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小米造車,看似雄心壯誌背後的無奈之舉

小米造車,看似雄心壯誌背後的無奈之舉

1987年,18歲的青年雷軍手握清華北大的兩張入場棬,卻選擇了武漢大學計算機系!

2007年,38歲的中年雷軍完成了金山的IPO上市,卻從金山辭去CEO職務,

2010年,41歲的雷軍已經實現財務自由,卻冒著巨大風險成立了小米公司。

2021年,52歲的雷軍公司市值已經達到6665億元,卻宣布未來10年來投資100億美元制造 汽車 。

可以說,雷軍似乎已經觸碰到了壹個普通人能夠觸摸到的天花板。每當已經可以“當個安樂公享盡榮華富貴之時”,雷軍總是把自己的籌碼全部壓上,為了理想和目標開展新壹輪的冒險。

本次小米發布會,雷軍罕見地分了兩場,以致米粉措手不及。在次日的第二場會上,雷軍語氣悲壯, “這是小米 歷史 上最重大的決定” “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後壹次重大創業項目,願意押上人生積累的所有戰績和聲譽” 。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不成功便成仁之勢,以致大家忽視了發布的近20項的新品。

壹般而言,年齡越大在投資上就越偏向保守,是什麽“逼得”雷軍破釜沈舟?

2011年,小米在北京推出了第壹款智能手機,壹款和三星旗艦配置相同、和蘋果外觀相似、價格僅為1999元的小米1完成了市場上的“通殺”。特別是在年輕人的群體,搶小米的熱度和難度不亞於今年的搶茅臺。搶到後立即轉手可以為帶來壹筆錯的收益。

從此, 饑餓營銷 低價、高配 成為了小米的標簽。

然而, 成也低價,敗也低價。

蘋果 憑借著 系統優勢 客戶粘性 占領手機市場 6成以上的利潤 華為 憑借著 品牌效應 占領 高端安卓市場 OPPO、VIVO 憑借著廣告、線下店占領 中低端安卓市場。

雖然小米手機的出貨量的壹直名列前茅,但利潤率始終不高, 小米手機最近兩年的硬件業務綜合利潤率不足1% 。為此,小米成立了低端的紅米品牌,著力將小米打造成安卓機皇,以提升利潤空間,從2999到3999,再到到現在的6千元以上價位,小米每年以壹千元的臺階試探著市場反應,緩步登上了高端區間。

與此同時,小米努力將IoT(物聯網)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打造成收入的另壹支柱。2019年年會上,雷軍宣布“手機+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雙引擎戰略,稱“這就是小米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後又升級為“手機 AIoT”。但如今IoT增速也大幅下降,2020年該項業務的營收增幅同比下降33.1%。

2020年財報發布後,小米股價壹度大跌8%,最終報收於23.9港元,股價下跌4.4%,市值蒸發277.21億港元。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 小米急需要講好壹個 新故事 來向 資本市場 證明自己的潛力

早在2014年,小米就已經嗅到了車聯網時代的投資機會,當時小米就註資了地圖廠商凱雷德;2015年,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投資了造車新勢力蔚來 汽車 。在蔚來 汽車 上市成功嘗到甜頭後,順為資本再度投資了小鵬 汽車 。2020年4月,小米又投資了車載服務系統廠商博泰。可以說, 小米很早就進入了 汽車 投資領域,但投資企業和自己投資畢竟不同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2025年,新能源 汽車 新車銷售量達到 汽車 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如果 汽車 年銷售總量是2500萬輛, 20%的比例是500萬輛 。相較新能源 汽車 在2020年136.7萬輛的銷量, 市場機會明顯

汽車 工業有 系統復雜、投資大、周期長 等特點,極度依賴前期的現金輸血,壹旦資金緊缺極可能功虧壹簣,中途翻車。從公司成立到第壹批產品交付, 至少需要三年時間 ,市場上留給小米的時間還多嗎?

國內新勢力造車品牌有 理想、蔚來、小鵬、哪咤 等後起之秀,還有 上汽、北汽、廣汽 等財大氣粗的國企老大哥,尚且還有 國外品牌 虎視眈眈。

2018年之後,中國的 汽車 行業銷量增速達到了頂峰,之後已經連續幾年增速放緩,對壹線城市來說,私家車的便捷性並沒有公***交通和***享 汽車 便利。

小米生產出來後,如何確保銷量?

蔚來4年燒掉約220億元,僅2019年便虧損113億元。2020年,小米集團的 凈利潤是130億元 。小米的錢,能燒多久?

發布會上,雷軍壹度哽咽,員工激動無比,股市也在當天上漲2.2%,股價報25.6港元。

資本不相信眼淚,資本只為實力買單。

  • 上一篇:向中國發送國外視頻違法嗎?
  • 下一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簡要報告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