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BIM的成本是多少?這些對最近很火的BIM的誤解,應該澄清壹下。

BIM的成本是多少?這些對最近很火的BIM的誤解,應該澄清壹下。

BIM是什麽?

或許可以用壹句話簡單表述,BIM是建築信息化;

或者可以說:BIM設計是建築創作的信息化手段;

最近老板讓我學習新的行業技術BIM。說實話,我也很茫然。不知道BIM是什麽,用來做什麽,怎麽用,能帶來什麽,跟我們有什麽關系...我花了幾天時間深入了解,才發現自己有很多誤解。我把這些寫在造價師的網站上,和大家壹起學習:

1,BIM是3D建模。

很多企業被BIM忽悠了,只是建了漂亮好的模型,建了之後卻不知道怎麽用。建模成本很高,BIM的實際價值發揮不出來,對BIM的應用危害很大。

2.BIM是Revit軟件。

有人認為:“BIM就是Revit軟件,或者BIM就是Achicad軟件,或者BIM就是參數化設計。”其實國外很多BIM單機軟件都是BIM軟件的壹部分,但不是不可或缺的。BIM軟件是來自國內外不同軟件供應商的壹系列計算機程序的集成。

3.BIM是單壹專業。

作為壹個行業,BIM本身就是壹個全生命周期,是壹個多專業的協作,需要很多手段來保證。BIM服務器,或者說平臺,可以整合信息,進行管理,從而打通專業。

4.BIM是壹個碰撞檢查工具。

有人說:“BIM的功效主要是在復雜的底層空間檢查管線碰撞,成功解決了施工現場實施前的管網交叉碰撞問題,為項目贏得了大量寶貴的有效空間。”其實自動碰撞檢查工具確實是BIM工具的壹部分,但只是很小的壹部分,甚至不是BIM概念的核心模塊。

對於壹些只應用碰撞檢測技術的項目來說,BIM概念並沒有真正應用,而是因為它可以在設計優化中實現即時透視,直接檢測普通設計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缺陷,恰好適應了人們“眼見為實”的心理,所以被廣泛傳播,甚至“包攬主要工作”。

5.BIM要花很多錢

宣傳力度大的BIM項目都是投資大、時間長的標桿項目,但不代表所有的BIM項目都是高大上,投資少就能實現BIM。

6.BIM是nD(n維)

有些人認為BIM是nD是壹個非常輕率的觀點。說BIM是六個維度的結構化數據庫是恰當的。正因為BIM是六個維度的結構化數據庫,所以對行業具有革命性的價值。這六個維度分別是:3D空間、1D時間和2DWBS(合同WBS、施工WBS)。6D的說法更科學。

7.BIM很難掌握。

BIM確實很難掌握,但這只是相對於AutoCAD等2D設計軟件而言的。BIM設計和2D設計的區別在於,BIM中的每壹個環節和每壹個步驟都是“守法”和“守法”的。掌握這些規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不需要高深的應用技能或深厚的計算機基礎。

8.BIM可以很快掌握。

在學習和實施BIM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挫敗感,甚至半途而廢。BIM軟件廠商和類似“三天速成班”的教程,可能會給初學者壹個誤區,以為BIM技術壹兩周就能掌握。事實上,掌握BIM需要幾個月而不是幾周,需要壹個BIM環境。

9、a隊全部搞定。

這也是國內企業對BIM理解和應用的壹個重要誤區。企業必須組織BIM團隊來搞BIM,但是這麽大的企業,面對不計其數的項目,僅僅依靠壹個BIM團隊顯然是不夠的。需要企業自上而下進行基於BIM的統壹調整,實現BIM從管理到應用的良好滲透,在實際項目中實施BIM應用,從而提高企業的BIM應用水平,增強競爭力。

10,BIM延長設計周期

有人認為:“設計師在應用BIM軟件時需要延長設計周期。”其實應用BIM設計流程可以縮短設計周期,關鍵是要加大前期專業人員的投入。BIM是團隊作業,其協同模式可以實現真正的群體設計,壹個項目可以投入足夠的人力實施同步作業,從而實現高效率、高速度。對於個人設計師來說,想要通過某個軟件實現個人功能的“偽BIM”確實會因為增加了不必要的流程而延長設計周期。

