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說過“八仙過海”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哪裏?是的,就發生在這裏。相傳八仙在蓬萊閣聚會,越喝越高興,不知不覺就醉了。鐵拐李壹時沖動提出去海上旅行,並發誓要帶著自己的財寶渡海,而不是坐船。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的是寶葫蘆,用的是芭蕉扇,用的是劍,用的是荷花,用的是花籃,韓湘子用的是蕭,曹國九用的是手裏的衛士,和他的驢用的是笙。誰都知道張有個怪癖。平日裏,他倒騎著毛驢,每天都能到萬裏之外。當然,這驢也是“神驢”。據說他不騎的時候可以折疊起來放在皮包裏。還有壹句詩可以說明這壹舉動,“世上有多少人像這位老人,不是倒著騎驢,萬事回頭”。教導世人要經常回顧過去,總結經驗。俗話說,山不高必有仙,水不深必有龍。蓬萊小城,註定不是八仙。
蓬萊的另壹個原因與壹個“海市蜃樓”有關。相傳,很久以前,渤海經常出現壹些奇怪的影像。當時人們無法用科學的方法解釋這種現象。起初,他們認為這是壹個怪物。他們把他描述為海蛤的呼吸,並把這種蛤叫做“蛤”。他們非常害怕,燒香磕頭,祈禱“文蛤”不要禍害人間。秦始皇統壹六國後,為了長治久安和個人長生不老,來到這裏尋找聖山,尋求長生不老藥。站在海邊,望著大海,他看到海的盡頭有三座非凡的山,它們在不停地變化。其實他當時只是趕上了壹個海市蜃樓。他驚訝地問和他壹起開車的煉金術士那是什麽,煉金術士回答說:“那是仙女山。”秦始皇大喜,問仙山叫什麽名字。方士說壹個叫瀛洲,因為秦始皇也叫鄭,壹個叫方丈,另壹個壹時答不上來。突然看到海中漂浮著水草,靈機壹動,用草名蓬萊回答。“蓬萊”也是“曹鵬蒿”。就這樣,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流傳開來。
蓬萊到了漢武帝時期。他和秦始皇壹樣,聽說海中有三座仙山,也是來這裏尋找長生不老之藥的。為了找到仙山,他特意在這裏建了壹個小鎮,並在這裏生活了很長壹段時間。每天,他都爬上丫蛋山,眺望大海。但是,他沒有秦始皇那麽幸運,沒有看到海市蜃樓,沒有找到長生不老的藥。他下令把自己建造的這座依山傍海的小城命名為蓬萊,以此自慰。從此,這座小城就被稱為蓬萊。
其實秦皇漢武或者普通百姓來到離萬裏不遠的蓬萊訪仙求醫,都是希望能像神仙壹樣自由不朽。稱蓬萊為“仙境”,其實是海市蜃樓。海市蜃樓其實是壹種大氣光學現象,是光線通過不同密度的介質時發生折射或反射的現象。作為介質大氣,其密度並不完全相同,通常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溫度越高,密度越小,溫度越低,密度越大。蓬萊海城壹般出現在春夏。需要海上有霧,東南風1-2級。只有滿足這些條件,妳才能從最佳視角看到它。蓬萊這裏為什麽經常出現海市現象?這和它的地理位置有關。蓬萊位於渤海和黃海的交界處,渤海氣溫較低,尤其是春夏秋之交,海面溫度容易低於上層氣溫,形成下層空氣密度高於上層的逆溫現象。
八仙過海景區是膠東半島的獨特景點,是黃海之濱的壹顆璀璨明珠,是煙臺黃金旅遊線上的絕佳觀光地。
八仙過海景區又名八仙過海、八仙過海,位於山東蓬萊北黃海之濱,與丹崖山、蓬萊閣、長山諸島隔海相望,旅遊面積5.5萬平方米,主要景點近40個。周圍水域天光水色廣闊,景色壯觀。春夏之交,常有海城、海子,奇景虛幻,美不勝收。
景區以道教文化和蓬萊神話為基礎,以八仙傳說為主題,突出海上仙山的創意,融合古典建築和藝術園林,內涵豐富,意境深遠,觀賞性強。
景區就像壹個躺在海上的寶葫蘆。它美不勝收,栩栩如生,景點星羅棋布於其中。主軸線上有:八仙廣場、八仙橋、原憲樓、八仙墻、王瑩樓、八仙廟、會仙亭、壹心亭、仙人橋、白仙壇。東環上有留香軒、鐘樓、祈福堂、怪裏亭、采荷亭、國酒亭、董斌亭、龍宮和假山瀑布。有:清風亭、鼓樓、財神廟、老郭亭、祥子亭、鐘離亭、媽祖殿等。周邊還有濱海平臺、觀景長廊、觸摸池,適合小朋友觀賞,還有奇石森林、珍禽博物館、海豹島,讓妳流連忘返。
