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企業應具備以下條件:
(壹)企業組織形式
依法設立,以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或農產品電子商務、休閑觀光農業為主營業務,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
(二)主要產品的銷售比例
主要以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農產品電子商務、休閑觀光農業為主,企業經營的主要農產品銷售額占企業銷售總額的80%以上;銷售收入規模:糧棉油(含蠶桑)1。5億元以上;2、畜禽9000萬元以上;3、水產品8000萬元以上;4、園藝(蔬菜、水果、花卉、苗木)5000萬元以上;5、林業9000萬元以上;6、休閑觀光農業3000萬元,年接待遊客25萬人次以上;7、農村電子商務類5000萬元(B2C)或5億元(B2B)以上。
(3)企業規模
生產、加工、流通龍頭企業,總資產和固定資產規模:糧棉油(含蠶桑)8000萬元及以上5000萬元;2、畜禽6000萬元及以上4000萬元;3、水產品5000萬元以上3000萬元以下;4、園藝(蔬菜、水果、花卉、苗木)5000萬元以上3000萬元以下;5、林業6000萬元以上4000萬元以下;6、市場類8000萬元及5000萬元以上;7、休閑觀光農業2000萬元和654.38+00萬元;8、農村電子商務2000萬元和654.38+00萬元。
在全省建立原料基地的農產品市場帶動龍頭企業,專業批發市場成交額超過5億元,綜合農產品批發市場成交額超過6543.8+0億元。
(4)企業效益
企業凈資產收益率(最近兩年)應高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企業不欠稅、不欠工資、不欠利息、不欠社會保險、不欠虧損。
(5)公司負債和信用。
企業資產負債率低於60%,企業銀行信用等級在A級以上(含A級)。
認真履行與農民簽訂的協議或合同。
(6)企業的帶動能力。
企業通過與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村集體經濟組織、家庭農場、農村經紀人或農戶簽訂經濟合同,或通過委托生產、訂單農業、參與分紅、返還利潤等方式,與農民建立可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
糧、棉、油(含蠶桑)等企業和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帶動農戶654.38+0000戶或基地面積5萬畝以上(特種糧適當放寬)。
畜禽、林業等行業企業帶動5000多戶。
園藝(蔬菜、水果、花卉、苗木)、水產、市場、電子商務、休閑觀光農業等行業企業帶動農戶3000戶或基地面積5000畝以上。
適當放寬對特種、規模化養殖企業帶動農戶數量和基地面積的要求。
(7)生產基地。
企業在省內建立了穩定的、大規模的原料生產基地。
省級基地提供的原料占企業加工能力的60%以上,其中通過簽約、參股或合作方式采購的原料占65%以上。
(8)產品競爭力。
主要產品符合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質量管理標準體系,產銷率達90%以上。
同時,企業的產品質量、科技含量和新產品開發能力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當年企業的產品研發經費占企業銷售額的1%以上。
(九)省級龍頭企業原則上在市級龍頭企業中。
江蘇省申報省級龍頭企業需提供以下材料
(壹)填寫《江蘇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申報表》;(2)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三)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上壹年度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4)有效期內金融部門出具的信用評級證明;(五)生產基地的產權證明或企業與有關單位簽訂的使用土地和生產設施的合同、協議復印件;(六)與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村集體經濟組織、家庭農場、農村經紀人或農戶簽訂以農產品購銷、訂單農業、股份分紅、利潤返還等形式帶動農戶的合同、協議,占被帶動農戶5%的農戶名單(姓名、地址、聯系電話)或相關證明材料;(七)企業所在地稅務部門出具的上壹年度納稅證明;(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出具的企業為職工繳納工資和社會養老保險的證明;(九)產品質量、環境保護、科技成果、商標、專利等證明材料。:農產品原產地證書、無公害證書、綠色食品證書或有機食品證書復印件;2、省著名商標、省名牌產品、省名牌農產品證書復印件;3、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環保達標考核證書、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等復印件;4、專利證書復印件;5.商標註冊證復印件;6、企業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
重點龍頭企業在農業產業化中的作用;
壹是促進了農業結構的調整,推動了農業產業的發展。
二是促進了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三是促進了農業實用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提高了農業科技含量。
第四,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五、對於享受政府補貼和貼息的企業,將重點放在農業龍頭企業上。
六、農業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的關鍵,政府會特別重視。
七、應用龍頭企業,代表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對企業榮譽和誠信有良好的品牌推廣作用。
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享受的特殊扶持政策;
貨幣政策
(1)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安排貸款計劃,適時增加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支農資金需求。
