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記者從3月21日召開的安徽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三屆二次理事會上獲悉,2012年全省物流業實現增加值860億元,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15.2%;全省物流行業從業人員達到180余萬人,成為吸納社會就業的重要產業之壹。全省物流行業正處於由傳統物流向高端物流邁進的轉型升級期。
據悉,截至2012年底,全省規模以上第三方物流企業近300家,A級物流企業達到52家,成為引領我省現代物流發展的排頭兵。中外運、中遠、寶灣等物流央企紛紛落戶安徽;銅冠物流、徽商物流、皖新物流等壹批省屬國有物流企業在通過各種方式組建成立後不斷煥發蓬勃生機;安得物流、永春物流、朝陽物流等壹批民營物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我省已初步形成了多種所有制成分、多種物流模式、不同規模物流企業競相發展的格局。
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許家貴表示,今年,省物聯將加強創新引導,助推我省物流業轉型升級。在物流運作模式的創新上,積極引導物流企業從單壹功能、比拼價格的傳統物流服務商向系統集成、合作***贏的供應鏈管理服務商轉型,提升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引導物流企業與金融機構戰略合作,不斷拓展物流金融的深度和廣度;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精細化的供應鏈物流服務;推進連鎖配送企業物流與商流融合發展,推動物流與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集成化運作;推進物流企業發展壹體化、多功能、全流程的高端物流業務,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
高端物流業離不開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和推廣。許家貴表示,“今後,物聯網技術將進壹步應用到產品可追溯、在線調度管理、全自動物流配送及智能配貨等領域,並普及應用電子數據交換、貨物跟蹤、自動分揀、自動導引車輛、不停車自動交費系統等物流新技術。”
什麽是物流金融,目前尚無定性的概念。基於供應鏈的角度,我們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來理解。廣義的物流金融是指在整個供應鏈管理過程中,通過應用和開發各種金融產品,有效地組織和調劑物流領域中貨幣資金的運動,實現商品流、實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機統壹,提高供應鏈運作效率的融資經營活動,最終實現物流業與金融業融合發展的狀態。狹義的物流金融是指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和金融機構向客戶提供商品和貨幣,完成結算和實現融資的活動,實現同生發展的壹種狀態。
物流金融風險
由於我國現行經濟體制以及法律體系的限制(國有商業銀行不能收購物流公司,非金融機構不能提供金融服務),物流金融在我國雖然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但目前我國僅有中遠、中海等大型物流企業在以“物流銀行”的形式與各大商業銀行合作開展物流金融業務。並且這項業務涉及眾多市場主體,物流業務和金融業務自身的風險在物流金融業務中同時存在,目前在分擔風險方面還尚未建立互惠、互利、互相制約的協議,金融機構、出質人、物流公司之間的風險劃分關系不壹致,各主體會片面強調、規避和轉嫁風險,造成風險與收益之間不對等,壹定程度可能會放大物流金融的風險。
我國的物流產業還處在粗放型的發展階段,經營風險不容忽視。由於要深入產銷供應鏈中提供多元化的服務,相對地擴大了運營範圍,物流金融業務所面臨的經營風險也就隨之增加。
目前我國物流金融業務的可靠資金來源主要是銀行貸款,這種單壹的外部融資行為除了受到法律、政策的限制和影響,也給物流金融業務本身增加了諸多不確定性。
物流企業由於組織機構、管理體制和監督機制不健全,工作人員素質不高,管理層決策發生錯誤,運輸、存儲不當造成質押物損毀、滅失,由於監管企業資質差、監守自盜,以及對質物的定價評估不夠公正、準確等,都會造成質物不足或落空的風險。金融機構由於介入物流金融業務的時間不長,在貸款工具設計、資金籌集、風險管理方法和內部監控方面經驗不足,又受到各種制度、法律的瓶頸制約,操作疏漏和失誤也難以避免。在我國,企業內部管理風險往往較大。
物流金融業務是通過對出質人的資金流和物流的全程控制來控制風險的,其業務流程較復雜,操作節點較多,因此來自於操作過程的風險主要有質物風險和倉單風險。
物流金融業務從業人員不僅要熟悉相關金融業務,還要諳熟質押物及其所屬的行業(如鋼鐵、汽車)情況,對市場走勢要有準確的判斷,並具備敏捷的思維判斷能力和應變能力。實務中,由於各運作主體內的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對工作崗位相關要求的理解有著不同程度的偏差,因而存在道德風險,出現內部、外部欺詐行為。