整個景區漂浮在海上,景裏有海,海中有景。內外水相連,小小的漁帆與岸邊景色相映成趣。婁宇仙閣祥雲環繞;亭臺樓閣,走向不同的方向;四季更替,晨曦微明,景色各異,山海美不勝收。當夜幕降臨時,會出現迷人的景象,為妳增添新的旅行體驗。看風景,三山壯麗,神仙渡彩;彭穎生機勃勃,寶礁熠熠生輝。踏著幽靜的長廊,聽著漁晚的歌聲,看著碧波,看著仙魂,看著神韻,看著道聲,看著海的夢,詩情畫意。
由於八仙跨海風景區是環保生態風景區,吸引了成千上萬只海鷗在八仙大橋兩側悠閑地飛翔覓食,場面極為壯觀。特別值得壹提的是海底世界,位於王瑩大廈兩層,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有26米長的拱形海底隧道。海洋世界展示了數百種珍稀海洋生物,包括2千歲的海龜,數十條大鯊魚,其中最大的壹條近3米長,重達300多公斤,還有美人魚舞蹈,令人嘆為觀止,填補了山東省沒有海底世界的空白。景區內還有壹個海豹島,放養著數十只海豹在水中嬉戲。遊客可以自己餵食,與海豹親密接觸,還可以欣賞海豹水上芭蕾等表演。八仙過海景區是遊覽海城和海子的最佳去處。無論是在王瑩大廈、會仙閣、百仙壇,遊客都有幸壹睹海城風采。最特別的是在王瑩大廈三樓的修女間向窗外望去,可以看到山海、梯田、隱蔽植被等海城奇觀。登上秦煌、吳晗為長生不老而設的祭天壇,遙望海上仙山,獲得天地靈氣。乘坐八仙觀光遊艇環島巡遊。在觀賞包括蓬萊閣全景在內的十大海洋景觀的同時,您還可以感受到八仙在海上航行的樂趣。八仙茶的清香撲鼻,仙臺的美服美歌,會讓妳比神仙還幸福,流連忘返。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港口城市——煙臺。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部,瀕臨渤海和黃海,與日本和朝鮮半島隔海相望。它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壹,是環渤海經濟圈和東亞地區的國際港口城市、購物中心和旅遊城市,這座城市因其在山東的重要中轉功能而接待了許多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來山東,請熟悉城市分布。請先和我畫壹個十字,向上,向下,向南,向左,向西,向右,向東。北面是大連,南面是青島,左邊是煙臺的縣級市蓬萊,右邊是威海,過去也是煙臺的壹個縣。煙臺在哪裏?它在這個十字路口。現在妳明白這些沿海城市的位置了。除了大連是遼寧省,我們三個城市因為東邊隔著膠萊河,所以叫膠東半島。妳了解膠東半島遊的意義嗎?膠東半島也是山東省環境最好的城市,我們會慢慢發現。
我們要去的地方是煙臺,它被稱為“黃金海岸和人間仙境”。古人說“仁者樂山,仁者樂水”,而煙臺山水壯美,來此壹遊,可以領略仁者智的樂趣。
煙臺位於山東半島東部,瀕臨黃海和渤海,總面積1.37萬平方公裏,總人口630萬。三面環海,壹面陸地,年平均氣溫65438±0.2攝氏度,無嚴寒酷暑。煙臺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海岸風光使其成為壹個很好的度假勝地。
煙臺下轄芝罘、萊山、福山、穆平五個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海陽、棲霞、蓬萊、招遠、龍口、萊州、萊陽七個縣和長島壹個縣。
煙臺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據考證,早在100萬年前就有人在此居住。煙臺古稱芝罘,中國最大的鹿連島芝罘島就在這裏。從高處看,芝罘島就像壹個深深插入大海的靈芝。也許這就是為什麽秦始皇相信方士的話,不厭其煩地多次親自前往尋找長生不老藥的原因。而“芝罘”這個字上面有個“四”,下面有個“不”。這個詞我們上海的朋友可能比較熟悉,因為上海有芝罘路。這也和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有關。相傳秦始皇平定天下後開始東遊,三次來到這裏都沒有找到長生不老藥,所以說:“我再也不會來第四次了。”這真是壹句至理名言,在他第三次回家的時候,他感到失望,這就是這個詞的來源於".
