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國建築500強,中建二局,中國建築500強。
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西電東送工程、鳥巢和水立方都是眾所周知的工程。然而,在這些知名項目的建設過程中,人們對IT系統知之甚少。所有這些偉大的工程都離不開IT系統的支持。那麽,工程建設行業的信息化建設有哪些不同?有哪些值得其他行業分享的經驗教訓?日前,記者有幸采訪了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二局”)信息中心主任朱曉靜,他將為我們解答上述問題。
中建二局始終視產品質量為生命,以品牌、標準、信譽、服務、效益為核心,以壹流的質量努力打造壹流的品牌。
2010年,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光榮入選中國建築500強。
這是中國建築企業聯合會連續第六次對中國企業實力發展狀況進行全面、科學、獨立的調查、研究、宣傳和發布。今年,我們對中國大陸12000多家利潤總額在3000萬元至90億元的中國建築企業進行了數據收集研究,根據銷售收入、總資產、利潤總額、信用等級、社會貢獻、業主滿意度等指標對候選企業進行排名,並對部分候選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從中選出500家中國500強企業。
立足行業實用性第壹。
據朱曉靜介紹,工程建設行業有其自身的行業特點,這決定了其信息化建設也有所不同。
首先,工程建設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特別是在施工過程中,有很多勞務分包。勞動密集型和低素質人員自然給信息化建設帶來挑戰。
其次,工程項目的個性化很強,項目分類復雜,如:工業廠房、住宅建築、超高層建築、電廠建築等。即使是同類型的住房建設項目,每個地區也是不同的。
第三,項目之間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管理思路不同。工程建設行業不像制造業那樣遵循流程。每個項目從中標到進場、預算、成本、進度控制都不壹樣,項目經理對不同項目的管理完全是個性化的。這使得信息化建設很難形成統壹的標準。
第四,地域廣。中國建築500強之壹的中建二局的項目遍布全國、城市、鄉村,很多都位於偏遠、艱苦的山區。
“建築企業每年都會召開壹次信息化大會,叫做‘工程建設行業信息化研討會’。今年是12屆。”朱曉靜說,“總的來說,工程建設行業的信息化步伐滯後於企業自身的發展。”為了提高信息化建設的“加速度”,朱曉靜認為,要讓信息化走上快車道,就必須搭建平臺,走平臺化的道路。
近日,中國建築500強之壹的中建二局與創業科技簽署合作協議。中建二局將在啟動技術基礎平臺上部署信息系統,將零散、分散的應用系統整合到啟動平臺中。據朱曉靜介紹,整個工程分為三期,第壹期將於2009年3月完工,主要解決“超資質”達標問題。
初創科技工程行業銷售總監陶偉表示,在壹期項目中,中國建築500強之壹的中建二局主要完成了五大任務:壹是搭建基礎平臺;二是建設應用系統,實施OA、HR、全面預算管理、檔案管理等系統;三是實現數據基礎,實現與原有世紀宏景系統(HR系統)、財務系統、項目管理系統的對接集成;第四,應用集成,實現所有應用系統的協同工作;五是從各種應用系統中提取數據,匯總、統計、分析,供領導決策。