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所有關於高中生物的生物公式

所有關於高中生物的生物公式

還有壹些公式1。氨基酸的數量?6?1鏈數=肽鍵數=脫水縮合數=需水量2。蛋白質相對分子量=氨基酸數量×氨基酸平均相對分子量?6?1脫水數×18(水的相對分子量)3。標記和重新捕獲方法標記S個體,然後釋放它們。如果在壹定時間內有M個個體被捕獲,則總個體數為n = s n/m,應註意生物代謝的相關計算。

主要基於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關反應式的計算:

1.根據反應式中原料與產物的關系,不難進行簡單的化學計算。

2.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強度的計算:

壹般用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即單位葉面積單位時間吸收和釋放CO2的量或釋放和吸收O2的量)來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間接表示植物合成和分解有機物的量。

(1)光合作用實際產氧量=實測放氧量+呼吸耗氧量。

(2)光合作用的實際二氧化碳消耗量=實際測定的二氧化碳消耗量+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的凈葡萄糖產量=光合作用的實際葡萄糖產量-呼吸作用的葡萄糖消耗量。

(可在黑暗條件下測量呼吸頻率)

3.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混合計算:

在呼吸的計算中,有氧呼吸完全是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進行的,無氧呼吸只能在絕對無氧呼吸的情況下進行。在這兩種極端條件下設計呼吸的計算相對簡單。但如果在缺氧的情況下同時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計算問題就復雜多了。解題時需要根據題意確定無氧呼吸釋放多少CO2,有氧呼吸釋放多少CO2。壹般來說,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當葡萄糖用作有氧呼吸的底物時,吸收的O2和釋放的CO2的量是相等的。然而,當其他有機物質用作呼吸底物時,吸收的O2和釋放的CO2的量不壹定相等。因此,計算中必須寫出正確的反應方程式,相關計算必須在正確的平衡後進行。

Ⅱ.生物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計算

1.染色體、DNA、同源染色體、四分體等的計算。在細胞分裂的每個階段。

設置此問題類型主要有兩種方式:

1.給出壹定周期內的細胞分裂圖,計算細胞內的各種數字。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在掌握細胞分裂階段特征的基礎上,找出核對各種數字的方法:

(1)條染色體的數量=著絲粒的數量

(2)2)DNA數的計算可分為兩種情況:

當染色體不含姐妹染色單體時,壹條染色體只含壹個DNA分子;

當染色體包含姐妹染色單體時,壹條染色體包含兩個DNA分子。

(3)同源染色體的對數是有絲分裂期、減I分裂前的間隔期和第壹次減數分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的壹半,而第二次減數分裂期和配子期細胞中同源染色體數為零是因為同源染色體已分離到不同的細胞中。

(4)四分體數目等於四分體時期(聯會和負ⅰ)同源染色體的對數。

2.沒有圖,給出了某個生物細胞分裂某個時期的某個細胞數,計算出其他時期的各種數。

該題型的解題方法可以在掌握上壹題型解題方法的基礎上,總結各個時期的各種量變,找出規律。下表:

間歇有絲分裂減ⅰ分裂減ⅱ分裂配子

早中晚早中晚早中晚。

染色體(帶) 2n 2n 2n 2n 2n 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DNA(片段)2C→4c 4c 4c 2C 4c 4c 2C 2C 2C 2C 2C

同源染色體(對)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無。

四分體(a)無,無,無,無,n,n,無,無,無。

第二,關於配子的種類

1.生殖細胞經歷減數分裂,

(1)如果染色體上沒有交叉交換,可以產生兩種類型的四個配子,每兩個染色體的組成是相同的,但不同配子的染色體組成是互補的。

(2)如果染色體交叉交換(只考慮壹對同源染色體),可以產生四種類型的配子,包括兩類親本(兩個配子之間的染色體組成互補)和兩類重組(兩個配子之間的染色體組成互補)(分析請參考65438頁圖5-11)。

2.有許多性細胞,每個細胞有N對同源染色體用於減數分裂。

(1)如果染色體不交叉交換,可以產生2n配子。

(2)如果有m對染色體交換,可以產生2n+m個配子。

(解析:根據定律(1)中②的結論,可以推斷交換m對可以產生4m個配子;根據規則(2) (1)中的結論,可以推斷有n-m對沒有交換,可以產生2n-m個配子;* * *產生的配子種類為2n-m×4m=2n+m種。

