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規劃同圖
切實加強空間規劃編制的溝通協調、無縫對接、聯合審核。
爭取省政府及省工信廳支持,高標準編制實施長株潭國家“智能制造湘江灣”專項規劃。
分區分級統籌推進湘江新區核心區、規劃區、拓展區建設。推進湘江新區九華新片區建設試點,支持湘江新區在調區擴區中將湘潭九華、雨湖區鶴嶺鎮納入拓展區研究範圍。
***同爭取省委、省政府及相關部門制訂實施省委、省政府長株潭區域壹體化規劃綱要落實方案和重點任務清單。
組織編制三市融城示範社區詳細規劃並啟動建設,打造集科研教育、初創孵化、品質居住、生態休閑於壹體的未來社區,探索融城新模式。
爭取省政府和省交通運輸廳啟動省高速公路規劃修編工作,力爭株洲湘潭城區南環線高速、長株攸高速等-批高速公路項目納入省高速公路網規劃。
2、設施同網
繼續推進長株潭城際軌道交通西環線建設,啟動南延工程前期研究論證工作。啟動株洲至韶山高速項目前期工作。對S4進行可行性研究,完善三市交界處融城片區的地鐵網絡。統籌研究跨市域的軌道交通規劃,爭取將相關線路納入《長株潭都市圈軌道交通規劃》,為三市城市軌道交通實現互聯互通提供上位規劃依據。
啟動蘆淞區X084拓寬改造工程對接長沙瀏陽X016項目前期工作。啟動黃興大道南延至田心大道、長沙機場大道南延至華強路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滬昆高速醴陵至婁底段擴容工程建設。加快京港澳長株段擴容工程前期工作。結合用地供給情況,基本完成S21長株高速團頭互通至S326公路等5個區域內公路網有效銜接項目建設。
推進長株潭港口群建設,加快實施長沙港銅官港區二期工程、大唐華銀株洲退城進郊2X1000MW煤電項目配套碼頭
工程和湘潭九華中心港提質改造及擴建工程。
延伸優化芙蓉大道、潭州大道、洞株路線路,完善配套設施,開展紅綠燈智能化升級,疏通堵點,進壹步提升快捷通行實效。三市聯動科學管控和合理開發“三幹壹軌”周邊地塊。
爭取省政府、省交通運輸廳啟動全省高速公路規劃修編工作,優化增加壹批長株潭地區高速公路線網;爭取省政府、省交通運輸廳同意賦予市州政府高速公路相關建設事權,加快長株潭地區高速公路建設。
啟動伏林大道對接長沙黃橋大道項目前期研究工作。加快推進白雲路東延線項目前期研究工作。
加快推進響水大道對接望雷大道工程項目前期研究工作。
開展株洲濱江路與湘潭濱江路連通工程前期工作,促進株洲市高新區與湘潭天易經開區交通互連互通。
續建新韶山路拉通長沙河東城區與湘潭城區之間的快速聯系通道。
3、三市同城
推進教育、醫療、衛生、社保、戶籍等公***服務-體化,加快長株潭三市政務服務對接***享。探索居民異地享受基本公***服務並便捷結算,推動實現資源均衡分布、合理配置。
三市***建***享體育訓練、教育基地,***同打造“湘江馬拉松賽”區域體育品牌。
加快推進長株潭壹體化2021年三十大標誌工程建設。
4、市場同治
建立長株潭三市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享和聯合懲戒機制,實現長株潭地區勞動保障監察資源***享、成果***認。
5、產業同興
三市以制造業為重點,組建工程機械、軌道交通、中小航空發動機、新能源、精品鋼材及深加工和先進電傳動及風電裝備等主特產業聯盟或協會,開展產業鏈間深度合作,推進產業協同發展。支持湘潭與長沙***建傳感器產業園。
統籌推進三市通用航空基礎設施和航空動力等產業發展,三市各啟動1個通用機場規劃建設,完善長株潭通用航空網絡,在株洲建設低空飛行服務站等通航運營服務平臺,開辟更多聯結全省、輻射中南的低空短途載客運輸航線,構建***享通航新業態。
以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等獲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為契機,打造長株潭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推進長株潭先進硬質材料、先進儲能材料、安全可靠計算機及創新應用、航空航天、先進電傳動及風電裝備、先進陶瓷等納入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中南大學和中車株機等企業強強聯合,***同打造軌道交通世界級產業集群和產融結合示範基地。
加強與廣鐵協調,2021年7月前開通韶山至井岡山鐵路運營班列。
6、生態同建
三市加強工作銜接,重點就水系治理及生態資源保護為主、做好州島保護研究,提出統壹行動方案。
加快推進清水塘和竹埠港生態修復,持續推進湘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在長株潭率先開展河湖生態緩沖帶修復試點示範。
配合省級制訂長株潭城市群碳排放率先達峰目標和行動方案,在三市範圍內開展新建項目碳排放影響評價,建
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等重點企業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爭取納入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
規劃建設長株潭綠心中央公園,創建國家級園藝博覽園、花卉博覽園等主題生態公園。
拓寬綠心地區生態補償資金來源,加大生態補償力度。
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分層次在長沙市整市全域推進,在株洲市、湘潭市條件較好的縣、鎮整域推進,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動,建成壹批美麗鄉村示範村,打造“兩山”鐵路美麗走廊。
