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內地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從形成結構看,大體分為四類:
第壹類是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的,由傳統倉儲、運輸企業經過改造轉型而來的物流企業, 代表有中外運、中遠、郵政、中鐵快運、中儲、中集等。他們憑借原有的物流業務基礎和在 市場、經營網絡、設施、企業規模等方面的優勢,不斷拓展和延伸其他物流服務,向現代物 流企業逐步轉化。其特點為:
都有著較為完善的全國性網絡,規模大、資金實力較雄厚,原來或以運輸為主,或以倉 儲為主,在自身的專業領域上經驗豐富;
都已將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提升到戰略高度,目前都在延伸服務領域,積極擴展綜合物流服務;網絡優勢難以真正發揮。這類公司的地方子公司都是獨立核算,因此,雖然是全國性的公司,但各地網點間缺乏信息溝通,作業不能配合與協調,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除非很大的客戶,多數客戶難以享受到較為全面的物流服務,各網點實際處於分散的結點狀態,網絡並未真正形成;
價格無競爭力。這類企業壹般都能提供運輸、倉儲服務,但由於規模大,要負擔龐大的人力成本,價格要稍高於區域性的中小物流企業;
服務意識不強,服務質量較差。除了中外運、中遠這樣的已有多年涉外經營經驗的企業,其它企業在觀念上還較落後,對客戶需求不夠重視,部分企業還殘留著行業老大的痕跡,靈活性差,運作效率不是很高。
第二類是新創辦的國有或國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業,它們主要為地方性商業儲運企業,是現代企業改革的產物,管理機制比較完善,發展比較快。如中海物流公司,從倉儲開始發 展物流業務,現發展成能為國際大型知名跨國公司提供包括倉儲、運輸、配送、報關等多功 能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其主要特點是:
壹般依托原來的倉儲系統,並擁有自己的車隊,可在本地區提供運輸、倉儲等基本服務 ;服務價格較低;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他們也開始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以適應客戶的需求。個別企業隨著不斷的積累,也能做得比較出色。
其存在的問題是:尚不能成為全國性企業;倉庫結構和設施比較陳舊;由於歷史遺留的 體制問題,多數企業負擔沈重;在管理方法和對物流服務的認識上,多數企業還局限於傳統 、分離、單壹的基本業務。
第三類是外資和港資物流企業,它們壹方面為原有客戶--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提供 延伸服務,另壹方面用它們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優質服務吸引中國企業,逐漸向中國物 流市場滲透,如大通、近鐵、夏暉、馬士基、寶隆洋行(EAC)、和記黃埔、英之傑(Incha pe)、海陸(Sea-Land)、華商、山九等。
外企在資金、人才、理念、管理方法、服務及技術(尤其是IT)等方面都具有優勢。憑 借著這些優勢,它們占據了外資企業物流供給的大部分市場。現在,不少跨國公司已以結盟 或並購股權的形式與國內物流企業合作,成立專業化的物流公司。他們正在大張旗鼓地尋找 國內合作夥伴,有的已獲得了成功,如DHL與中外運結盟,FedEx與大田合作擴張網絡等。但 目前結盟的多數還是國際快遞公司,今後將會有更多的跨國物流公司尋求與國內有實力的物 流企業的合作。
第四類是新興跨區域的民營物流企業,它們由於機制靈活、管理成本低等特點,發展迅 速,是我國物流行業中最具朝氣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如寶供、九川、新傑物流等。
其主要特點是:作為後進入市場者,定位壹般都是成為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者 ;要在短期內打入市場,規避物流設施投資大、回收期長的風險,很多都采取了非資產型的 第三方物流代理模式;服務水平與外資物流企業相近,但服務地域要廣些,不僅僅限於大城 市和沿海地區;與外資企業相比,在當地市場的運作上更具有適應性和靈活性;在服務、管 理方法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方面要高於壹般國內物流企業。
其存在的問題是:價格相對較高;資金實力有限,業務拓展、規模擴張和網點鋪設都受 到限制;屬於新進企業,在基本業務操作上經驗積累不夠。
綜上所述,我們從提供的服務範圍和功能來看,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仍以運輸、倉儲 等基本物流業務為主,加工、配送、定制服務等增值服務功能處在發展完善階段。據中國倉 儲協會的調查,生產企業的外包物流,單純倉儲占21%、幹線運輸36%、市內配送28%、包 裝4%;商業企業的外包物流中,單純倉儲占37%、幹線運輸21%、市內配送43%、包裝14 %。可見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為主,即將不同功能的業務分別委托 給不同的企業,這從物流供給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企業為用戶提供壹攬子服務的比重不大。
隨著物流熱的興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長足發展。從宏觀方面看,1999年-2001年,中國 倉儲協會對物流市場供求狀況進行的三次抽樣調查顯示:在生產企業成品銷售物流中,第三 方物流所占的比重分別是9.1%、16.1%和21%,呈明顯上升勢頭。從微觀方面來看,國 內物流企業出現了“量”的增加和“質”的提高,2001年僅北京市註冊為“物流”的企業就 有120多家,上海截至2001年底掛“物流”名稱的企業也已超過1000家;並且,物流服務功 能都得到了顯著改善,出現了像中遠集團、中外運集團那樣既有規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業。 有分析表明,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21世紀的第壹個十年,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的年增 長率將達到10%以上;而近五年內的年增長可能達25%以上。
但是,我們也應該冷靜地看到,我國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從整體上看,企業規模不大, 服務水平不高,第三方物流還只停留在某壹個層面或某壹個環節上,還沒有實現從原材料供 給到商品銷售整個供應鏈的全程服務,甚至也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服務優勢,這基 本構成了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的癥結所在。
