動車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研究用戶(尤其是年輕用戶)的需求已經成為各家車企的核心任務。如何以用戶為中心來運營企業,並進而改造組織架構,以適應未來的市場發展之需,這些是吉利當下的關鍵點。?

安總:從整個汽車工業發展來說,現在已經開始進入第四個發展階段,從傳統汽車或者燃油時代進入純電時代。在這壹背景下,傳統以機械為主的汽車,單純以交通工具定義的汽車,實際上也在發生著根本性的轉變。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也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汽車的使用場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圍繞這些特點,新壹輪汽車發展階段,對於吉利,對於中國汽車工業,都是很好的機遇。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總裁、CEO安聰慧

我們怎麽抓住這個機遇期?壹個是企業的成長發展壹定要順應整個時代的變化、技術的變化和消費者、消費趨勢的變化。同時,圍繞這些變化,我們組織和文化也要發生變化。如果想把好的產品、好的技術提供給消費者,那麽企業戰略、組織、文化是最重要的支撐。實際上我們已經在這麽做了。?

我們內部都有用戶思維,每個人都從用戶的角度開發產品、搭建組織架構、建設和完善我們的企業文化。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以用戶為中心。昨天的發布會,本質上是我們對未來汽車的思考和理解,特別是從用戶層面,無論是硬件,還是是軟件。我們昨天尤其講到了安全的問題,包括純電安全、信息安全,這些都是跟用戶息息相關。

安總:昨天發布會我所講的就是吉利對於未來汽車的思考、規劃和認知。我們的核心訴求還是始終圍繞用戶。昨天講的吉利在變革其實只是很小壹部分,而涉及到我們未來在電動車的規劃和實踐,我想過幾天在吉利展臺上繼續與大家分享,讓大家看到吉利品牌是如何進行自我變革的。妳剛才講產品的優化,大家看到這些年吉利在產品研發方面的壹些實力和能力,確實速度很快。

當然,我們有些東西還是要修整的,比如說吉利品牌,我們未來不光是產品數量的問題,我們要看的是單車在細分市場的表現。我們會修整壹些規劃,總的來說,使我們更有競爭力,不簡單靠數量,未來我們是要靠體驗、靠技術致勝。我們擁有更好的技術,我們始終思考,電動車不能為了純電而純電,未來的汽車是什麽樣的?我們要從全方位、立體化來思考,從硬件層、系統層、生態層全方面布局。

有些戰略的問題,在過程中需要不斷修整。坦白地講,我們原來講過“藍色吉利行動”,我們要全面電氣化,從技術和產品上完全實現。48V,我們全系都有,全世界應該是第二家,本來應該是第壹家,但我放在第二個。為什麽?因為我覺得要為其他品牌起到引導作用。隨著我們的研發能力和技術儲備的不斷發展,我們也會結合市場,以用戶為中心,站在用戶角度考慮,這就是壹個轉變。其實,我們還有很多想法和東西沒有實現,但歸根結底,目的還就是想得到用戶的高度認可。?

軟件如何定義汽車?

軟件定義汽車不是絕對的,更多的是軟件和硬件的協同和融合。安聰慧認為:“從硬件層到系統到生態層,是壹個全面包含的有機整體,我們認為這才是汽車架構的未來。要軟硬結合,硬件軟件化,消費者的體驗才會更好。”關於SEA架構的意義,安聰慧做了這樣的闡述:“互聯網技術叠代很快、變化很快。比如未來六年我們軟件層面要不斷叠代,這可以做到。但是支撐軟件的硬件能不能支撐得了,怎麽支撐?因此,我們不僅在新車方面要進行軟件可升級的預埋,同時也要考慮硬件方面可更換。這需要更系統性的思考與支撐。這是浩瀚架構將具備的優勢。”?

安總:目前有多個品牌都在使用浩瀚架構,在開發不同品牌定位、面向不同細分市場的產品。當前,首發車型在領克品牌,但其他的品牌也都在開發之中,所以明年下半年開始,基於浩瀚架構的各個產品都會投放市場。之所以其他品牌現在沒有對外宣布相關信息,因為涉及到各個品牌的各自規劃,以及市場運營策略的問題。所以,我們在昨晚的發布會上,也沒對外發布其他品牌相關信息。我相信未來大家會逐步看到。

關於軟件定義汽車,本質是對於未來汽車思考的問題。傳統汽車主要以硬件為主,靠機械架構、電子架構支撐。現在隨著互聯網技術,特別是5G、半導體、新型電池等各方面技術的發展,對汽車的未來,不能從傳統意義理解成壹個簡單的機械架構和電子架構,它實際上包括了硬件、軟件的高度融合。?

