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Xi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稅務局概況

Xi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稅務局概況

Xi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稅務局是Xi經濟技術開發區主管國稅工作的行政機構,成立於6月1995。主要負責經濟開發區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等稅收的征收管理,以及增值稅專用發票、普通發票等稅收票證的管理。辦公地點位於Xi市二環路西段3號北城國稅大廈。管轄面積約100平方公裏。幹部108人(其中在職幹部105人,提前離崗幹部1人,退休幹部2人)。黨員中有80名幹部。

地區局設7個內設機構,分別是:辦公室、人事教育處、監察室、稅收管理處、稅收征收管理處、收入核算處、納稅服務處;2個機構,即:信息中心和票務中心;7個機構,其中1個稅務局,6個稅務所,分別是:鳳城路稅務局、經緯科技產業園稅務局、生物生態科技產業園稅務局、朱宏路稅務局、文景路稅務局、開元路稅務局、出口加工園稅務局。經市國稅局批準,自5438年6月底+2009年2月起,經濟技術開發區範圍內的涉外企業由直屬分局全部移交我局,實行屬地管理。據統計,到2011年8月,我局管理的納稅人總數已達8000余戶。

經開區國稅局1995成立以來,在市國稅局的正確領導和開發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經開區黨組“壹班人”團結帶領全體幹部職工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理論,堅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履行“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的光榮使命,以“抓班子、帶隊伍;塑造文化,尋求和諧;強大的管理和創新能力;以促發展、謀效益為目標,全面推進依法治稅、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稅收管理科學化精細化、幹部隊伍建設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壹是大力組織收入,稅收收入繼續平穩較快增長。1995年該局剛成立時,稅收收入只有84萬元,而2010年,稅收收入達到2210萬元,在15年的短短時間內,稅收收入增長了2630倍,為經開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是認真貫徹“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理念,規範稅收執法行為,稅收征管步入法治軌道。

三是稅收征管改革深入開展,稅收征管方式方法不斷創新,稅收征管基礎設施日益加強,稅收征管“六率”明顯提高。完善“票控稅”,加強稅源分類管理,加大稅收征管力度,清理欠稅,逐步建立以納稅申報和服務優化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集中征收、強化管理的現代征管模式。稅收宣傳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納稅人誠信納稅意識明顯增強。

四是稅務信息化建設不斷推進,CTAIS系統全面應用。從稅務登記、壹般納稅人認定、發票領取到納稅申報,稅務業務全面納入信息化管理。辦公自動化全面推進,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內外稅務管理科學高效。

五是幹部素質不斷提高,有計劃地開展幹部教育培訓,增強了幹部愛崗敬業、文明征收、為民服務的意識,提高了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造就了壹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的國稅幹部隊伍。

第六,創新納稅服務方式,提高納稅服務質量。本著“親商、安商、富商、護商”的八字方針,竭誠為納稅人服務。為了改善辦稅條件,給納稅人壹個溫馨舒適的辦稅環境,地區局建成了全省最大、設施壹流的辦稅服務廳;為提高稅收征收質量和效率,減輕納稅人負擔,該區局對傳統的稅收征收流程進行了大膽改革,將納稅人原有業務變為稅務機關內部流轉,將傳統的稅收征收窗口變為20個功能強大的多功能稅收征收點,在稅收征收系統創新推出“點對點、零距離、壹站式辦結”的稅收征收服務新模式;為了給納稅人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區局在辦稅大廳設立了貴賓室,開辟了辦稅服務綠色通道。理念和方式的創新,極大地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效率,極大地方便了納稅人,受到廣泛好評。

七是深化精神文明建設,塑造國稅形象。為確保精神文明建設持續推進,地區局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設十年規劃,將文明創建融入各項工作。5.12地震發生後,地區局幹部職工在局黨組的領導下,積極捐款幫助災區同胞。此外,該黨員同誌還積極響應中組部的號召,繳納了特殊黨費,組織幹部也捐款重建災區學校。四次單位和個人捐款共計27萬余元。地區局被Xi紅十字會評為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甘肅玉樹地震發生後,地區局黨總支立即組織開展了賑災捐款活動,廣大黨員幹部積極參與。* * *向玉樹災區同胞捐款1.5萬余元。在全體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地區局於2008年榮獲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在區域局創建的帶動下,下屬單位的創建也蓬勃開展。截至2010年底,* * 3個稅務所獲得市級文明單位稱號,3個基層局獲得區級文明單位稱號,地區局團支部被共青團陜西省委授予五四團支部稱號,* * 1稅務所獲得市級青年文明號稱號。

有時乘風破浪,揚起我渾濁的風帆,在深深的大海上航行。創業型國稅人將把自己的成績和榮譽作為更高目標的起點和動力,緊跟經開區發展步伐,用忠誠和智慧續寫鳳城新篇章。

  • 上一篇:網站建設老師讓我們寫壹篇網站建設的規劃書,可以是音樂網,體育網,等等,我不會寫,在哪可以下載到?
  • 下一篇: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的第二章 等級劃分與保護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