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啟示
由於,中國已加入WTO,國內市場國際化的步伐將進壹步加快,從而會有更多的外資物 流供應商進入國內物流市場,對我國第三方物流業形成嚴峻的挑戰。當務之急是利用短暫的從2002-2005三年的過渡期,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1.加快產權改革,激發企業活力。
我國現有的物流企業多數是從倉儲、運輸企業轉型而來,帶有許多計劃經濟的遺跡,實 踐證明它已經不能適應國際市場競爭。因此,必須建立股權多元化的股份制企業,徹底實現 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保證企業按市場規則運作,激發企業活力,加速向現代物流業轉化。 特別是規模較大的企業,壹方面要優化內部資源配置;另壹方面,還需要借助資本市場的力 量,進行企業上市,克服資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業快速成長。
2.大力培育具有競爭力的物流集團。
調查顯示,企業在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時最看重的是時間、價格及安全性。現今大部分 企業認為在當地沒有符合要求的物流企業,首先指的是物流企業不能夠滿足其以合理價格將 產品在指定的時間內運達各地的需求。
這反映了企業對物流公司三個層次的要求:壹是保證低廉的價格;二是保證時間;三是 網絡健全,能夠承擔企業大部分或全部不同方向的運輸業務。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企業要具 備壹定規模,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目前,許多第三方物流企業都是計劃經濟時期商業、物資 、糧食等部門儲運企業轉型而來,都有特定的服務領域,彼此間競爭不大。若要適應入世後 激烈競爭需要,必須打破業務範圍、行業、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樹立全國壹盤棋的思 想,整合物流企業,鼓勵強強聯合,組建跨區域的大型集團,而且只有兼並聯合,才有可能 延伸觸角至海外,才能合理地最佳地實現資源配置及健全經營網絡,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3.提高信息技術應用,加強物流結點建設。
物流信息化、網絡化的完善和發展,不但是衡量現代物流企業的重要標誌之壹,也是發 展現代物流企業堅實可靠的基礎。現在世界上許多跨國物流企業都擁有“壹流三網”,即定 單信息流,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用戶資源網絡,計算機信息網絡。借助信息技術,建 立廣泛的電子商務服務網絡,使企業能夠整合業務流程,使企業能夠融入客戶的生產經營過 程,以建立壹種“效率式交易”的管理與生產模式。尤其在加入WTO的新形勢下,物流市場 從國內擴展到國際,所以能否有四通八達的網絡就顯得愈發重要。為了取得競爭優勢,企業 就必須要雙管齊下,大力抓好網絡建設:壹方面,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形網絡,若企業規 模大、業務多,可自建經營網點;若僅有零星業務,可考慮與其他物流企業合作,***建和*** 用網點;還可以與大客戶合資或合作,***建網點。另壹方面,要建立信息網絡,通過因特網 、管理信息系統、數據交換技術(EDI)等信息技術實現物流企業和客戶***享資源,對物流各 環節進行實時跟蹤、有效控制與全程管理。這樣作既可以形成相互依賴的市場***生關系,同 時也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4.要高度重視物流人才培養。
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我們與物流發達國家的差距,不僅僅是裝備、技術 、資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觀念和知識上的差距,人員的差距。只有物流從業人員素質不 斷提高,不斷學習與應用先進技術、方法,才能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物流業。要解決目前專 業物流人才缺乏的問題,較好的辦法是加強物流企業與物流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論研究和 實際應用相結合,加快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造就壹大批熟悉物流運作規律、並 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才隊伍。物流企業在重視少數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的同時,還要 重視所有員工的物流知識和業務培訓,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
發展第三方物流是系統工程
發展第三方物流是壹項系統工程,僅靠物流企業自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該大 力宣傳和提倡第三方物流在新興的中國物流市場中的作用和功能,以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積 極扶值和支持它的發展,糾正某些人對第三方物流在我國物流市場中地位的缺乏信心和扭曲 認識,尤其是要屏棄缺乏現代物流意識和那種處於低水平的粗方式的經營理念,為我國傳統 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變創造各種必要的生存條件。
在這裏我們也建議:發展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特別需要政府和行業協會發揮其推動和調 控的功能,為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壹是盡快建立健全相應的政策法規 體系,特別是加快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使第三方物流的發展有法可依、有據可依;二是盡快 建立規範的行業標準,實施行業自律,規範市場行為,使物流業務運作有規可循;三是發揮 組織、協調、規劃職能,統壹規劃,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層次、集散功能強、輻射範 圍廣的現代物流中心,克服條塊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以促進第三方 物流健康、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