也許妳會問“為什麽叫煙臺?”這還得從過去說起。煙臺是壹個沿海地區,所以它經常被外國入侵。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海防之地。明代在靠海的山路上建了壹個狼煙墩,用於報警。狼煙碼頭非常有特色,因為它燃燒的是狼糞、硫磺和硝酸的混合物。妳可能會疑惑,豬糞馬糞不行嗎?這話真的沒錯,因為狼煙與其他香煙的不同之處在於,其他香煙升上天空很快就會擴散,而狼煙不會擴散,所以壹旦海盜入侵,點上狼糞放出狼煙提醒人們趕緊防禦。後來這座山叫煙臺山,煙臺就以此命名。
老壹輩的煙臺人都知道煙臺還有個名字叫旗山。明太祖朱元璋吸取了前兩朝的教訓,非常重視山防。他雖然在位,但壹直關註邊塞,派人巡查海防。他當年派徐國公到沿海地區。後來朱元璋采納了徐國公的建議,於明洪武三十壹年在這裏修建了“岐山防千宅”。
煙臺自然資源豐富,黃金儲量占全國的1/4。招遠市、萊陽市、蓬萊市連續多年生產黃金1萬余枚。煙臺真是名副其實的產城。
煙臺海岸線長達909公裏,天然盛產海鮮,有鮑魚、對蝦、扇貝等70多個品種。這裏我介紹兩個最有特色的。煙臺鮑魚。鮑魚為單面,其殼形似耳朵,俗稱“右耳”。其肉鮮美,自漢代以來壹直是宮廷供品。鮑魚殼可以治療白內障,磨成粉可以化痰。煙臺鮑魚可以和墨西哥鮑魚競爭,在國際上享有壹定的聲譽。另外,煙臺蝦非常好吃,不僅鮮嫩,而且營養極其豐富。每年九月打撈上來的大蝦被稱為彩蝦,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體態婀娜,被稱為“對蝦公主”。
煙臺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氣候良好,非常適合水果生長。煙臺蘋果和萊陽梨大家肯定都知道。煙臺蘋果早在明朝就有種植。因其個頭大、口感脆、味道鮮美而得名。據說煙臺蘋果的香氣有安神安眠的功效。如果妳有晚上睡不著的朋友,不妨在妳的床前放壹個煙臺蘋果,會讓妳做壹個甜甜的夢。萊陽梨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00多年。皮薄水多,有清肺化痰之功。萊陽梨還在國外。它出口到日本、加拿大和其他國家。而用它腌制的幹梨更是讓人驚艷。
經濟上是全國14沿海開放城市之壹,煙臺是港口城市。1861開埠通商,是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之壹。直到現在,這裏仍然是山東水路的重要中轉站。近年來,煙臺發展迅速,榮獲全國投資環境50強城市、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外國商埠的開放促進了經濟和民族工業的發展。說到煙臺的地方特色,壹定會想到張裕葡萄酒。張裕葡萄酒由中國愛國華僑張弼士於1892年創立。這是中國第壹個工業化的釀酒廠。張弼士先生應清廷之邀到煙臺考察時,發現煙臺的氣候非常適合種植釀造葡萄酒的優良葡萄,於是投資300萬兩白銀創辦張裕葡萄酒,這是當時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葡萄酒公司。張裕葡萄酒在1915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上獲得四項金獎。周恩來總理在出席日內瓦會議時招待了各國代表。現在張裕葡萄酒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還遠銷國外。是中國民族工業的驕傲。
煙臺不僅擁有張裕葡萄酒,而且經濟發展顯著。1984 10中國國務院批準設立煙臺開發區,是全國首批14國家級開發區之壹。截至目前,已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家企業先後在煙臺開發區投資,其中包括杜邦、漢高、電裝、LG等22家世界500強企業。煙臺開發區已形成汽車機械、電子信息、化纖紡織、食品加工、精細化工、生物制藥等六大支柱產業。是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挖掘機、電子屏幕、氨綸生產基地和最重要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產品生產基地之壹。煙臺開發區GDP在全國49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排名前十。由此可見,煙臺的發展前景將更加廣闊。
好了,現在煙臺的大致情況給大家介紹到這裏。我希望妳在煙臺過得愉快。
