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頭》是壹檔聚焦汽車行業知名企業家的高端訪談欄目。聯席總裁、副總裁將采訪汽車行業領軍人物,探討產業問題,描述產業轉型方向,講述創業者心路歷程。
博格華納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譚。這次在北京,他不僅與副總裁史景奎進行了深入交流,還想見見北京公司的壹位老朋友。
1995,譚正式加盟博格華納。在國外的時候,他並不知道自己從事的是壹個即將騰飛的行業。當他回到中國,他清楚地意識到這是壹個正確的選擇。
■巨頭如何成長:抓住並購;壹個本質,建立戰略優勢。
沒有壹個企業是天生強大的,百年博格華納也是如此。
回顧歷史,博格華納的發展幾乎與現代汽車的發展史同步。80年代,博格華納的前身——莫斯彈簧公司成立。近年來,通過對外收購,博格華納逐漸確立了其在全球汽車供應鏈中的戰略優勢。
“每壹次收購,我們的思路都是從技術整合的層面形成戰略優勢。無論在哪裏收購,都是這個思路。”譚對他說。
博格華納全球最早的收購發生在1998到2021。先後收購了德國的kkk和美國的Schwitzer,並將其整合為壹個全新的博格華納渦輪增壓系統業務,從而確立了在全球的領先地位。
世界上第壹臺乘用車汽油機VTG可變渦輪幾何和第壹臺能承受1050℃進氣溫度的渦輪增壓器都是博格華納制造的。10多年前,更早壹代的國產通用1.6T發動機和采用渦輪增壓技術的大眾1.8T發動機都采用了博格華納渦輪增壓器。目前市面上最先進的奔馳48V電子渦輪也來自博格華納。
2010之後,博格華納開始了新壹輪的收購,代表案例是收購瑞典Haldex傳輸系統業務。通過整合漢德,博格華納成功占領了國內四驅市場的大半江山。
此時,是譚擔任博格華納中國區總裁的第三個年頭。曾任博格華納北京公司財務總監、總經理、中國區總裁,懂並購;壹個本質,金融背景。依托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增長,在他的領導下,博格華納在中國的業務實現了年均30%的營收增長率。
2010年,我國汽車產銷突破18萬輛。中國汽車產業加速全球化,開始全球供應鏈整合。AVIC、盛駿電子、柴蔚集團等國內供應商加快了對海外優質資源的收購,國際零配件資源也得到整合。
今年6月2日10,博格華納再出招,正式宣布完成對德爾福科技的收購,交易規模超過33億美元。這無疑是最有影響力的並購;案例a。
通過此次收購,博格華納電力電子產品的技術實力進壹步增強,業務規模擴大,高壓變頻器、變流器、車載充電器、電池管理系統均實現升級。
此外,德爾福科技在內燃機方面也有豐富的產品線,比如高壓軌燃油噴射。博格華納的想法是提高燃油車的效率和性能,補充這些產品。
收購德爾福科技後,博格華納不僅完善了排放-熱-渦輪系統、莫爾斯系統、傳動系統和動力驅動系統四大業務單元,還增加了商用車和後市場業務,涵蓋了汽車動力和驅動相關的大部分核心技術。博格華納在全球24個國家和99個地區擁有48,000名員工,有實力晉升為全球前20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紮根中國熱土:撬開四驅市場,培育關鍵合作夥伴。
縱觀博格華納的全球發展歷史,中國無疑是壹個關鍵市場。博格華納在中國拓展業務的同時,也推動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20年前,博格華納四驅系統的關鍵部件——分動箱在北京投產,成為中國SUV市場爆發的強大動力。
2021為擴大手動分動箱產量,由博格華納北京公司註冊成立北京博格華納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當時中國的四驅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國內首款經濟型SUV——長城賽弗還在秘密研發中。
按照歐美企業的傳統配套模式,沒有壹兩千的配套量,供應商是不會供貨的。當時中國車企的需求從500到12000不等。不過,譚認為,中國的四驅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遠遠超過汽車行業的整體水平。
帶著這種信念,譚不顧需求,積極與有配套需求的廠家合作,包括長城汽車。2021年,哈弗接過了賽富長城的接力棒,博格華納開始支持哈弗,成為哈弗四驅系統的供應商。此時,除了長城,大量中國車企都與博格華納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
譚介紹,2021北京工廠分動箱自動化生產線建成時,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親自前來溝通,2021北京工廠搬遷至通州。
成達和博格華納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關鍵時刻給予了關鍵支持。這壹戰略也讓博格華納在中國SUV市場爆發之前,奠定了在中國四驅供應鏈的領先地位。
為了進壹步完善drive產品組合,擴大全球客戶的地域分布,博格華納於2010年2月完成了對漢得的收購。博格華納北京公司也從普通的手動分動箱逐步覆蓋到了以前驅和後驅為主的四驅系統。2021年,博格華納NexTrac的四驅生產線及時在北京建成,國產化率不斷提升,滿足本土乃至出口市場的需求。