三。互換率的計算

壹個性細胞經歷減數分裂,如果B細胞中的染色體互換,那麽

1.交換的性細胞百分比= b/a× 100%。

2.在生成的配子中,重組配子占總配子的百分比(即交換率)= 2b/4a×100% = b/2a×100%。

3.產生新類型(重組類型)的配子種類:2種。

各物種占總配子的百分比= b/4a× 100%。

第四,與個人發展相關性的計算:

1.胚珠(產生壹個卵細胞和兩個用於雙受精的次生核)發育成種子;子房發育成果實;

2.如果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為2N,則精子、卵細胞和極核中的染色體數目均為n;受精卵→胚胎細胞的染色體數為2N(來自父親和母親的染色體分別占65,438+0/2),受精卵極核→胚乳細胞的染色體數為3N(來自父親的染色體占65,438+0/3,來自母親的染色體占2/3,兩個極核與精子結合的基因型與卵細胞與另壹個精子結合的基因型相同),種皮、種皮和卵細胞相同。

Ⅲ.生物遺傳、變異和進化的計算

壹、遺傳物質基礎的計算:

1.氨基酸與蛋白質的相關性計算。

(1)氨基酸中原子數量的計算;

C原子數= R基C原子數+2,H原子數= R基H原子數+4,O原子數= R基O原子數+2,N原子數= R基N原子數+1。

(2)氨基酸數、肽鍵數和肽鏈數的關系:

如果有n個氨基酸分子縮合成m個肽鏈,可以形成(n-m)個肽鍵,可以去掉(n-m)個水分子,至少有m - NH2和- COOH。

(3)氨基酸平均分子量與蛋白質分子量的關系:

n個氨基酸組成m個肽鏈,每個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a,那麽由此形成的蛋白質分子量為:n?6?1a-(n-m)?6?118(其中n-m為失去的水分子數,18為水的分子量);蛋白質的分子量比其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低(n-m)?6?118。

(4)在R基團上沒有N元素的情況下,N原子的數目等於氨基酸的數目。

2.堿基互補配對原理的應用:

(1)互補堿基相等,即a = t,g = c。

(2)兩個非互補堿基之和等於另外兩個堿基之和,且等於50%。

(3)雙鏈DNA分子總和的比率:

兩個互補堿基之和與另外兩個堿基之和的比值等於兩個互補鏈中的比值,即(a+t)/(g+c)=(a 1+t 1)/(g 1+c 1)=(a2+T2。

兩個非互補堿基之和與另外兩個堿基之和的比值等於1,該比值在其兩個互補鏈中是倒數,即(a+g)/(t+c)= 1;(a 1+g 1)/(t 1+c 1)=(T2+C2)/(A2+G2)

(4)雙鏈DNA分子中壹個堿基的含量等於兩條互補鏈中堿基含量之和的壹半,即A = (A1+A2)/2 (G,T,C相同)。

3.關於復制的計算:

(1)壹個雙鏈DNA分子可以連續復制n次,形成2n個子DNA分子,含有初始母鏈的DNA分子有兩個,占。(註:原母鏈和母鏈的區別)

(2)所需遊離脫氧核苷酸的數量= m× (2n-1),其中m為原始DNA分子中所需脫氧核苷酸的數量。

4.控制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基因的相關計算:

(1)mRNA上某個堿基含量的計算:基於堿基互補配對的原理,將mRNA中所需的堿基含量歸結於相應DNA模板鏈中的互補堿基,然後應用DNA的相關規律。

(2)假設mRNA上有n個密碼子,除了三個終止密碼子,mRNA上其他所有密碼子都控制壹個氨基酸的連接,需要壹個tRNA,那麽密碼子的數量:tRNA的數量:氨基酸的數量= n: n: n..

(3)在基因控制的蛋白質合成過程中,DNA、mRNA和蛋白質的基本成分脫氧核苷酸(或堿基)、核糖核苷酸(或堿基)和氨基酸的數量比為6:3:1。

5.如果壹個DNA分子中有n個堿基對,那麽這些堿基對就有4n種可能的排列方式,也就是說,它們可以排列成4n個DNA分子。

6.真核基因中外顯子的堿基對占整個基因的比例=(編碼氨基酸數×3÷基因中堿基總數)×100%。

二、遺傳基本規律的計算:

1.在壹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

(1)F1產生雌雄配子的概率都是1/2;

(2)F2代中,* *有三種基因型,其中純合子有兩種(顯性純合子和隱性純合子),各占1/4,* * *占1/2,雜合子有壹種占1/2;