11,用BIM最怕設計修改。

有人擔心:“施工方的施工方案總是在實時動態調整,設計院用的是BIM方法,每壹次修改都是壹場災難性的改圖風暴。”事實上,BIM的關鍵工作原理在於從規劃方案到施工圖設計再到運營階段的全過程中,使用壹種獨特的模型“建模”。它最基本的特征是持續的“成長”,最適合的是修改。不同的是,這裏修改的是虛擬現實的信息模型,而不是圖紙。由於BIM設計過程中的“繪圖”自動化程度很高,各種修改已經成為設計過程中的常態,圖紙的更新毫不費力。使用BIM設計,工作團隊只需要關註設計本身,圖紙作為終端產品,隨著設計自動變化。

12.BIM是舶來品,不適合中國國情。

有人說:“BIM是個好東西,但它源於西方,適應西方建築文化。中國特色的建築文化,甚至中國的設計規範和圖紙規範,都是它需要面對的障礙。”其實BIM是開發企業的業主壹定喜歡,部門經理又愛又怕的變化。BIM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所有技術細節,以預算技術無法比擬的精確清單實時上報所有建築材料。它打破專業壁壘,讓工程信息高度透明,讓部門經理鐘愛的“灰色地帶”充分陽光化。技術上的差異很容易克服,心理是最大的壁壘。

13.只有高科技、高難度的建築才適合BIM應用。

有人感嘆:“BIM屬於高科技、高難度建築的專屬設計,普通建築用不上。”事實上,簡單、高效、直觀、透明的BIM適用於所有建築。BIM可以讓復雜的建築變得簡單,也可以讓簡單的建築變得更簡單。特別適用於定型產品的標準化零件的建立。BIM可視化將建築形成過程中隱藏的問題具體化,不僅可以幫助決策者直觀地讀取建築信息進行決策,還可以幫助專業人員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14,BIM是單項技術,不是業務流程。

有人說,要實現壹個有競爭力的BIM願景,只需要確保每個人、每個組織都能在設計、施工和運營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快速獲取促進有效協作所需的詳細信息。BIM是壹個業務流程,而不是單壹的技術。企業實施BIM最大的誤區是對其本質的理解。BIM不僅與三維數據相關,還意味著創建壹個包括二維數據源文檔、電子表格等內容的整體信息資源。

如果定義了適當的工作流和流程,BIM可以幫助組織提高建築設計的質量,降低成本,並實現有助於促進真正創新的協作工作流。如果供應鏈中的每個組織都采用最低通用標準的單壹數據模型,BIM就無法完美實現。

15,兩個極端,BIM只是建模和BIM萬能。

長期以來,在我國BIM的應用中流傳著兩種聲音。壹個是BIM是建模,壹個是BIM是萬能的,但兩者都不可取。將BIM等同於建模是對BIM的狹隘理解,但認為BIM萬能顯然過於激進。“與以往的‘掛圖’革命不同,BIM帶來的革命不僅僅發生在設計行業,而是貫穿於整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

賓利大中華區總裁劉德盛表示,BIM是三維協同設計,包括設計、施工、運營、管理和維護。對於業主和設計師來說,將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整個項目運作的效率和質量。毫無疑問,BIM確實有它的長處,但說它萬能是不現實的。畢竟BIM無論如何都是壹個工具,它代替不了設計師、項目經理、預算員、施工人員。

16,BIM是以設計為導向的方案,必須選擇使用相同三維工具的施工公司進行合作,創建單壹的項目信息源。

這是中國整個BIM行業流傳的壹個誤區,無論是關於三維工具使用的假設,還是單壹數據源的假設。業內專家認為,單壹的數據模型不僅昂貴、難以實現,而且不適用。嘗試過這種模式的組織很快就會發現,單壹的模式很容易陷入很多不可控的數據孤島,因為涉及的很多學科都需要信息聯合。

專家還指出,真正的BIM是指由信息移動性驅動的信息享受(貫穿整個工程領域和基礎設施生命周期)。它使承包商、業主和運營商能夠訪問關鍵設計數據,這些數據可用於提高施工和運營流程的效率。另外,BIM絕不僅限於三維數據,二維數據還是很重要的,因為文檔、電子表格等數據庫中的信息是整個BIM方法的壹部分。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

  • 上一篇:在哪裏查找公司股權比例
  • 下一篇:如何運營企業微信?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