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且更新換代步伐不斷加速,不過,企業的信息化不能盲目去實施,而要有規劃、有目標、有步驟,逐步去做。信息化是真實管理的反映,追求的是將線下的管理方式,通過信息技術,轉化為扁平的網上協同方式。在實際情況中,管理與軟件系統很容易出現“兩張皮”的現象,導致企業的日常管理是壹條線,軟件系統又是壹條線。這樣的軟件系統往往無法用起來,很多到最後都要推倒重來。
要發揮好信息化的工具屬性,關鍵在於業務替代。管理信息化是對管理手段的變革,而不是對管理模式的變革。業務替代,是用信息化軟件系統,去適應管理的模式,是管理方式在信息技術上面的反映。很多人認為,壹上信息化,就會改變原有的管理方式,會沖擊壹部分人、壹部分部門的利益,需要企業全員轉變觀念,去接受軟件系統帶來的管理劇變,由上而下進行管理改革,這樣的信息化往往無法實現信息化建設的初衷。信息化的業務替代,可以分三步走。
第壹步,用信息系統替代過去的手工方式、電子表格的工作方式。通過提供智能化的系統工具,提高業務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了數據出錯的幾率,統壹輸入輸出的形式,為企業內數據***享提供條件。在這個過程中,尤其要要重視基層操作人員的管理操作,軟件系統要滿足他們的所有需求,並能按照流程管理的邏輯上,將要提交的紙質數據和報表,通過軟件系統自動生成,減少基層的重復操作。
第二步,用信息協同替代管理中的溝通和協同。通過信息協同,將管理和信息化相融合,打通管理壁壘,提高管理效率。先從企業核心業務出發,圍繞項目管理的全過程,打造橫向各業務部門的流程協同,以及縱向各管理層級的流程,實現“業務貫通,流程貫通,數據貫通,上下貫通”。
第三步,用信息決策替代“拍腦袋”決策。過去由於管理粗獷,不少施企業出現了很多“拍腦袋”的決策。信息決策就是用數據說話,通過分析業務系統中不斷產生、收集起來的數據,形成對整體內、外部形勢的分析,獲取整體業務發展狀況,進而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決策。通過分析數據,挖掘數據背後的價值,使之作為決策的依據,避免拍腦袋憑空做決策。反之,通過系統數據的應用,進壹步促進信息化的發展和各系統的不斷優化完善。只有信息化實現了業務替代,管理與信息化相匹配了,才能通過優化信息處理流程,實現信息化流程的再造和提升,實現管理流程和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管理的提升。
src="/#/?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