博物館建於1992,位於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劉媽路56號張裕公司舊址院內。博物館主要由酒窖和百年地下葡萄酒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展廳兩部分組成。地窖深七米,建於1894年,完成於1903年,歷時11年。這是當時亞洲唯壹的地下酒窖。展廳通過歷史館、酒文化館、榮譽館、書畫館四個部分,系統展示張裕酒文化的百年歷史。展廳還陳列了許多名人墨寶和藏品。幾年來,張裕葡萄酒文化博物館作為張裕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接待了大量中外來賓和名人,並被山東省政府和煙臺市政府指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極大地擴大了張裕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博物館分為兩層,由綜合館、歷史館、影視館、現代館、珍寶館和百年地下酒窖組成。百年地下酒窖被譽為遠東第壹。這個地窖冬暖夏涼。拱門和洞穴交錯如迷宮,包括亞洲桶王在內的上千個橡木桶排列整齊,十分壯觀。張裕葡萄酒文化博物館是中國首家世界級葡萄酒博物館。它以張裕110年的歷史為背景,通過大量的文物、實物、老照片、著名的墨寶,向人們講述了以張裕為代表的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史和酒文化知識。翻開張裕的題詞簿,歷代那些政治家的題詞比比皆是。博物館之旅是民族產業之旅、歷史文化之旅,也是酒文化之旅。生動展現了亞洲唯壹的國際酒城煙臺獨特的葡萄酒魅力。由清華大學設計,總投資6000多萬元的張裕葡萄酒文化博物館,氣勢恢宏,創意十足。酒文化博物館現為煙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並通過“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驗收,深受海內外遊客喜愛。在張裕公司110周年慶暨“國際葡萄與葡萄酒論壇”開幕式上,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局名譽局長Robert Dinglott先生和張裕集團* * *董事長孫先生為新館揭幕,張裕葡萄酒文化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煙臺國際會展中心隸屬於煙臺市人民政府,是由政府投資、大型企業投資的股份制公司。公司的主要業務是舉辦各類國際、國內展覽,租賃場地,租用展覽材料和工具,提供其他與展覽相關的配套服務。自1998年8月建成以來,該館已成功舉辦了由聯合國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和國家有關部委聯合主辦的壹年壹度的果蔬加工技術及產業化國際研討會和展覽會,以及APEC組織的三次不同主題的博覽會。2004年,展覽的數量和種類比建館以來的平均水平增加了50%以上,展覽總面積增加了60%以上。展覽面積利用率達到建館以來的最好水平,參展人數和參觀總人數也大幅增加。特別是2004年,中國工業飼料協會成功舉辦了第八屆飼料添加劑及新技術新產品交流會,中國奶業協會成功舉辦了第二屆中國國際乳品展覽會暨高層論壇,中國工商聯金銀珠寶商會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黃金珠寶及科技展覽會,均受到各界參展商的壹致好評。公司註重與社會各界的溝通,與政府相關部門和煙臺當地新聞媒體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立足當地,面向全國,擴大會展業的影響力,樹立良好的企業社會形象。公司註重以人為本,建設壹流場館,註重優質服務,培育和支持具有地方特色和行業特色的品牌展會,面向全國,廣泛聯系各大會展公司,以優惠的條件承辦各類展會。公司每年都對展廳的硬件設施進行改造,以滿足日新月異的現代展會需求。煙臺國際會展中心將以優越的環境、壹流的設施、優質的服務,竭誠歡迎國內外客商參展。
關於月老的起源,有壹個美麗的傳說。據說唐朝有壹個名叫辜唯的年輕人。有壹天他出去郊遊,來到了宋朝。當晚他住在城南的壹家酒店。晚上,辜唯在月亮上散步,來到後花園。他看到壹個老人背著壹個竅門在月亮下看書。他急忙上前行禮,問讀什麽書。老人笑著說,“喜帖”也是。辜唯認為,《婚書》壹定是壹本關於人類婚姻的書。看到工具箱鼓鼓囊囊,紅光滿面,他問裏面是什麽。老人笑曰:“紅繩也”。辜唯又問:紅繩有什麽用?老人從包裏拿出壹根紅繩,當天空閃爍時,他看到壹道紅光在辜唯的腳下盤旋,然後向北飛去。老人告訴辜唯,這根繩子是壹對夫婦的腳。敵人的家雖然窮,與世隔絕,但這根繩子會很和諧,不會被侵犯。當辜唯看到他的婚姻已經定下來,他很快就問自己該和誰結婚。老人答道:“店北賣菜的老婆婆的女兒也是。”然後他就消失了。第二天,辜唯早早起來梳洗壹番,很快找到了在店北賣菜的老婆婆,並特意詢問了女兒。我看到的是壹個三歲的小女孩,蓬頭垢面,面黃肌瘦,醜陋不堪。我忍不住火了,但還是拔劍刺向女孩驚叫。老婦人大叫,辜唯棄劍而逃。十年後,辜唯已成為壹名軍事指揮官,並娶了香洲刺史王泰的女兒香娘為妻。洞房之夜,辜唯揭開湘娘的紅頭蓋骨,看到他的妻子非常漂亮。他看到壹朵用紅紙剪成的小花在他的眉毛之間,就問為什麽。聽了香娘的敘述,才知道香娘是當年賣菜老婆婆的女兒。夫妻二人從夢中驚醒,從此相愛,子孫滿堂,白頭偕老。以後老百姓會把“月下老人”當婚姻之神來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