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企業資訊 - 證監會對宜通世紀公司立案收購10億僅壹年就爆雷

證監會對宜通世紀公司立案收購10億僅壹年就爆雷

宜通世紀於11日4日晚發布公告稱,公司當日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告知書》,因公司2017年年報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依法決定對公司立案。

公司承諾,在立案調查期間,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各項工作,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公告並沒有披露2017年年報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具體內容。

禍起2017年年報信披違規

根據公告,宜通世紀此次被立案的原因是2017年年報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2018年4月,宜通世紀發布由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25.82億元,同比增長41.8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1億元,同比增長35.49%。

宜通世紀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完成對深圳市倍泰健康測量分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倍泰健康”)的並購,納入合並後對公司業績帶來較好貢獻。

記者查閱了2017年年報公司經營情況發現,宜通世紀非常看好倍泰健康的發展,並給予了很高的期望。

宜通世紀表示,通過收購倍泰健康,公司切入了中國廣電市場,增強了市場和渠道的優勢。同時,並購也使公司的業務線條更加豐富,由電信服務業拓展到智慧醫療行業。

公司提出的經營計劃,“利用和倍泰健康的渠道互補性,將倍泰健康的產品推進到三大運營商,加快湖南智慧醫療的運營。”

而且,宜通世紀還稱:“公司完成倍泰健康產品和基本立子平臺的對接,利用公司在運營商的渠道優勢,對接倍泰健康在基層醫療的整體解決方案,與運營商合作壹起推進分級診療方案的落地,目前已有多個項目在啟動,有望在2018年進入實施階段。”

耗資10億跨界並購

回到2016年10月9日晚,宜通世紀發布重組報告書(草案),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方炎林等16名交易對方持有的倍泰健康100%股權,交易對價10億元。

公司於2017年4月即完成了10億元收購倍泰健康100%股權事宜,增值率為476.76%。

倍泰健康成立於1994年,主營業務為經營健康壹體機、智慧健康亭等壹體化智慧醫療監測產品,例如健康稱、體脂稱、體溫計、血壓計等,還有智能型跑步機、智能型滑板車、智能型電動健身車等。

公司於2016年9月底出具並購方案,2017年4月初收到證監會審核通過批文,當年4月17日完成過戶,倍泰健康變更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記者發現,在並購期間,不僅上市公司滿意此次外延並購,國信證券、華創證券等券商也表示看好。

例如華創證券表示,並購完成後,公司的戰略、業務、渠道三大協同效應明顯,外加智慧醫療行業增速可觀,需求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速而增多,看好公司在物聯網領域的發展以及在智慧醫療垂直行業的深耕,並購倍泰健康有望成為上市公司業績新的持續增長點。

收購僅壹年就爆雷

然而,收購完成壹年之後,倍泰健康不僅未能完成業績承諾,反而連續爆出違規貸款、違規擔保、違規質押、債務訴訟等諸多問題,重創了宜通世紀的經營業績。

交易完成後,宜通世紀發現倍泰健康原實際控制人方炎林存在對外違規借款、擔保等涉嫌犯罪行為,遂向公安機關報案。

2020年12月31日,廣州市中院作出壹審判決。根據判決書,被告人方炎林通過財務造假手段,將沒有盈利能力的被並購標的包裝成業績亮麗的優良資產,欺騙上市公司支付明顯不合理的高價購買被並購標的,造成上市公司巨額財產損失,其行為已構成合同詐騙罪。

今年2月21日,宜通世紀公告,已收到廣東省高院就合同詐騙案作出的《刑事裁定書》,該裁定書維持原判。

此後,宜通世紀於6月24日向廣州市中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案涉購買協議及補充協議,判令各被告返還其因該購買協議所獲得的財產,並且賠償公司因此所受到的損失,涉案總金額約為5.8億元。

業績受累,市值灰飛煙滅

跨界並購爆雷後,公司業績急轉直下,市值大幅縮水。

2018年,宜通世紀對倍泰健康計提7.5億元商譽減值準備,再加上收購帶來的壞賬損失及各項資產減值,導致當年凈虧損高達19.6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51.37%。

為了緩解業績虧損情況,2019年12月,宜通世紀決定將倍泰健康對外轉讓,轉讓價格僅為1.7億元。

公司2019年因此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3171.62萬元。但是,作為公司2019年度財務報告的審計機構,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財報出具了保留意見,理由包括無法對倍泰健康的訴訟事項和立案偵查事項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等。

數據顯示,公司2018年半年報、2018年年報、2019年年報、2020年年報均收到深交所問詢函,其中圍繞倍泰健康的相關問題是問詢函主要內容之壹。

公司市值壹度達170億元,目前最新總市值僅為27億元。

  • 上一篇:昭通公司註冊:淺析註冊電子科技公司的流程及經營範圍
  • 下一篇:只有快遞單號怎麽查是哪個快遞公司?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