如今,在全球四驅市場,博格華納的份額已經接近30%,在中國市場更是高達60%-80%,甚至壹度達到90%。哈弗狗、沃爾沃XC40、壹汽大眾T-ROC葛覃、淩克01、奧迪Q3、上汽大眾途觀L、寶沃、奇瑞捷豹路虎都使用了博格華納的智能扭矩管理器。
技術聯合突破/面向電氣未來
技術突破:濕式雙離合模塊投產,推動中國自動變速器出現拐點。
博格華納對中國汽車的關鍵驅動力不僅僅是四驅系統。在四驅系統趨於穩定後,博格華納將註意力轉向了壹個更棘手的問題——本土自動變速器行業嚴重依賴進口產品。
2021年,博格華納成為“關鍵先生”。當時在國家相關部門的主導下,12國內整車廠商成立了中國發展聯盟投資有限公司,與博格華納共同生產濕式雙離合模塊,以此來突破國內自動變速器行業對中國的禁錮。
2021 165438+10月25日,中發協與博格華納正式簽署合資協議。半年後,大連合資公司工廠奠基,濕式雙離合模塊量產進入倒計時。
事實上,是否成立合資公司是有爭議的。在合資協議簽署之前,博格華納已經獲得了國內整車廠商的相關采購合同。即使不成立大連合資公司,博格華納的濕式雙離合模塊在國內依然可以占據壹定的市場。
“關於合資企業是否應該完成,我們有很多爭論。最終我完全站在了中國市場的立場,決定走這條路。現在實踐證明,我們走的路是對的。”譚回憶說:
除了博格華納,中國也有質疑的聲音。他們認為合資企業實際上是本土車企,雙離合核心技術依賴國外公司。譚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回顧過去,博格華納與中國企業十幾年合作的核心價值不在於中國生產的雙離合模塊數量,而在於中國汽車企業在合作過程中能夠形成自己的自動變速器研發能力。
20世紀90年代末,博格華納和大眾集團共同開發了可投入量產的雙離合器技術。2021年,它首次亮相奧迪TT和大眾高爾夫R32。雙離合器技術的機械結構適合國內汽車企業的快速生產和應用。“我們不僅要把產品開發帶到中國,還要在中國培養開發人才,形成本土研發;d在中國;d能力。”譚強調。
譚盛將中國市場的本地化分為五個層次。L1由當地工廠組裝生產,L2由當地供應商支持,L3是產品的當地適應性開發,L4是針對當地市場的全新產品開發,L5是中國的業務領導者。博格華納正在向L5努力。在未來三年內,博格華納的每個部門都將有專門為中國市場開發的新產品。
博格華納全新的中國技術中心也正在擴建,預計明年開始運營。譚希望把這個中心建成中國制造業領域最高端、最頂尖的技術中心。未來二十年,中國將是全球汽車市場最重要的創新和發展動力來源。越早本地化,在中國市場紮根越深,對博格華納的發展越有利。
■面向電氣化未來:確立先發優勢,實現穩步轉型。
博格華納雖然在燃油車時代取得了成功,但也面臨著電氣化的挑戰。
2021“新四化”提出“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享受化”成為各大汽車公司的新戰略。今年,博格華納還提出要成為內燃機、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驅動系統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
“圍繞C-H-E戰略的分析、論證、討論和爭議已經在內部討論了至少壹年。”譚對他說。
最終博格華納沒有選擇直接全面轉向電氣化。這種決策是基於對行業趨勢和企業生存的客觀認識。博格華納作為全球化企業,需要向電氣化轉型,但也需要考慮市場風險,不可能放棄在內燃機和傳統驅動領域的成就。在電動車電池成本還沒有大幅降低的情況下,混動也是壹條重要的技術路徑。
中國即將出臺的新版雙積分政策鼓勵對低燃油乘用車積分進行優惠核算,這意味著該政策鼓勵混合動力技術。這證明了博格華納選擇內燃機、混合動力、純電動業務並存的戰略正確性。而且在電氣化業務上,博格華納也建立了先發優勢。
特斯拉,福特第壹代純電動汽車變速箱,使用了博格華納的eGearDrive電子驅動傳動軸。該系列產品也將成為未來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的關鍵部分。2021年,eGearDrive系列產品在博格華納北京公司投產,累計出貨30萬臺。
當然,單個變速箱不足以讓博格華納成為電動汽車供應鏈的核心企業。譚月升認為,博格華納電氣化戰略的真正標誌是收購雷米電氣。
“2021,我們收購了雷米。雷米汽車在功率密度和效率方面領先世界。我們應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譚對他說。收購後,集成博格華納減速機和雷米電機的eDM二合壹電傳動產品問世。
目前,博格華納的eDM/iDM電驅動模塊正逐步投入全球市場。EDM電驅動在北京工廠已經出貨8萬臺左右,iDM電驅動未來也將在國內投產。長城、理想、壹汽等企業都采用了博格華納電傳動產品。
博格華納北京工廠第二車間,正在調試N60生產線,電驅動傳動橋是專門為BAIC高端電動車品牌ARCFOX Extreme Fox生產的。未來,這條生產線還可以擴大eDM/iDM電驅動模塊的生產。面對幾十年後將全面電動化的汽車市場,博格華納依然在摩拳擦掌,未來依然會為中國汽車市場做出強有力的貢獻。
編輯摘要:
經過半天的交談,譚總結道:“在我目前的職業生涯中,我是壹個幸運的人”。他認可博格華納尊重和包容的企業文化可以讓老員工保持激情,讓新員工發揮價值。他也堅信C-H-E的選擇是正確的。當今變幻莫測的汽車市場要求企業強化長期戰略目標,保護短期經營行為。這種靈活平衡的管理方式值得本土企業借鑒。@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