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市經濟來看,中部六省基本都是做大做強省會城市,發揮區域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實現區域協調壹體化發展的戰略路徑。其中,武漢、鄭州、長沙、合肥四大中部省會城市經濟總量均已突破萬億元,三大城市常住人口突破千萬。未來,實施強省聯合模式仍將是中西部省份的主要發展模式。
同時,壹個省滿足於壹個省會城市的輻射引導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更多的區域城市的協助和配合。省域副中心的提出是促進省內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這些省級中心不僅肩負著本地區的經濟引導,還肩負著超出本地區範圍的輻射帶動作用。因此,提高副中心的能級和綜合實力,也將對全省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省域副中心的概念早在2001就由湖北省首次提出。目前全國非省會城市多達三四十個,都被賦予了省級副中心城市的地位。目前,中部六省有10個被廣泛認可的省級副中心,包括河南洛陽、襄陽、宜昌、嶽陽、衡陽、蕪湖、贛州、江西長治、大同、臨汾等。讓我們來看看這10個責任重大的城市。
壹、河南省洛陽市
河南省地級市洛陽,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常住人口706萬。2020年經濟總量將達到5654.38+028.4億元,在全國百強城市中排名第45位。洛陽獲得了中部地區多個第壹,中西部地區第壹個非省會城市通地鐵,第壹個普通地級市建設都市圈。
洛陽都市圈,以洛陽為中心,包括焦作、平頂山乃至鄭州周邊部分縣級市,總面積2.7萬平方公裏,常住人口10.6萬人,經濟總量近8000億元。未來,洛陽將打造先進裝備制造、高端石化、有色金屬、電子信息四大產業集群。洛陽不僅工業實力突出,而且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已有5000年歷史,被譽為“十三朝古都”。可以說,洛陽是壹座現代工業史與古代文明史完美結合的城市。
2.湖北省襄陽市和宜昌市
襄陽和宜昌,壹個在西北,壹個在鄂西南。雖然這兩個城市和湖北省會武漢有壹定差距,但毫無疑問是全省三足鼎立。這兩個城市應該說是中國最早的省級副中心。襄陽常住人口526萬,2020年經濟總量將達到4602億元。如果不受疫情影響,經濟總量將穩步突破5000億大關,甚至有趕超洛陽之勢。未來,襄陽將繼續在汽車、紡織、食品、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發力。
宜昌常住人口402萬,2020年經濟總量將達到4261.4億元。它被譽為“世界水電之都”。依托“三峽大壩”優勢,近年來宜昌在水電、生物醫藥、化工、物流、旅遊等方面發揮優勢,經濟保持快速發展。總體來看,襄陽和宜昌經濟規模大,人均高,綜合實力強。
3.湖南省嶽陽市和衡陽市
嶽陽市是湖南省唯壹的沿江港口城市。除了長江黃金水道,京廣高鐵、京港澳高鐵等重點鐵路、公路幹線過境,三河機場通航,實現了立體交通網絡,充分顯示了嶽陽獨特的交通樞紐地位。未來,嶽陽將繼續做大做強石化、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2020年嶽陽常住人口505萬,實現經濟總量4001億元。
衡陽是湖南中南部重要的工業城市,是湖南積極建設的省級副中心城市。擁有全省首個綜合保稅區和國家高新區。近年來,衡陽在先進裝備制造、特色材料、輕工消費品等方面不斷發力。2020年常住人口665萬人,經濟總量3508.5億元。未來,衡陽將付出巨大努力,有望重回全省第二經濟強國的位置。
四。安徽省蕪湖市
蕪湖是安徽沿江重要的港口貿易城市,也是未來安徽重點發展的雙核城市之壹。近期,根據國土空間規劃,將支持蕪湖建設省級城市副中心。蕪湖雖然經濟總量只有3753億元,但人均、財政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在中西部地區都是很強的對手,經濟發展質量很高。以奇瑞、海螺、三只松鼠為代表的蕪湖企業在全國各地都亮劍了,但這兩年蕪湖有些不景氣,預計蕪湖會再次振興。
動詞 (verb的縮寫)江西省贛州市
贛州市位於江西省南部。贛州不僅是歷史文化名城和紅色城市,也是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壹帶壹路重要節點城市。贛州常住人口897萬,經濟總量3645.2億元。雖然經濟發展水平有待進壹步提高,但贛州經濟腹地廣闊,周邊300公裏內沒有大城市。未來,贛州有望成為人口過千萬的經濟強市。
6.山西省大同市、長治市和臨汾市
雖然山西省總人口只有3492萬,與中部其他省份相比,人口少很多,但山西是中部副中心城市最多的省份。* * *大同、長治、臨汾三個副中心,分布在山西南部、山西北部,太原為中心。從整體上看,山西省的城市布局是合理的。但山西作為資源型省份,也受到地理氣候因素的制約,經濟轉型緩慢。
2020年,大同、長治、臨汾將分別實現經濟總量136.99億元、171160萬元、150.52億元。雖然在山西排在前列,但與中部其他城市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
總結壹下,這十個省級副中心:洛陽>;襄陽>;嶽陽=宜昌=蕪湖=衡陽>贛州>;長治=大同=臨汾
關註我,分享更多精彩,壹起去評論區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