7、創新同為
1)配合省科技廳建立長株潭技術交易市場聯盟,***同促進技術轉移轉化和創新資源***享。配合省科技廳舉辦中國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會,支持三市聯合建立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平臺。積極申報設立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建立長株潭主特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加快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臺。加快推動粵港澳科創產業園建設。
加快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實施創新高地建設、產業技術創新、產業集群提升、高端人才集聚、雙創生態優化等專項行動,打造長株潭科技創新中心。
推動長沙創新谷、株洲動力谷、湘潭智造谷協調聯動,發揮智能制造總部經濟、科創研發、場景展示、消費體驗等核心功能。
優化綠心地區項目審批流程。
依托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在長株潭布局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大科學裝置。
8、開放同步
高水平建設中國自貿區長沙片區,支持與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長株潭國家級經開區、高新區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聯動發展,在湖南湘江新區、株洲、湘潭復制推廣自貿區制度創新成果。
9、平臺同體
積極爭取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積極探索以政府引導、吸引市場投資的模式,爭取建立長株潭壹體化發展專項支持基金,推進長株潭壹體化重大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
編制長株潭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實施方案並啟動實施。推動長沙、株洲、湘潭三市貨運車輛通行證實行統壹辦理、三市互認。
爭取全國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示範,力爭長株潭城市納入國家首批示範試點。
充分發揮湖南省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湖南股交所科技創新板作用,加快推進科創湘企上市。
利用株洲國家二手車出口試點城市平臺,在長株潭***同推動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打造中部地區工程機械二手設備出口集散基地。
10、服務同享
建立完善三市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網上經辦系統,實現長株潭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個,人業務壹網通辦、同城通辦。
加快建設長沙市壹中株洲實驗學校,力爭2021年秋季小學部新校區建成開學。推進長沙市雅禮中學、長郡中學、長沙壹中和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在株洲、湘潭布局。
爭取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4支持湘雅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沈,推動湘雅醫院在株洲、湘潭布局綜合性醫院。推進湖南省健康產業園核心區、健康大數據中心、中醫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在長株潭創建國家和省級醫學中心或區域醫療中心。
支持湘雅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沈,推動湘雅醫院在株洲、湘潭布局綜合性醫院。推進湖南省健康產業園核心區、健康大數據中心、中醫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在長株潭創建國家和省級醫學中心或區域醫療中心。
支持長株潭醫療機構間跨區域組建醫療聯合體,依托湘雅等高水平醫院牽頭組建優勢專科聯盟,建立重大疾病協同救治網絡。加快推進電子健康卡普及應用。
在長株潭率先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工程、智慧養老服務工程和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規範化建設工程。
加強政務管理壹體化,加快三市大數據網絡平臺建設,開展大數據采集處理、分析挖掘和創新應用,依托統的數據***享交換平臺,推進教育、醫療、衛生、社保、戶籍等政務服務實現跨部門、跨地域辦理。
統籌推進三市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智能與服務管理平臺,實現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