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壹文讀懂51家上市企業三季報

壹文讀懂51家上市企業三季報

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的臨界點已至。

文丨杜巧梅

隨著整體汽車市場“金九銀十”銷量增長的帶動,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壹改上半年頹勢,在第三季度表現亮眼。

近日,多家A股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陸續公布了2020年三季度財報。據不完全統計,已披露三季報的51家新能源產業鏈上市公司中,有24家實現盈利;與上半年業績相比,其中有38家三季度凈利潤得到改善。

整車企業中,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002594.SZ)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45.20億元,同比增長40.72%,凈利潤17.51億元,同比增長1362.66%?;供應鏈企業中,寧德時代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7億元,同比增長0.8%,實現凈利潤14.2億元,同比增長4.24%,實現今年來首次單壹季度凈利正增長。

此外,今年以來在特斯拉銷量快速增長的帶動下,54家特斯拉產業鏈上市公司中,29家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在業內看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業績的改善,與新能源汽車需求的提高和國家政策的扶持密切相關。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自7月份新能源汽車在年內首次出現同比正增長以來,9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實現13.6萬輛和13.8萬輛,同比增長48%和67.7%;前9月累計產銷73.8萬輛和73.4萬輛,分別下滑18.7%和17.7%,下滑幅度逐漸收窄。

銷量的大幅攀升推升了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WIND數據顯示,進入下半年來,A股新能源汽車指數累計上漲近30%,大幅跑贏大盤。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新能源汽車行業在補貼退坡關鍵時期,疊加疫情影響的雙重沖擊,整個產業加快了內部的結構性調整,兩極分化也更加嚴重,頭部企業競爭力進壹步顯現。

整車企業兩極分化

進入第三季度,中國電動車市場逐漸回歸發展常態,市場的格局調整體現得更為明顯。補貼時代的電動車普及主力出租、網約等營運類車輛市場,在今年遭遇著較大的挑戰,而私人消費市場卻逆勢上揚。

在私人消費市場,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高低兩端同時發力。壹方面,起售價不足3萬元的五菱宏光MINI?EV加快搶占低端市場;特斯拉、蔚來、理想等在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亮眼。

而需求端的變化直接傳遞到整車企業,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也實現觸底反彈。9月,公司乘用車全系實現銷量40905輛,同比增長2%;其中,新能源車實現銷量18603輛,同比增長42.6%。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比亞迪9月銷量超越特斯拉中國,位居上汽通用五菱之後,排名第二。

值得壹提的是,對標特斯拉Model?3,比亞迪新上市的高端電動車漢EV取得了不錯的市場表現。最新數據顯示,漢EV9月交付5612輛,環比大增40.3%。

今年1-9月,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1050.23億元,同比增長11.9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14億元,同比增長116.83%。

得益於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以及動力電池上的發展前景,比亞迪被投資者看好,股價壹路飆升。截至11月2日收盤,比亞迪報收167.98元,年內累計漲幅已超過232%。此外,比亞迪在今年7月超越上汽集團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車企,目前,比亞迪的最新市值為4582億元。

與比亞迪形成對比的是,北汽藍谷(600733.SH)今年以來營業收入、利潤雙雙下滑。

10月29日晚間,北汽藍谷公布的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9.22億元,同比下滑78.16%;實現凈利潤-28.84億元,同比下滑820.15%。

北汽藍谷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市場情況影響,預計2020財年公司累計凈利潤將可能為虧損。

事實上,受到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格局變化以及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北汽新能源今年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北汽藍谷此前公布的產銷數據顯示,今年前9月,北汽新能源的銷量僅為2.1萬輛,同比下滑78.57%。

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由補貼時代向市場化階段的過渡,北汽新能源亟需找到長遠的發展方向。

“現在到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的壹個臨界點。從特斯拉在很多城市拿下銷量冠軍可見壹斑。消費者開始更關註新能源汽車產品身上新的技術,新的用戶體驗,更加快速的叠代,以及更加良好的用戶體驗。”10月24日,北汽新能源總經理劉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

而為了發力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北汽新能源推出了全新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此外,北汽藍谷增加了在研發方面的費用支出,希望通過產品與技術的提升,增強自身的實力。財報顯示,今年前9月,北汽藍谷的研發費用為4.22億元,同比增長了43.56%。

政策驅動,行業或迎新周期

而隨著購置補貼、充電補貼、使用環境優化、汽車下鄉等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措施的密集推出,業內普遍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正迎來新的增長周期。

“2019年的補貼退坡以及2020年年初的疫情影響了新能源汽車的產銷,而隨著疫情逐步受到控制,新能源汽車銷量逐步回升。展望未來,新能源汽車仍有望在政策和需求的雙重驅動下,走出較好的行情。”中泰證券在研報中指出。

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密集的利好政策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4月,工信部等部門出臺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的文件,不僅明確年內不會退坡,且政策將延長至2022年;6月,工信部修改雙積分管理辦法,對具備節能減排優勢的車型給予核算優惠。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放開市場等方面,多個部門、多個地區也都陸續出臺政策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而自7月份以來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與上海地區即將實施的限行政策,也在壹定程度上帶動了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增長。

近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等文件的出臺,進壹步確定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

按照規劃,至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總銷量比重將達15%至25%,其中純電動占比90%以上,屆時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500萬輛;2035年,中國新車銷售將完全設定為環保車,其中50%為純電汽車,50%為混動汽車。

“得益於國家頂層設計和政府對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支持,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穩中有升。預計四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全面的增長。”11月2日,有長期研究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針對新能源車的配套設施也會成為市場增長點。

而從三季度業績來看,國內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在第三季度實現年內營收和凈利潤的首次雙增長。第三季度,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27億元和14.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8%和4.24%。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15.22億元,同比下降4.06%;實現凈利潤33.57億元,同比下降3.10%。

南都電源、德賽電池、星源材質、中科電氣、贏合科技、先導智能、寒銳鈷業、五礦稀土、銅陵有色等多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電池企業、隔膜企業、負極材料企業、鋰電設備企業、礦業公司業績均出現大幅增長。

開源證券研報預計,新能源汽車行業和公司已經出現業績的拐點,這壹業績拐點是行業中周期的重要臨界點,拐點之後的向上周期有望持續兩到三年。

此外,華西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處於低位,增長趨勢明確。充電樁是新基建領域之壹,充電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將與新能源汽車推廣形成優勢互補、實現協同發展,充電痛點的解決將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而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長也將促進充電樁使用效率提升、刺激投資規模加大。充電樁有望進入建設大年,設備商及運營迎來較好發展機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 上一篇: 新能源汽車產業或迎新周期
  • 下一篇:保定蘭溪九章開發商是哪家公司?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