主要是制度安排方面的壹些缺陷。例如,由於尚未建立流動資產評估體系,各種評估方法和標準的不統壹使得質物的價值難以和融資金額相壹致,融資回收的隱性風險加大;質押制度也存在標準倉單設置難,質物處置難等問題;傳統保險各環節的投保相對獨立,未能提供包括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配送等諸多物流環節在內的全程保險服務;現代物流的制度設計在實際運行中與準時制和快速響應運行機制不相適應等等。這些制度安排自身的缺陷會弱化信用制度、質押制度、擔保保險制度和運行制度作為風險轉移手段的效果,甚至可能增大風險。
目前,我國完整的信用體系尚未形成,金融機構無法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全面對企業的發展前景作出正確的判斷;中小企業在采購數據、生產數據、銷售數據等方面,也可能對金融機構采取虛假或不實信息的行為,使金融機構因無法獲得真實數據,而不能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來降低資金的使用風險;物流企業作為第三方介入融資過程,壹方面可能會為拉攏自己的客戶而向金融機構提供虛假數據,這種粉飾可能會給金融機構造成誤導;另壹方面由於物流企業所搜集的信用風險管理數據信息只是原始數據,在制造企業和物流企業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信用風險管理決策的正確性就存在著很大的風險。
效率的降低就意味著風險的增加。物流金融業務利潤的增長是低於業務量的增長的,業務的增加並沒有帶來相應的利潤,就是說,物流金融服務的效率是下降的。
應對策略
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將經營管理和市場前景較好,但由於資本金不足而陷入困境的物流企業及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商超過壹定年限的部分貸款轉為對該類企業的授信額度,由物流企業根據客戶的需求和條件進行質押融資和最終結算。物流企業向金融機構按企業信用擔保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要求開展信用擔保,並直接利用這些信貸額度向相關企業提供靈活、便捷的質押融資業務,金融機構則基本上不參與融資項目的具體運作。
運用資本營銷手段,以資產重組、參股控股、資產並購、產權置換、發行股票或債券、發起或借殼上市、票據性融資等多種方式擴大自身的規模,增強實力和擴大市場份額;開拓實物型、技術型融資業務,特別是在與物流經營相關的大型耐用設備租賃和關鍵技術領域展開合作;開發商業貸款以外的適合現代物流企業發展的其他金融授信業務(銀行承兌匯票、支票、信用證、保函等);拓展物流發展基金和風險基金(可以是已經上市的投資基金,也可以是未上市的投資基金,其資金來源主要由財政補貼和企業的多元化投資組成);爭取境外資金和政府財政的戰略投資亦為可取之策。
利用大型物流公司集團的實力優勢,通過購買股權,直接控股地區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將地區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生產企業以及多家經銷商的資金流、物流、商品流、信息流有機結合,服務與融資捆綁,封閉運作,為整個供應鏈提供全程性、個性化的服務。建立符合物流金融業務實施要求的企業組織結構;控制信用風險;控制操作風險;加大物流金融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力度;完善現有法規體系,提高可操作性,加大執行力度,嚴查違法違規行為。
根據相關財稅制度,計提壹定比例的風險損失準備,在質物的市場價值低於融資額時,除通知融資企業增加質物外,以損失準備金抵補質物損失。
根據融資期限的長短及質押融資的比例,預交風險保證金,以承擔質物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當市場價格下跌到預警線時,按協議規定通知融資企業增加質物和保證金;如果出質人超過融資期間,則以風險保證金抵充融資額或質物變現的差額;如果出質人按期歸還,則退還保證金。
建議保險公司整合相關險種,為物流金融業務提供壹個能夠涵蓋供應鏈各個環節的、完整的保險解決方案。通過在綜合責任險中對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責任、保險金額(賠償限額)、保險期限、保險費等各項保險要素進行明確約定,保險公司在創新自身和增加利潤的同時,也幫助到物流公司防範金融風險。
物流企業面向出質人,對每筆融資業務按照合適的比例,收取“風險補償金”,形成物流風險基金,對於物流業務中發生的風險損失,由物流風險基金承擔的賠償責任。與由物流企業向保險公司投保相比,由物流企業自我保險,物流風險基金能更好地避免物流企業因投保而在物流作業中不負責任的道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