現在說軟件定義汽車,但是軟件承載基礎是什麽?軟件整個生態很大,客戶要很好的體驗,怎麽把軟件和硬件結合?中間要有系統層。所以從硬件層到系統到生態層,是壹個全面包含的有機整體,我們認為這才是汽車架構的未來。要軟硬結合,硬件軟件化,消費者的體驗才會更好。比如我使用的手機,此前和華為交流過,手機的硬件裏其實有預埋,兩三年時間不斷裝壹些新的應用軟件、新的APP,手機得到不斷更新升級,從而獲得很好的體驗,在這背後有很強大的硬件支撐。手機無論是芯片、算力、存儲,算力總是可以得到進壹步優化,源自硬件層面預埋,在使用周期裏使軟件方面有很好的體驗。但是汽車和手機不壹樣,汽車難度遠遠高於手機。

吉利的目標,就是要把汽車做到跟手機壹樣能叠代,這個問題我們在7、8年前壹直在思考。大家認為手機是壹個移動終端,汽車更加是壹個移動終端。手機它使用周期壹年、兩年,它有預埋,不斷系統的優化、不斷的叠代,有比較好的體驗。汽車的使用周期平均在6年以上,這六年時間裏面,整個互聯網的變化、軟件的變化都很大。要如何保證汽車在其使用周期裏面都有好的體驗?這需要新的思考。

先講軟件這壹塊,怎麽有很好的體驗。手機的軟件是非車規級的,車規級要求最高。曾經有芯片供應商說可以先把手機芯片給我們先用,我說我不敢用,雖然在壹定環境情況下會有好的體驗,但汽車的使用環境是沒有特定之分,手機在30多攝氏度的太陽直射下,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自啟保護措施關機,我在黑河也做過實驗,到室外用手機拍照,到第三張、第四張照就不出來了直接關機了。汽車能這樣嗎?顯然不行。

回過頭來,我們圍繞汽車該怎麽去定義?要系統性的、全面性的來思考這個問題。傳統汽車都是把汽車最完美的時候交付給用戶,主要源於汽車在硬件機械層面的考量。軟件層面,現在已經有基於電子架構上實現的壹些軟件叠代,改善了體驗,但是我們認為還不夠極致。

互聯網技術叠代很快、變化很快。比如未來六年我們軟件層面要不斷叠代,這可以做到。但是支撐軟件的硬件能不能支撐得了,怎麽支撐?因此,我們不僅在新車方面要進行軟件可升級的預埋,同時也要考慮硬件方面可更換。這需要更系統性的思考與支撐,這是浩瀚架構將具備的優勢。

節能和純電都重要

吉利對於汽車市場的判斷是,純電汽車不可能在短期完全替代燃油車,因此安聰慧務實地提出:“節能汽車和純電汽車,兩個技術同等重要。”在這個思維的指引下,吉利系統性地規劃了從48V到HEV、PHEV等壹系列節能汽車產品。?

安總:節能汽車和純電汽車,兩個技術同等重要。因為純電汽車不可能在短期完全替代燃油車,這肯定是不現實的,燃油汽車實際上還有很大的空間。吉利很早就對兩條路線有清晰的認知和規劃。節能汽車從48V到HEV、PHEV都屬於混動,取決於高低電壓、單雙電機。在混合動力這塊,吉利壹直在開發雙電機相關的技術。我們開發7DCT的時候,開發了P2.5系統,這套系統是單電機的,能夠跟7DCT有很好的供油性,但對於在中國城市擁擠道路使用來說,它的表現會略低於雙電機。我們這個系統今年年底會投放市場,也會全面出口歐洲。領克在歐洲上市的產品實際上就主打HEV和PHEV。

明年,我們新壹代GHS2.0系統會投入使用,擁有專用的混動變速箱,專用的混動發動機等。結合吉利對節能汽車的理解和認識,以及這麽多年的努力,我相信下壹步壹定會給大家非常非常滿意的結果。這套混合動力系統我們也會和新的電子電氣架構,包括昨天講到的系統層和生態層結合,壹定會帶給在大家更好的體驗、更低的油耗。?