(3)在F2代中,* * *有兩種表型,其中顯性性狀的概率為3/4,隱性性狀的概率為1/4,在顯性性狀中,純合子的概率為1/3,雜合子的概率為2/3。

(4)壹對等位基因的雜合子已經自凈n代,其中雜合子占(1/2)n,純合子占1-(1/2) n。

2.在兩對相關性狀的雜交實驗中:

(1)F1雙雜合子產生四種雌雄配子的概率為1/4;

(2)在F2中,* * *有9種基因型,每種基因型的概率如下:

與F2代基因型相對應的基因型出現在F2代的概率。

純合子yyRR,yyrr,YYRR,YYrr各占1/16。

yyRr,YyRR,Yyrr,YYRR,YYRr各占2/16。

雙重雜合性YyRr占4/16。

(3)F2代中,* *有4種表型,其中有1個雙顯性性狀,概率為9/16(其中純合子1,占1/9,純合子2個,雜合子1個,各占2/9,雜合子1。壹個是純的,壹個是雜的,各占2/6),* * *占6/16,還有壹個雙隱性性狀,占1/16。

3.配子數= 2n (n是等位基因的對數)。

4.分解組合法在自由組合問題中的應用;

基因自由組合規律研究控制兩對或兩對以上相關性狀的基因位於不同對同源染色體上的遺傳規律。由於控制生物不同性狀的基因互不幹擾,獨立遵循基因的分離現象,所以我們在解決這類問題時,可以將組成生物的兩對或兩對以上的相對性狀分離,用基因的分離現象進行成對研究,最後將研究結果以某種方式組合起來,即分解組合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基因自由組合的規律,其壹般步驟如下:

●先確定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組合的規律。

●分解:將兩對(或多對)涉及的基因或性狀分開,成對分別考慮,利用基因的分離現象進行研究。

●組合:分離現象研究的結果會以壹定的方式組合或相乘。

三、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計算:

1.正常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染色體數目×每個染色體組中的染色體數目。

2.單倍體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本物種配子的染色體數目=本物種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2

3.群體中基因突變的數量=群體中個體的基因數量×每個基因的突變率×群體中的個體數量。

四、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的計算:

1.找到基因型頻率:

假設某人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P,A的基因頻率為Q,那麽aa,AA,Aa基因型頻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P+q = 1,(p+q) 2 = 1,p2+2pq+q2=1,即AA+2aa+AA = 1,所以AA% = P2,AA% = 2pq,AA% = Q2。

說明:這個結果是哈迪-溫伯格定律,需要滿足以下條件:①人口特別多;②群體中個體間的交配是隨機的;③未發生突變;④不存在個體遷移或種群間的基因交換;⑤沒有自然選擇。因此,這個群體中每個基因和基因型的頻率可以保持穩定和世代平衡。

2.找到基因頻率:

(1)常染色體遺傳:

●按各種基因型的個體數計算:壹對等位基因中壹個基因的頻率=(純合子個體數×2+雜合子個體數)÷總數×2。

●通過基因型頻率計算:壹對等位基因中的壹個基因頻率=純合基因型頻率+1/2×雜合基因型頻率。

(2)性連鎖遺傳:

●X染色體上顯性基因的基因頻率=女性顯性純合子基因型頻率+男性顯性個體基因型頻率+1/2×女性雜合子基因型頻率。隱性基因基因型頻率= 1-顯性基因基因頻率。

●X染色體上顯性基因的基因頻率=(女性個體顯性純合的個體數×2+男性個體顯性的個體數+女性個體雜合的個體數)÷女性個體數×2+男性個體數)。隱性基因基因型頻率= 1-顯性基因基因頻率。

(3)多重等位基因:

對哈迪-溫伯格定律做相應調整,公式可改為:(p+q+r)2 = p2+Q2+R2+2pq+2pr+2qr = 1,p+q+r=1。p、q和r等位基因的基因頻率。

Ⅳ.生物與環境相關性的計算

1.關於人口數量的計算:

(1)用標記再捕獲法估計總體的計算方法;

種群數量[n] =第壹次捕獲的數量×第二次捕獲的數量÷第二次捕獲的標記數量。

(2)根據人口增長率計算人口數量:

設初始人口數為N0,年增長率為λ(保持不變),t年後人口數為nt,則:

Nt=N0λt

2.能量轉移效率的計算:

(1)能量轉移效率=上壹個營養級的同化量-下壹個營養級的同化量×100%。

(2)同化量=攝入量-糞便和尿液。

  • 上一篇: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因素主要有
  • 下一篇:有什麽適合辦公室下午茶的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