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將其事跡報告如下:
壹、參與西部扶貧與農業綜合開發建設,推動西部畜牧產業發展。利用西部發展畜牧業的天然優勢,中匯集團董事長張義先後在甘肅河西走廊地區投資興建了甘肅中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瓜州龍興畜牧發展有限公司、玉門中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甘肅丹馬畜牧發展有限公司、甘肅祁連畜牧產業有限公司、平涼西部關山紅牛有限公司,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建立了寧夏六盤山涇河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寧夏盤龍畜牧發展有限公司、寧夏希望肉牛發展有限公司等九家畜牧企業,為發展西部草畜產業,調整西部農業產業結構,改善西部生態環境,發展壯大地方經濟,帶動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實施農業綜合開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當地畜牧業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成立行業協會,促進西部牛羊產業規範成長。2005年,針對甘肅省牛羊產業發展不平衡、缺乏凝聚力、競爭無序、管理不規範的現狀,中匯集團多方協調、溝通聯絡,在甘肅省農牧廳、民政廳的大力支持下,於當年5月牽頭發起成立了甘肅省牛羊產業協會。協會會員200余家,涉及牛羊品種繁育、胚胎移植、飼料加工、育肥、屠宰加工、防疫檢疫、技術服務、市場營銷、餐飲等相關產業的企事業單位,是甘肅省第壹家由企業自願發起成立的省級行業協會。
借鑒成立甘肅牛羊產業協會的成功經驗,中匯集團再次牽頭,先後在寧夏成立了寧夏清真牛羊肉產業協會、固原市牛羊產業協會,對促進當地牛羊產業和清真食品的發展,實現當地牛羊產業轉型以及牛羊產業的發展奠定了組織基礎,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幾年來,中匯集團累計與甘肅、寧夏兩地8萬多農戶簽訂牛羊收購訂單、養殖技術服務合同,通過“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帶動,有效解決了兩地養殖戶牛羊銷售問題,促進了養殖結構的調整,提高了養殖技術水平,切實發揮了龍頭企業帶動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作用,深受當地政府的稱贊和農牧民的支持。
三、舉辦高峰論壇,***商西部畜牧產業發展大計。2005年5月21日,由中匯集團牽頭組織的首屆甘肅省牛羊產業發展論壇在甘肅蘭州召開。論壇邀請了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會長、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周光宏教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羊學分會理事長、甘肅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趙有璋教授,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會長、中國農科院畜牧研究所原所長陳幼春研究員等國內著名專家,對甘肅及中國牛羊產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
2006年8月5日-7日,經農業部批準,由中國畜牧業協會主辦,甘肅省農牧廳、甘肅省牛羊產業協會、甘肅中匯牛羊產業集團承辦的“首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與“第三屆中國羊業發展大會”在甘肅蘭州召開,這也是“兩會”首次在西部召開。兩會的召開,對推動甘肅農業發展,尤其是畜牧業的全面、健康發展,擴大甘肅畜牧業在全國的影響力,促進西部牛羊產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四、參展參觀,努力提高自身經營管理水平。在中匯集團快速成長的同時,董事長張義深知,受地理條件限制和員工觀念等影響,同沿海發達城市和國外企業相比,西部企業可持續發展之路將會更艱辛,西部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必須學會走出去。因此,中匯集團先後組織西部企業多次參加全國大型肉食品展會,赴國內外相關畜牧產業參觀學習,不斷加強自身經營管理水平,探索中國畜牧業發展可持續發展之路。2005年1月18日,中匯集團組織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愛爾蘭食品研討會;2005年3月12日—23日,董事長張義出訪埃及、阿聯酋,參加了“第38屆埃及開羅國際貿易博覽會”;2005年7月21日-23日,中匯集團組織相關人員赴北京參加2005年中國國際肉類工業展覽會。特別是2006年4月17日—25日中匯集團董事長張義隨同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考察法國肉牛產業,借鑒法國養牛經驗,結合我國實際,發表了《借鑒法國經驗開展我國牛肉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建設》壹文,對建立健全我國肉牛追溯體系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通過深入國內外大型企業觀摩學習,借鑒其先進生產管理經驗,中匯集團積極構建了全國性的電子商務網站,運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改造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提高物流效率和產品的適銷率。實行產品安全信用碼制度,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全程追溯系統、企業生產經營檔案,推動企業安全信用體系和信息化建設。
五、結合當地實際和親身經歷,對西部畜牧業發展做出理論研究和探索。從事畜牧行業以來,通過考察學習,結合甘肅牛羊產業實際,甘肅中匯董事長張義先後發表《加快高檔肉羊產業體系建設,實現我國羊業可持續發展》《甘肅省草畜產業發展比較優勢與前景展望》《利用西部地域優勢發展自然畜牧業,實施牛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等三篇理論文章,對西部牛羊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做出了較為深刻的評價和闡述。特別是在全國畜牧行業協會工作研討會上的發言《探索創新,揚鞭奮進》壹文,對中國畜牧業協會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贏得國內專家較高評價。
中匯集團組建以來,始終以發展地方經濟,打造西部畜牧產業集團和清真食品加工基地為己任,在甘肅、寧夏兩地貧困地區投資建廠,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緩解當地就業壓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有效地帶動了當地“三農”經濟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