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樹立誠信納稅意識
稅收籌劃是企業的壹項基本權利,稅收籌劃權與企業的其他權利壹樣,有特定的邊界。超越這壹界限(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不再是企業的權利,但如果違反了企業的納稅義務,就不再合法而是違法。企業的權利和義務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當稅法中的缺陷得到糾正或稅法中不明確的地方得到澄清時,企業相應的計劃權利就會轉化為納稅義務。如果超額累進稅率改為固定比例稅率,納稅人具有不同累進稅率的籌劃就不存在了;當稅收法律或法規的某些條款或內容被重新解釋並界定其適用範圍時,納稅人可能不再享有籌劃權;當稅收法律或法規中的某些內容被取消時,稅收籌劃的條件也就消失了,企業的籌劃權轉化為納稅義務。因此,要規避涉稅法律風險,有效進行稅收籌劃,就要以稅法為依據,深刻理解稅法所體現的立法精神和國家政策。
(2)做好稅收籌劃的基礎工作。
首先,要規範企業的會計行為。設置真實完整的會計賬簿,編制真實客觀的財務會計報告,既是依法納稅、滿足稅收管理的基本需要,也是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基礎。其次,因為企業的稅收籌劃是壹項復雜的前期籌劃和財務計量活動。要求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提前安排和規劃自己的經營、投資和財務管理活動,進而合理控制壹些經濟活動。因此,必須建立科學嚴格的審批機制,實施科學決策,才能使企業稅收籌劃步入正軌。此外,要加強稅收籌劃風險的防控。企業應正視風險的客觀存在,樹立稅收籌劃的風險意識,在生產經營和涉稅事務過程中時刻保持對籌劃風險的警惕。通過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可以實時監控籌劃過程中的潛在風險,及時發現風險產生的根源,制定有效的措施來遏制稅收籌劃中的風險。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和傳遞系統及稅收籌劃數據庫
任何稅收籌劃方案都是基於企業在壹定時間和稅收法律環境下收集的信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因此稅收籌劃是壹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它需要輸入信息的刺激,只能在占有大量客觀材料的基礎上形成。這意味著為了提高企業稅收籌劃的有效性,必須有壹套完善的信息收集和傳遞系統以及稅收籌劃數據庫,從而實現稅收籌劃對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和適當性的要求。
(四)掌握稅收籌劃的基本技術方法。
稅收籌劃的技術方法很多,可分為優惠性稅收籌劃方法、經濟型稅收籌劃方法、避免稅收違法的籌劃方法等。稅收優惠規劃包括三個方面:充分理解稅收優惠政策的基本內容;掌握獲得稅收優惠政策的必要條件;爭取稅務部門的認可。
節約型稅收籌劃的重點是減少和避免重復稅收支出,調整和取消重復稅收支出的生產經營行為和環節,避免稅收違法行為的籌劃。主要是掌握和理解稅收要素的規定和解釋,避免因理解錯誤而受到處罰,造成損失。另外,由於各種稅種的應納稅額是由基於會計核算結果的納稅調整決定的,如果稅法中沒有明確的會計處理方法或多種會計處理方法,那麽會計核算的結果就是應納稅額,因此也可以通過會計政策的選擇來達到納稅籌劃的目的。
企業在制定具體方案時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綜合權衡,以上方法可以結合使用,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五)註重稅收籌劃方案的全面性。
從根本上說,稅收籌劃屬於企業財務管理的範疇。其目標是由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企業價值最大化決定的。稅收籌劃必須圍繞這壹總體目標進行全面規劃,並納入企業的整體投資和經營戰略。不能局限於個稅,也不能只關註節稅。也就是說。稅收籌劃首先應該著眼於整體稅負的降低,而不僅僅是個體稅負的降低。這是因為各種稅種的稅基是相互關聯的,存在權衡關系。壹個稅基的減少可能導致其他稅基的擴大。因此,稅收籌劃不僅要考慮某個稅種的節稅效益,還要考慮多個稅種之間的利益抵消因素。其次,稅息雖然是企業的重要經濟利益,但不是企業的全部經濟利益。項目投資稅的降低並不意味著納稅人整體利益的增加。如果有多個方案可供選擇,那麽最好的方案應該是整體效益最大的方案,而不是稅負最輕的方案。即使某個稅收籌劃方案能使納稅人的整體稅負最輕,也不是納稅人的整體利益,應該放棄。比如給納稅人提供壹個稅收籌劃方案,他可以免交所有的稅,前提是他的經營業績控制在起征點以下。這種稅收籌劃方案必然會被否決。因為這壹方案的實施,雖然可以將納稅人的稅負降至零,但其經營規模和收入也受到了最大程度的限制,這顯然是不可取的。因此,納稅人或中介機構應綜合考慮和權衡稅收籌劃,不能為籌劃而籌劃。
(六)重視稅收籌劃人員的培訓。
稅收籌劃本質上是壹種高層次、高智能的財務管理活動,是預先計劃和安排的。經濟活動壹旦發生,事後無法補救。成功有效的稅收籌劃不僅要求籌劃主體有正確的理論指導,還要求籌劃主體具有嚴密的邏輯思維、整體獲利的能力、稅務、會計、財務等專業知識。,充分了解和熟悉企業融資、運營、投資等業務情況和流程。,及時了解稅收政策的變化,預測不同的納稅方案,比較優化選擇,進而做出最有利的決策。否則,即使有稅收籌劃的迫切願望,也很難有具體的籌劃行動。如果盲目進行稅收籌劃,結果可能得不償失。因此,企業要想降低稅收籌劃的風險,提高稅收籌劃的成功率,重視稅收籌劃人才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