(2)進壹步明確金融機構支農重點,完善支持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服務體系。
(3)以龍頭企業、高科技農業、特色農業為重點,加強金融服務支持農業產業化。
(4)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為農業產業化創造條件。
(5)支持西部地區特色農業發展,促進西部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
財政政策
為引導龍頭企業規模化帶動生產基地和農戶,形成龍頭企業加生產基地加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新格局,中央政府要繼續對重點龍頭企業帶動的生產基地建設給予支持,地方政府也要做出具體安排。壹些重大農業項目必須由龍頭企業承擔。
稅收政策
(1)內資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對國有農業企事業單位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和農林產品初加工的所得,暫免征收企業所得稅。
(2)外商投資企業所得稅減免:對經營期超過10年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壹年和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從事農、林、牧業和位於經濟欠發達邊遠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經批準後在未來10年內,可按應納稅額減征15%-30%的企業所得稅。
(三)根據中央外貿發展基金的有關規定,對符合中央外貿發展基金使用方向和條件的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出口項目融資,外經貿部將給予貼息。參照國際慣例,繼續加大對重點龍頭企業出口創匯的支持力度。對符合國家高新技術目錄和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進口項目的農產品加工設備,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四)投融資鼓勵重點龍頭企業多渠道籌集資金,積極借鑒國內外投融資經驗,通過資產重組、控股、參股、兼並、租賃等方式,擴大企業規模,增強企業實力。符合條件的重點龍頭企業,實行規範的公司制後,可以申請發行股票上市。已上市的重點龍頭企業要用好農業上市公司配股優惠政策。創造條件,鼓勵重點龍頭企業利用外資開展合資合作。積極探索設立以重點龍頭企業為主體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投資基金。
根據國家有關部委聯合下發的文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級)的標準為:
壹是華東地區企業固定資產達到5000萬元以上;近三年銷售額超過2億元;產地批發市場年交易額5億元以上。
二是經濟效益良好,企業資產負債率低於60%;產品具有較強的轉化和增值能力,銀行信用等級在A級(含)以上,具有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三是帶動能力強,生產、加工、營銷各環節利益聯結機制健全,能帶動更多農民;有穩定的大型原料生產基地。
第四,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優勢。重點龍頭企業要建設成為管理科學、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現代企業,成為加工的龍頭、市場的中介、服務的中心。
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在農業產業化中的申請流程
壹、申報條件
1。省內上市農業龍頭企業。
2。企業經營的產品。企業農產品加工流通增加值占增加值的70%以上。
3。企業效益。企業總資產收益率應高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企業不應拖欠稅款、工資、社會保險、折舊和虧損。
4。加工流通企業規模。總資產6543.8多億,去年銷售收入654.38+0。5億多元。
5。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交易規模6543.8+0億元以上。
6。公司債務和信貸。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壹般應低於60%;企業銀行信用等級在A級(含)以上。
7。企業驅動能力。通過建立可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3000多農戶;在農產品加工和流通過程中,企業通過訂立合同、入股、合作等方式購買的原料或貨物占銷售所需原料或貨物的70%以上。
8。企業產品競爭力。企業產品質量、產品科技含量和新產品開發能力在同行業處於領先水平,主導產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質量管理標準體系,產銷率達93%以上。
二、申請材料
1。經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企業資產和效益;開戶銀行出具的企業資信證明;縣級以上農業部門提供的企業,可以帶動農民的能力和利益聯結。
2。填寫《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申請統計表》。
3。申報企業要準備壹張反映企業經營情況的VCD(20分鐘左右,選好後再報)。
4。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或廳級單位出具推薦信。
希望以上內容能幫到妳。如有疑問,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財政部關於政府補貼標準有關問題的解釋》第壹條
政府補助標準規定,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根據經濟業務的實質,計入其他收入或者沖減相關成本費用。與企業日常活動無關的政府補助,應當計入營業外收支。政府補貼指南沒有定義“日常活動”。壹般情況下,如果政府補助補償的成本是營業利潤中的壹個項目,或者該補助與日常銷售和其他經營活動密切相關(如增值稅即征即退等。),認為政府補貼與日常活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