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五年內全日制大專及以上學歷(含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的留學回國人員)。
1.在我市市屬企業就業且企業註冊地在主城區(鼓樓區、雲龍區、泉山區)且正常納稅的企業家,或企業註冊地在主城區且正常納稅的企業家;
2 .首次在我市參加各項社會保險並正常繳費滿6個月。
第二,政策舉措
1.公共租賃住房補貼
優先為招聘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公租房,給予30%的房租補貼,最長租期3年。公租房補貼和租房補貼不能同時享受。
2.住房補貼
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在徐州首次購買普通商品住房的,給予購房總價5%的壹次性補貼,最高654.38+萬元;其中,在徐高校新畢業博士和企業引進的世界著名大學博士,按《徐州市進壹步支持領軍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幹政策措施》(徐委辦〔2065 438+08〕175號)標準發放住房補貼。每人只能申請壹次補貼。
3.生活津貼、房租津貼和交通津貼
簽訂3年以上(含)勞動合同並首次在我市繳納各項社會保險滿6個月的畢業生,按以下標準申請3年生活補貼和租房補貼。
(1)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享受生活補貼1200元/人,租房補貼1000元/人;
(2)普通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和取得碩士學位的留學回國人員,補貼標準為生活補貼900元/月/人,租房補貼600元/月/人;
(3)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和取得學士學位的留學回國人員,補貼標準為生活補貼600元/月/人,租房補貼400元/月/人;
(4)公租房補貼和租房補貼不能同時享受,只能申請壹項補貼。
博士生:生活補貼標準1200元/月/人,租房補貼標準1000元/月/人,補貼3年;
碩士研究生:生活補助標準為900元/月/人,租房補助標準為600元/月/人,補助3年;
本科畢業生:生活補貼標準600元/月/人,租房補貼標準400元/月/人,補貼3年;
非徐州籍畢業生可享受1000元/年/人的探親交通補貼3年。
4.特殊補貼
鼓勵在徐高校畢業生留徐和外地高校徐州畢業生回徐工作,在徐州企業就業或創業的博士、碩士、本科畢業生,給予3年每月600元、400元、200元的專項補貼。在徐高校全日制畢業生和外地高校徐州畢業生按博士600元/月/人、碩士400元/月/人、本科200元/月/人的標準給予三年專項補貼。
法律依據
徐州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徐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印發《徐州市大學生招聘辦法實施細則》、《徐州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引進辦法實施細則》、《徐州市留學回國人員創業扶持辦法實施細則》、 和《鵬程蔡穎卡使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壹.適用範圍
2065 438+2009年6月24日畢業五年內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大專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含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的留學回國人員)。
(壹)在我市市屬企業且在主城區(鼓樓區、雲龍區、泉山區)註冊並正常納稅就業,或在主城區註冊並正常納稅的企業家。
(二)首次在我市參加各項社會保險並正常繳費滿6個月。引進年度內首次社保繳費未滿6個月的,可延期至繳費後6個月。
二、享受政策的條件和標準
公共租賃住房補貼。引進畢業生優先享受最長租賃期限3年的公租房保障,給予30%的房租補貼。租金補貼通過公租房優惠定價實現,不再發放給個人。
(2)住房補貼。引進當月(以住建部門審核備案時間為準)起3年內(計至月)在我市首次購買普通商品住房的(僅限畢業生單獨或與配偶、父母、子女共同購買),可申請住房補貼。
1.購房補貼為購房總價的5%,最高65438+萬元,每人只能申請補貼壹次。
2.在徐高校全日制博士畢業生和世界著名大學博士(世界排名前300的高校,參考畢業當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榜),在徐首次購買普通商品住房的,按照《徐州市進壹步支持領軍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幹政策措施》(徐委辦[2018]175)標準給予30萬元住房補貼。
3.購房補貼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享受,不能重復申請。
(3)生活補貼和租房補貼。簽訂3年以上(含)勞動合同並首次在我市繳納各項社會保險滿6個月的畢業生,按以下標準申請3年生活補貼和租房補貼。
1.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的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享受生活補貼1200元/人,租房補貼1000元/人;
2.普通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和取得碩士學位的留學回國人員,補貼標準為生活補貼900元/月/人,租房補貼600元/月/人;
3.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取得學士學位的留學回國人員,補貼標準為生活補貼600元/月/人,租房補貼400元/月/人;
4.公租房補貼和租房補貼不能同時享受,只能申請壹項補貼。
(4)交通補貼。全日制引進的非徐州籍畢業生,按1000元/年/人的標準申請3年探親交通補貼。
(5)專項補助。在徐高校全日制畢業生和外地高校徐州畢業生按博士600元/月/人、碩士400元/月/人、本科200元/月/人的標準給予三年專項補貼。
申報程序申報單位登錄徐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通過徐州市“壹網通辦”人才綜合服務系統或徐州市政務服務中心“人才服務專窗”註冊後進行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