圍繞純電,我們也是相對獨立的團隊在做,包括從產品的規劃開始、研發到制造,現在我們的設備已經在調試階段了,等到合適時候大家可以到我們純電工廠去參觀。此外,還有營銷、渠道、服務,以及包括補能充電等等,這是壹套相對獨立的體系在運行和管理。

“我們都是考生,用戶、市場才是考官。”

盡管領克汽車近期的銷量穩步提升,領克05、06的銷售也逐步向好,但是林傑依然覺得還沒有達到預期。在完善產品體驗,增強用戶交互等方面,林傑對自己和團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林總:我們都是考生,用戶、市場才是考官,領克壹直在行進的路上。領克品牌的確凝聚了整個集團之力,也是集團最重要的壹個戰略品牌,承載很多使命,我自己認為目前的成績還是不夠好的。“兩萬”是我們內部做了壹個動員會,在今年疫情下,我們認為壹個壹個“小勝利”不斷積累就可以讓我們走向更大的勝利,我們的目標也是從壹個月、壹個月來進行提升的。比如我們銷量要穩住1萬輛,奪取1.5萬輛,挺進2萬輛,都是壹個階段壹個階段做,任何東西都不會壹蹴而就,其實各位媒體老師也是看著我們品牌從無到有,壹點壹滴做起來的。做高端品牌的確不容易,沒有壹個強的產品力的支撐肯定是沒有希望的。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國內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

另外就是剛才講到的05,我在這裏也想分享壹下,05上市之後的確給我們渠道夥伴提振了信心,對於今年整個領克銷量的增長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因為到目前為止,領克05的訂單已經超過2萬多輛,交付也有1萬多輛,現在月均的訂單都是在4、5000輛。而且現在70%多的領克05用戶選擇的車型都在20萬以上的價格段,以halo車型為主,這就給我們整個渠道帶來信心,給整個領克品牌向上帶來信心。

另外關於06,我們希望通過06這個產品進壹步擴大領克市場的朋友圈。領克06現在訂單情況也很不錯,自預售至今,訂單量已達5000+。它跟05的用戶群體是完全不重合的,06更多吸引壹些包括日資品牌的用戶,從增向對比來說,流入量還是蠻好的。但06受制於今年的疫情,上市前的傳播期給的比較少,所以它還是在蓄能的過程中,我們對06的銷量還是有期待的,但是我們現在不提具體的目標,就像講05壹樣,我們相信只要腳踏實地去做,把產品做到極致,把用戶研究透,跟用戶交朋友,然後溝通起來、互動起來,肯定會在市場上有所表現。

領克有壹個精神,就是挑戰壹切慣例?

領克ZERO?concept的亮相,讓市場對於領克的產品、服務都充滿期待,而ZERO的提出,也讓人對於領克的命名規則感到好奇。對此,林傑表示:“關於命名,領克有壹個精神,就是挑戰壹切慣例。”?

林總:領克品牌在打造初期就已經確定,是新時代的高端品牌,新就是我們當時定義的三個方面,第壹是全新的審美,第二是全新的體驗,第三是新能源。另外關於命名,領克有壹個精神,就是挑戰壹切慣例,就是規則不是前面人給妳定的,而是妳要自己去創造的,而且要自己去改變。在命名規則上的確我們也聽到很多媒體老師的聲音,包括壹些用戶的聲音。現在整個對比下來,我們01、02、03、05這些命名,對用戶來說是能夠記住的。壹般用戶選擇產品,可能比我們在座的人更簡單壹點,所以在命名體系方面,我們認為領克走出了壹條自己的路,我們也不準備改變,我們覺得有些東西還是需要有自己的性格,這是壹點。

第二關於純電系列,純電系列的用戶跟燃油車用戶使用的場景是不壹樣的,我們肯定要根據用戶的實際使用情況做出改變。因為我們整個組織包括架構的壹個核心點就是我們要圍繞用戶,肯定要為用戶而改變,在車展以後,我們會陸續發壹些信息分享給大家。

另外,我們在不斷地做用戶調研,現在已經完成了兩輪用戶調研,我們有自己的APP,很多媒體老師也有我們的APP,我們現在的用戶量超過34萬,APP註冊用戶已經超過100萬,原來傳統汽車品牌做不到這壹點。在跟用戶交互上面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們通過APP建設了解用戶的需求,了解用戶需求之後我們也做了新能源的調研,發現很多的領克車主,他們渴望自己的第二輛車可以是純電的,他們覺得搭配使用更是他們未來出行的理想方式,所以領克品牌的使命就是持續不斷地改變出行,讓人們熱愛出行,我們沒有任何改變,我們是按照原定的戰略、品牌使命在不斷地推進。

——END——

《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對不遵守本聲明、惡意使用、不當轉載引用《汽車通訊社》原創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 上一篇:微信營業執照流程
  • 下一篇:我想投訴郵政儲蓄銀行辦事人員,怎麽投訴怎樣投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