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而生的充電寶,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後,不應該成為壹件麻煩的事情去處理。
最近收拾屋子,發現很多充電寶,有帶暖手功能的,有口紅形狀的,有便攜的,有大容量當磚頭的,有幾個已經不能用了。如何正確處理這些充電寶,我犯了壹個錯誤。
我查詢了幾個回收平臺,有些平臺接受手機電腦,但是沒有找到回收充電寶。所以,像廢棄電池壹樣,把充電寶當有害垃圾扔掉?在北京城管委推出的“垃圾分類收集”小程序裏查詢後,知道廢棄電池是有害垃圾,充電寶是可回收垃圾。然而,站在可回收垃圾桶前,我又猶豫了:充電寶混在紙箱和瓶子裏。遇高溫明火會爆炸嗎?我不得不繼續尋找相關的治療方法。看到壹些媒體報道。業內人士表示,廢舊充電寶經過專業拆解,充電寶內的鋰電池可以回收。但是確實缺乏回收渠道。
問了幾個朋友,發現他們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沒想到,為大家提供便利的充電寶卻成了回收的麻煩。
在日常生活中,充電寶是壹個不起眼卻又離不開的小物件。結構上,充電寶由外殼、電路板和鋰電池組成。隨意丟棄充電寶確實存在安全隱患,不僅會汙染環境,而且遇到高溫明火還會導致鋰電池爆炸。另外,充電寶雖然是個小物件,但是考慮到驚人的消耗,這個問題也不小。統計顯示,2019 * * *有3億充電寶用戶。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產品的更新換代,作為數碼產品的“親密伴侶”,充電寶的消費會越來越多。
有沒有可能讓充電寶的回收更順暢?從前端來說,為了減輕後續分揀的負擔,不妨在壹些有條件的小區或辦公區設置專用於回收充電寶的垃圾桶。從後端來說,充電寶回收也應該納入廢舊鋰電池回收處理體系。目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大件”的回收在國內已經有所跟進,很多企業都在積極探索有步驟的利用方式。充電寶這種“小件”在專門回收的企業中還是比較缺乏的,還是需要政策引導。
總之,為方便而生的充電寶,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後,也應該適當回收,變廢為寶,不應該成為壹件處理起來很麻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