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初探?

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初探?

隨著中國經濟改革的進壹步深入及加入WTO,建築企業的競爭愈演愈烈,市場競爭的加劇必然導致低價競標現象的普遍存在,建築企業的生存環境愈來愈嚴峻,不管妳情願不情願,控制項目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必然地成為項目管理者的頭等大事。而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項目管理者不再是計劃經濟時的“自給自足”了,它要與方方面面的“幹系人”發生經濟往來,而且市場環境變化迅速,項目施工的節奏明顯加快,尤其是項目成本、工期、質量的互動影響及項目施工眾多的不確定因素等等,對項目成本管理者而言,最頭疼的問題莫過於不能“實時”掌握準確的項目部成本信息,等成本核算後的成本信息對項目管理決策已是“昨日黃花”。所有這些都強烈呼喚著項目成本管理的“信息化”。

那麽什麽是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呢?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是指:應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借助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去整合項目部現有的生產、經營、技術、機械、財務、管理等資源,及時的為項目管理者提供準確而有效的數據信息,以便使項目部對施工環境變化做出迅速的反應,其本質是加強建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體的講就是:計算機系統與項目部現場成本管理模式相結合形成統壹管理平臺,各業務部門的業務單據、報表等均在此平臺上流轉、生成,成本數據信息實時歸集、產生,並據此對資源調配提供支持,目的是在保證工期、質量的前提下使項目成本降至最低。

在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目前,我國建築企業在項目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已經進行了許多的探索,也積累了壹定的經驗,同時也暴露了不少的問題,這裏面既有建築企業的問題,也有軟件公司的問題。

對建築企業而言,最大的問題是項目管理者的認識問題,它牽扯到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的方方面面。從很多建築企業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實踐來看,項目管理者特別是“壹把手”的支持對信息化的成功實施往往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也有人將其稱為“壹把手工程”。這其中主要的問題是壹些項目管理者固於“老套路”,認識不到信息化已是大勢所趨,支持的態度不堅定,當然,也存在著壹些項目管理者的認識錯誤問題,他們認為既然是“信息化”,那麽給各部門配置上計算機、聯成局域網,實現計算機辦公自動化,購買幾套(工具)軟件,以為這樣就是“信息化”了,而實際上這只是“信息化”的“架子”與“信息化”的要求相去甚遠,因為他們並沒有整合項目部的全部資源,沒有形成統壹的管理操作平臺,各部門各自為政,形成了壹個個“信息孤島”。

此外,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既是在項目成本管理過程中引入信息技術,更是在引入新的管理模式,即不可避免地帶來管理的變革,既是變革就不可避免地對舊的習慣、模式或多或少帶來“沖擊”,比如項目部工作人員習慣了手工操作而現在要求這些工作都要在計算機上完成,這將造成對人員習慣的“沖擊”;成本管理信息化要求各部門“協同工作”,上壹過程的單據編制往往是下壹過程單據編制的依據,信息系統的嚴密邏輯關系將對管理人員已往工作的隨意性的造成“沖擊”;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勢必對原有管理流程產生“增刪”這將造成對管理人員的“沖擊”等等,在目前建築業這種相對比較封閉、管理工作比較薄弱、技術含量比較低的行業,這些“沖擊”給項目部帶來的影響他們是否能接受?會不會因此而“休克”?

對軟件公司而言,最大的問題是開發的項目成本管理軟件產品是否適用,真正為建築企業帶來實際的“價值”,由於建築業項目成本管理的工作的特性——實時、動態及不確定因素多等,給軟件產品的研發帶來很大的困難,軟件公司研發人員是否能與建築企業成本管理人員進行深入、細致的溝通、交流,特別是對“隱性”的、“習慣”的需求的發掘往往決定了軟件產品的成敗。

其次,建築企業的普遍情況是除技術、經營部門人員(主要是畢業的大、中專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相對較高外,其它部門人員(機械、材料、生產等)的計算機操作水平普遍很低,相當壹部分人員就沒有摸過計算機,因此,項目成本管理軟件產品的操作壹定要方便易學,界面友好。

最後,計算機網絡及其軟件產品究其本質是企業信息化的實現手段及工具,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基礎是項目部的日常管理及運行模式,計算機網絡或軟件產品是將這種模式實現出來,好比同樣優秀的兩個獵人,壹個獵人用獵槍,壹個用弓箭,打獵結果不言而喻;但是壹個不懂打獵的人即使用獵槍也未必能打到獵物。

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初探

建築企業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的成功首先是以建築業與軟件公司的通力合作為基礎的,它們二者缺壹不可,軟件公司針對建築企業的項目成本管理的模式(這種模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企業這個模式往往是不同的或不完全相同的)提供適用的軟件產品,以滿足項目成本管理工作對計算機系統的要求,給建築企業帶來實際的價值(而不是虛的、誇大的)。建築企業項目成本管理者努力提高認識,理解信息化的本質及其作用,鼎力支持信息化建設,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比如學會計算機的操作,逐漸習慣使用計算機管理日常工作),更新管理理念,以適應管理的變革,避免出現“信息孤島”等等。所有這些都是成功的前提條件,為項目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創造了壹個良好的環境。

其次,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的第壹步工作應側重於工程施工過程中各種成本浪費和不正當行為的控制,從點點滴滴做起、管起,規範項目成本的管理流程,夯實基礎,這壹步很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視,因為這看起來似乎與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毫無關系,比如有的建築企業項目部在項目成本信息化過程中,組建了局域網,引進了國外比較成熟的項目管理軟件,而忽視了自身同國外建築企業管理水平的差距(由於國外建築企業的管理很規範,管理水平已經相當高,它們的項目管理軟件已經主要側重於資源總體調配優化方面,涉及到的是工程管理領域高層的理論化的管理),最後項目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資源調配計劃、進度網絡計劃都做得很好,但施工現場的現場管理不規範,資源調配無法按計劃來進行,就將導致全盤計劃的落空。發揮不了計算機軟件系統的優勢,反而增加了管理人員的工作(軟件系統的計劃編制、單據的錄入等),最終結果是軟件系統被“束之高閣”,而此類決不是個別現象,根據相關報道,建築企業購買了軟件系統後,有80%被鎖在櫃子裏並沒有使用起來。有了這個基礎後也使建築企業能耐受住信息化的沖擊,避免“休克”。

有了基礎後,下壹步就要進行資源的總體調配、優化,利用計算機系統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創建項目成本管理的統壹操作平臺,項目部各業務科室在統壹的操作平臺上進行項目成本管理操作,實現資源、信息***享,日常業務單據、報表都在計算機網絡上流轉,項目管理者可以實時掌握動態的成本信息,隨時召開“成本分析會”,根據掌控的成本信息及時調整決策,優化資源配置,真正作到成本管理各環節的“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後分析”,實現項目成本的動態管理,努力將項目成本降至最低,以適應“低價競標”的市場環境,拓展企業自身的生存空間,這才是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優勢所在,也是計算機軟件系統發揮優勢的地方。

沒有前提條件,成本管理信息化就不可能成功,有了前提條件也只成功了壹半,沒有基礎的工作,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優勢無法實現,有了基礎的工作而不進壹步去實施(即前面提到的“優勢所在”)也就失去了項目成本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價值。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

  • 上一篇:現在小資本創業有哪些合適的項目
  • 下一篇:小微企業需要去稅務局認定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