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違背Flexible(靈活變通)原則
事件發生後,雀巢公司沒有與政府、權威檢測機構、營養專家進行有效溝通和公關,不僅沒有壹個權威機構發話,還引來國家標準委等官方的嚴厲批評指責,四處樹敵結果令自己更加被動。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雀巢公司的嬰兒奶產品在過去就曾引起過爭議並令雀巢遭受巨額經濟損失。
1977年,壹場著名的“抵制雀巢產品”運動在美國突然爆發,美國奶制品行動聯合會的會員到處勸說美國公民不要購買“雀巢”產品。起因是人們相信雀巢公司為了公司的利潤,有意忽視人造乳品在營養方面的缺陷並誤導消費者。對此雀巢公司只是壹味地為自己辯護,結果遭到了新聞媒介更猛烈的抨擊。正如美國新聞記者米爾頓?莫斯科維茲所言,“抵制雀巢產品”運動是“有史以來人們向大型跨國公司發起的壹場最為激烈和最動感情的戰爭”。
這場抵制運動讓雀巢嬰兒奶粉危機延續了10多年。在被抵制的十幾年時間裏,雀巢美國公司壹直在承受著巨額的經濟損失。直到1984年1月,由於雀巢公司承認並實施世界衛生組織有關經銷母乳替代品的國際法規,國際抵制雀巢產品運動委員會才宣布結束抵制運動。
經歷過長達十年的世界性抵制雀巢奶粉運動,事隔20多年來到中國的雀巢,在危機公關意識與危機處理能力上竟然表現得毫無長進。結果,“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毛病只能令雀巢自食苦果,卻搏不來半點公眾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