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到證的全稱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到證》。它由教育部印制,由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發放。只有列入國家就業計劃的畢業生持有。是用人單位安排畢業生工作、轉移畢業生人事檔案和戶口的有效憑證。壹人只能發放壹張註冊卡,其他部門印制或發放的註冊卡無效。
報到證必須妥善保管,塗改、撕毀的報到證壹律作廢。報到證遺失的,由畢業生本人提出申請,學校報省級畢業生就業部門批準後補辦。畢業生離校時有登記卡。有些畢業生沒有和單位簽約,認為自己沒有報到證,但實際上這些學生已經按照國家規定送到了所在省市的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並提醒不要忘記領取報到證。
登記卡制度沿用了很多年,直到今天。目前在人才市場上,壹些個體企業和外資企業表示不需要畢業生報到證,但是對學生負責的用人單位要高度重視報到證;作為壹個國內正式的大學畢業生,在現有體制下,報到證的作用肯定會影響妳畢業後的生活。
登記卡的功能至少有以下六點:
1,報到證是教育部門正式發給畢業生的憑證;
2.報到證是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的憑證。用報到證報到後,可以計算工齡;
3.報到證是用人單位接收畢業生的重要書面證明;
4.登記卡是任何法律人才中心和檔案管理機構接收畢業生檔案的憑證;
5.報到證是用人單位為畢業生辦理落戶和接收檔案的重要憑證和依據;
6.報到證證明持證畢業生是列入國家統壹招生計劃的學生;
7.報到證是畢業生的幹部身份證明。如果沒有報到證,畢業生將失去幹部身份,成為社會工作者(工人編制);而且人才中心不能接收畢業生檔案。按照我國現行的人事管理規定,人事局管幹部(檔案壹般放在人才中心),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管工人(檔案壹般放在職業介紹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