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心熱愛自己的企業。要使大多數員工能真正熱愛自己的企業,關鍵還是要看企業自身,員工進入企業是為了獲取應有的報酬,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的目的。企業為員工提供較好的生產(工作)、生活(包括薪酬)條件,員工通過自己的勞動、智力、知識回報企業。只有使這兩者形成良性互動,才能使“企業*員工發展,員工*企業生存”的口號變成現實。作為企業如果忽視了員工的物質利益,便為失去凝聚員工的基礎。但作為員工也必須懂得:企業的興衰成敗榮辱與個人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只有明白了這壹點,妳才能熱愛她,也才能為她而努力工作、分甘***苦。
2、勤奮和敬業。勤奮就是全心全力的投入。無論是學習和工作,懶惰和懈怠都不會出好成果。所謂敬業,就是對承擔的職責和任務,毫不怠慢、恭恭敬敬、壹絲不茍、精益求精、不折不扣地去做,圓滿完成任務。所以說勤奮和敬業是做好工作的最基本條件,它比閱歷和經驗更重要。勤奮和敬業還表現在工作上的主動性。主動工作的人最能取得領導的放心。當然主動工作,切不可去幹越俎代庖的事,別人職責範圍內的事只可幫忙,而不可代替。
3、有責任心。所謂責任心就是有負責精神。擔任了某個職位、承擔了某項工作、接受了某項任務、負責了某個項目,都有壹種責任在裏面。比如職權責任、工作責任、崗位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等等,甚至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我們說,“責任重於泰山”,“軍令如山倒”,“軍中無戲言”都是說責任重大的意思。責任心強的人總能專心致誌、千方百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以強烈的負責精神來做好或完成上司交辦和委托的重任。責任心不強的人是不能委以重任的。總之,責任心強是壹種高尚的職業道德。
4、精通業務。誰都知道,壹定的技能和業務能力是做好本崗位工作和擔負壹定責任的基礎。每個人的學歷、素質、經驗、專長、特長可以不同,但對其本職的業務必須認真鉆研、掌握壹定的技能這壹點是相同的。沒有這壹點,難以完成工作任務。業務能力強還表現在辦事果斷,勇於承擔責任,及時妥善處理問題,具有壹定的應變能力,辦事幹凈利落。但壹個人的專長也不能過於狹窄,任何時候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像壹個優秀的演員壹樣,當需要換角色時能很快進入新的角色。
5、勇於進言、善於納諫。壹個勇於進言、肯提建議的員工,表現了他對企業發展的關心和對老板的信任。所以不管他采取何種方式提出意見和建議,也不管其意見的正確程度和建議的價值大小,作為上司都要善於納諫。民主基礎上的決策總比少數人武斷做出的決定可*。況且能發揚民主的上司更能取得下屬的信賴,采納了下屬的壹條意見,就等於對他的壹種肯定,有時比物質獎勵更能鼓舞人。
6、誠實和大度。誠實是人品的基礎。不誠實沒有信譽可言。但誠實不等於表白壹切。所以怎樣做到誠實,怎樣把握誠實是壹件很難的事。比如“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怎樣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就要憑豐富的生活經驗來把握了。大度的基本要求能寬以待人,能容人。壹個不計較金錢、利益得失、對人寬容、謙讓的人,是最容易博得同事和同僚的好感。他們會覺得與妳相處不累、很輕松、很放心。
7、善於交際。市場經濟中的競爭除了實力、規模、質量、誠信以外,就是人際關系。工作中的金科玉律則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平常不註重人際關系的人,他就很難與人***處,在需要與人協作辦事時,就會有不少麻煩。如何與同事、與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不但是壹門藝術和壹種智慧,更重要是壹條以人為本的處世原則。在職場裏與同事和外界相處中,最基本的要求是:無論對上、對下或同屬,舉止言語要自然隨和,交往要落落大方,禮儀上溫文爾雅。待人接物,既做到熱情好客,又不失姿態。在語言交往中要根據不同對象和自己所處的位置,選擇壹種適當的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禮,既表明自己態度又不使對方失面子,既維護了團隊利益又給人有讓步的臺階。其實,善於交際,最重要的是平常要善於團結各種類型的人。
8、耳聰目明與守口如瓶。信息的重要性,毋庸多言。每個老板都喜歡有用的信息,所以壹個好的職員,平常要多註意搜集與本公司有關系的信息,及時準確地提供給妳的上司,這是老板十分高興的事。但妳壹定要把握信息的價值性、準確性、可*性、時效性。但另壹方面,老板也會討厭那些在小事上喋喋不休的員工,更不會容忍將本企業的商業機密和自己的隱私泄露出去的任何壹個員工。
9、遵守規章制度。沒有哪個單位或老板,喜歡自己的職員或員工在職場裏隨心所欲、不守規矩。所以不管妳在職場裏的資格有多老、功勞有多大、*山有多高,都要把握與自己相稱的壹種分寸。壹個沒有制度或制度不嚴的企業,垮臺是遲早的事。
10、有法制意識。法盲比文盲、科盲的危害更大。有些人為什麽會走上犯罪道路,就是因為不學法,不懂法。當然懂法犯法的人也不少,應該另當別論。但因為不學法、不懂法,受了別人欺負或侵害了國家和別人的利益那就太不值得了。有些事就是因為某個法律程序不到位而出了紕漏,給企業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損失,這樣的教訓是很多的。所以企業員工,特別是中、高級管理人員壹定經常不斷地學習和掌握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增強法律意識,用法律武器來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